一种带料输送总成及带料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15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料输送总成及带料加热设备,带料输送总成包括机架、多根托辊、多个纠偏机构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机架沿前后方向设置,多根托辊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在机架上,每根托辊的两端与机架的上端转动连接,多个纠偏机构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上,且任意相邻两个纠偏机构之间具有多根托辊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两个纠偏机构之间的任意相邻两个托辊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多个托辊用以由前向后输送带料,横向张力调节机构用以将带料在横向上铺开,纠偏机构用以将防止带料跑偏,其结构简单,且可避免带料出现褶皱,同时能确保带料输送时自动纠偏。自动纠偏。自动纠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料输送总成及带料加热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带料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料输送总成及带料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带料在线性输送时需防止其跑偏,同时需带料在横幅方向上展开以避免带料在输送时产生褶皱,目前对带料进行输送并进行纠偏的设备较多,如文献号为CN2296336Y《带料自动纠偏装置》和CN205602784U《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线上的带料自动纠偏装置》、CN210312755U《一种具有纠偏功能的带料输送装置》中所公开的结构,但其均存在较高较为复杂,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缺陷,目前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在对薄膜进行横向牵引以使其工整摊铺开横向牵引力有限,如文献号为CN206201643U《一种防褶皱覆膜装置》中所公开的双向螺纹辊在转动时将薄膜向两侧铺开,但其对薄膜的横向牵引力有限,且双向螺纹辊的任一处的螺纹在于薄膜之间打滑时,反而会导致褶皱的出现。而GFRP板材在隧道式加热箱内加热固化时,尤其需要防止其跑偏或产生褶皱,以避免最终形成的产品出现褶皱,而现有的加热隧道内多是由托辊将带料托起,而带料在进入加热隧道之前和从加热隧道内出来之后进行纠偏以及横向张力牵引,但其仍在加热隧道内存在跑偏和产生褶皱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在输送时实时对带料进行横向牵引以铺开以避免产生褶皱,并可对带料进行纠偏的带料输送总成。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料输送总成,包括机架、多根托辊、多个纠偏机构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机架沿前后方向设置,多根所述托辊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机架上,每根所述托辊的两端与所述机架的上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纠偏机构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纠偏机构之间具有多根所述托辊和多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两个所述纠偏机构之间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托辊之间具有一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多个所述托辊用以由前向后输送带料,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用以将所述带料在横向上铺开,所述纠偏机构用以将防止所述带料跑偏。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在带料输送时由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对带料进行横向牵引以摊铺开来,避免带料在输送时产生褶皱,同时由多个纠偏机构在带料输送时进行纠偏处理,确保带料能呈直线输送。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横向张力调节器,两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并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两侧,两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分别用以将所述带料的对应侧向外牵引以使得所述带料横向铺开。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两个横向张力调节器可对带料的
两侧分别进行牵引,以确保中部不会产生褶皱。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托轮、第一压轮、第一摆转件和配重块,所述第一托轮具有同轴转动安装的第一托轮轴,所述第一压轮具有同轴转动安装的第一压轮轴,所述第一托轮轴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转件竖向设置,且其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端左右摆转连接,所述第一压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转件的下端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托轮轴的上方,所述第一摆转件可向下摆转至所述第一压轮与所述第一托轮相互贴合以将带料对应侧夹紧,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摆转件的上方,所述配重块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轮下压力的大小,对应的两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后倾斜以呈“八”字形分布。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在实际运行时,所述第一托轮和第一压轮均向后倾斜并共同将带料侧边夹紧,而第一托轮和第一压轮在带料的带动下随之转动并将带料向外牵引,这样使得带料在输送时能平整的铺开,从而避免带料表面产生褶皱。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摆转件包括摆杆和滑杆,所述第一支撑座背离所述第一托轮一侧的上端凸设有铰接座,且所述铰接座位于所述第一托轮轴的正上方,所述摆杆竖向设置,且其下端与所述铰接座左右摆转连接,所述第一压轮轴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摆杆长度方向对应中部连接,所述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轮轴的上方,并与所述摆杆的上端连接,所述配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摆杆摆转至竖立时,所述第一压轮与所述第一托轮贴合,所述配重块在所述滑杆上左右滑移以调节所述第一压轮的下压力大小。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所述第一压轮与所述第一托轮贴合时,所述第一压轮轴与第一托轮轴接近平行,而由配重块给所述第一压轮施加压力以提高第一压轮向下的压合力,同时由于滑杆、摆杆和第一压轮轴组合成类似于“]”形结构,此时配重块在所述滑杆上滑移时可依据杠杆的原理调节第一压轮向下压合力的大小。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重块的中部设置有滑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滑孔,且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所述配重块的上端凹设有与所述滑孔贯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拧紧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以将所述配重块锁止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处,或拧松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以将所述配重块松开。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配重块可通过第一锁紧件锁止在滑杆上,避免配重块轻易的滑移而导致压轮和托轮之间压合力可调。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纠偏机构包括控制器、两个光电感应元件和两个纠偏器,两个所述纠偏器和两个光电感应元件分别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并均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光电感应元件位于两个所述纠偏器的前方,两个所述光电感应元件和两个所述纠偏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两个所述光电感应元件感应端朝上或朝下,其用以感应所述带料是否跑偏,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两个所述纠偏器纠偏。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自动化程度高,可由两个光电感应元件感应带料是否存在跑偏以及跑偏的方向,并在带料向一侧跑偏时,由控制器控制另一侧的纠偏器将带料牵回以纠偏。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纠偏器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托轮、第二压轮、第二摆转件和
伸缩驱动件,所述第二托轮具有同轴转动安装的第二托轮轴,所述第二压轮具有同轴转动安装的第二压轮轴,所述第二托轮轴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转件竖向设置,且其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左右摆转连接,所述第二压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转件的下端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托轮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摆转件可向下摆转至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第二托轮相互贴合以将带料的边缘夹紧,所述伸缩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且其伸缩端朝上,并与所述第二摆转件的上端铰接,所述伸缩驱动件伸缩以驱动所述第二摆转件摆转,对应的两个所述纠偏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后倾斜以呈“八”字形分布。
[00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带料在输送时,其每侧均托在对应侧的第二托轮上,而当光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料输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多根托辊(12)、多个纠偏机构(13)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14),所述机架(11)沿前后方向设置,多根所述托辊(12)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机架(11)上,每根所述托辊(12)的两端与所述机架(11)的上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纠偏机构(13)和多个横向张力调节机构(14)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纠偏机构(13)之间具有多根所述托辊(12)和多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14),两个所述纠偏机构(13)之间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托辊(12)之间具有一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14),多个所述托辊(12)用以由前向后输送带料(3),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14)用以将所述带料(3)在横向上铺开,所述纠偏机构(13)用以将防止所述带料(3)跑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料输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张力调节机构(14)包括两个横向张力调节器(141),两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141)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并安装在所述机架(11)的两侧,两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141)分别用以将所述带料(3)的对应侧向外牵引以使得所述带料(3)横向铺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料输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141)包括第一支撑座(1411)、第一托轮(1412)、第一压轮(1413)、第一摆转件(1414)和配重块(1415),所述第一托轮(1412)具有同轴转动安装的第一托轮轴(14121),所述第一压轮(1413)具有同轴转动安装的第一压轮轴(14131),所述第一托轮轴(14121)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4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转件(1414)竖向设置,且其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411)的上端左右摆转连接,所述第一压轮轴(14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转件(1414)的下端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托轮轴(14121)的上方,所述第一摆转件(1414)可向下摆转至所述第一压轮(1413)与所述第一托轮(1412)相互贴合以将带料(3)对应侧夹紧,所述配重块(1415)设置在所述第一摆转件(1414)的上方,所述配重块(1415)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轮(1413)下压力的大小,对应的两个所述横向张力调节器(14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后倾斜以呈“八”字形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料输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转件(1414)包括摆杆(14141)和滑杆(14142),所述第一支撑座(1411)背离所述第一托轮(1412)一侧的上端凸设有铰接座(14111),且所述铰接座(14111)位于所述第一托轮轴(14121)的正上方,所述摆杆(14141)竖向设置,且其下端与所述铰接座(14111)左右摆转连接,所述第一压轮轴(14131)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摆杆(14141)长度方向对应中部连接,所述滑杆(14142)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轮轴(14131)的上方,并与所述摆杆(14141)的上端连接,所述配重块(1415)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杆(14142)上,所述摆杆(14141)摆转至竖立时,所述第一压轮(1413)与所述第一托轮(1412)贴合,所述配重块(1415)在所述滑杆(14142)上左右滑移以调节所述第一压轮(1413)的下压力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料输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415)的中部设置有滑孔(14151),所述滑杆(14142)穿过所述滑孔(14151),且所述配重块(1415)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14152),所述配重块(1415)的上端凹设有与所述滑孔(14151)贯通的第一螺纹孔(14153),所述第一锁紧螺栓(14152)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4153)螺纹连接,拧紧所述第一锁紧螺栓(14152)以将所述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