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玻璃钢板材、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玻璃钢板材、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54438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钢板材、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玻璃钢复合板领域,包括基体层和表面树脂层,所述基体层的一侧面设置有表面树脂层,所述表面树脂层上设置有凹凸花纹,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连续增强层1‑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A51‑153份,固化剂A1‑3份,引发剂A0.11‑0.33份,阻聚剂A0.06‑0.18份;所述表面树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架链剂1.35‑9.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玻璃钢面板的粘接面与聚氨酯发泡料粘接效果差,导致的鼓包、脱层等严重品质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复合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板材、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氨酯夹心玻璃钢复合板是指采用玻璃钢作为面板和聚氨酯泡沫作为夹心板的复合板。传统的聚氨酯夹心玻璃钢复合板的复合工艺是使用玻璃钢面板和聚氨酯泡沫夹心,通过涂布胶水进行粘接,泡沫间缝隙需要胶水和玻纤材料人工进行拼缝处理,复合板四周立面同样需要胶水和玻纤材料人工进行包边处理。由于大量使用胶水和玻纤从而导致该夹心复合板重量很重,例如专利cn 113276528 a-一种冷藏保温复合板及其加工工艺。

2、目前,聚氨酯发泡一体化复合工艺通过向玻璃钢面板和四周治具组成的空腔内直接注入聚氨酯发泡料,保压,即复合完成。该工艺不但效率高,还不需要使用胶水,内部聚氨酯发泡后直接与面板粘合,一体无接缝,复合板立面四周也不需要做封边处理。一体化复合使冷桥问题、保温性能、结构强度和重量等得到高度优化,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3、然而,该聚氨酯发泡一体化复合工艺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主要是玻璃钢面板粘接面与聚氨酯发泡料粘接效果不好,极易造成鼓包、脱层等严重品质缺陷,从而导致该复合工艺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此外,玻璃钢面板的生产工艺有手工模具制板、非连续机制制板和连续机制制板,手工模具制板、非连续机制制板的生产工艺存在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复合材料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由此造成玻璃钢面板的成本偏高,影响了玻璃钢面板的推广应用。

4、目前解决玻璃钢面板粘接面附着力的方式主要包括电晕和打磨工艺。对聚氨酯发泡一体化复合工艺,采用电晕工艺效果差,采用打磨工艺效果相对较好,但打磨工艺存在效果不稳定、灰尘大、粘接面微观易遭到破坏及材料磨损浪费的问题,而聚氨酯发泡材料怕灰尘,打磨后除尘要求很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钢板材、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钢板材、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一体化复合工艺用的玻璃钢板材和制备得到的复合板,避免玻璃钢面板的粘接面与聚氨酯发泡料粘接效果差,导致的鼓包、脱层等严重品质缺陷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玻璃钢板材,包括基体层和表面树脂层,所述基体层的一侧面设置有表面树脂层,所述表面树脂层上设置有凹凸花纹,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连续增强层1-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a51-153份,固化剂a1-3份,引发剂a0.11-0.33份,阻聚剂a0.06-0.18份;所述表面树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架链剂1.35-9.6份。

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1)本专利技术玻璃钢板材为整体平板,在基体层的一侧面形成有凹凸花纹(例如内向花纹麻面纹路),使整个玻璃钢板材具有友好粘接界面;将其应用于玻璃钢面板的下游产品,如用于聚氨酯发泡一体化复合工艺时,一方面能够使聚氨酯发泡材料与基体层融为一体,增大基体层与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接触面积,使聚氨酯发泡材料进入凹凸花纹的内部,产生垂直结构,从而提高了二者之间的粘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鼓包、脱层等严重品质缺陷的问题;另一专利技术基体层的凹凸花纹提高了发泡工艺的流动性,并提高了与聚氨酯发泡材料的粘接面的挂泡率,从而使玻璃钢板材和聚氨酯泡沫的深度复合;从而改善了现有发泡复合工艺粘接效果不好,鼓包、脱层等严重的品质缺陷;

5、(2)架链剂能与线型聚合物链上的官能团反应而使分子链扩展、分子量增大的物质。用于提高聚氨酯、聚酯等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在生产中,用一些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与异氰酸酯端基预聚物反应,致使分子链扩散延长,从而实现树脂的固化成形。在聚酯加工工艺中,由于热降解和水解导致分子质量降低,端羧基数量增加,从而聚合物的机械和化学性能降低。反应性共混条件下加入双官能团小分子化合物。例如:双官能团酸衍生物、异氰酸酯、酸酐和环氧化物等,这些双官能团化合物含有容易与羧基、羟基和氨基等反应的官能团,能直接与低分子质量齐聚物反应,在两聚合物链间形成“架桥”,显著增加分子质量,提高体系的粘度,降低端羧基含量。线性聚酯的端部主要包括羟基和羧基,因此对聚酯扩链即为选择化合物与羟基或羧基加成。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连续增强层3份,不饱和聚酯树脂a102份,固化剂a2份,引发剂a0.22份,阻聚剂a0.12份。

8、进一步,所述连续增强层包括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纱、短切毡、方格布、玻纤毡、玻纤布、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多轴向布、缝编毡、经编布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当采用至少两种的组合时,各组分的重量用量比为任意的比例;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a包括间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固化剂a包括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引发剂a包括钴系引发剂;所述阻聚剂a包括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tbc(阻聚剂tbc)、苯酚、三氯化铁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架链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二亚甲基苯基二醇、对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间苯二酚羟基醚、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乙基甲苯二胺、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所述凹凸花纹的深度为300-500um。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纱、短切毡、方格布、玻纤毡、玻纤布、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多轴向布、缝编毡、经编布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作为连续增强层,使玻璃钢板材的纤维含量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剪切性,抗拉强度高,抗冲击性好的特点,使制备得到的玻璃钢板材的巴氏硬度达45hba以上,对玻璃钢面板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11、进一步,所述基体层还包括骨架材料6.68-20.04份;所述骨架材料包括氢氧化铝、硅藻土、滑石粉、高岭土、空心微珠、纤维素、陶瓷粉、云母、珍珠粉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当采用至少两种的组合时,各组分的重量用量比为任意的比例。优选地,所述基体层还包括骨架材料6.68份、13.36份、20.04份等。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骨架材料使得板材更加轻量化,达到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使板材的重量降低,从而在使用聚氨酯发泡复合后,使整个复合板材重量降低,减少能耗,在应用上更加广泛。进一步,所述玻璃钢板材还包括胶衣层,所述胶衣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另一侧面,所述胶衣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b53-159份,柔性不饱和树脂4.9-14.7份,固化剂b1-3份,引发剂b0.45-1.35份,消泡剂0.67-2.01份,流平剂0.63-1.89份,阻聚剂b0.185-0.555份;优选地,所述胶衣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b106份,柔性不饱和树脂9.8份,固化剂b2份,引发剂b0.9份,消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层和表面树脂层,所述基体层的一侧面设置有表面树脂层,所述表面树脂层上设置有凹凸花纹,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连续增强层1-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A51-153份,固化剂A1-3份,引发剂A 0.11-0.33份,阻聚剂A 0.06-0.18份;所述表面树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架链剂1.35-9.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增强层包括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纱、短切毡、方格布、玻纤毡、玻纤布、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多轴向布、缝编毡、经编布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A包括间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固化剂A包括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引发剂A包括钴系引发剂;所述阻聚剂A包括DPPH、TBC、苯酚、三氯化铁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架链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二亚甲基苯基二醇、对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间苯二酚羟基醚、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乙基甲苯二胺、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凹凸花纹的深度为300-5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还包括骨架材料6.68-20.04份;所述骨架材料包括氢氧化铝、硅藻土、滑石粉、高岭土、空心微珠、纤维素、陶瓷粉、云母、珍珠粉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板材还包括胶衣层,所述胶衣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另一侧面,所述胶衣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B53-159份,柔性不饱和树脂4.9-14.7份,固化剂B1-3份,引发剂B0.45-1.35份,消泡剂0.67-2.01份,流平剂0.63-1.89份,阻聚剂B0.185-0.555份;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B包括间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柔性不饱和树脂包括邻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固化剂B包括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引发剂B包括钴系引发剂;所述消泡剂包括聚硅氧烷碳基化合物或GPES聚醚类消泡剂;所述流平剂包括改性聚硅氧烷化合物;所述阻聚剂B包括DPPH、TBC、苯酚、三氯化铁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胶衣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深度为50±10um的凹凸纹路。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玻璃钢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玻璃钢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如下的具体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玻璃钢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C还包括间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加温固化的温度为80-135℃;负压加热的温度为85℃,压力为15-40KPa;

8.一种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玻璃钢板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表层、下表层和芯层,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之间设置有所述芯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均为所述玻璃钢板材,所述芯层为聚氨酯泡沫。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复合板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板用于冷链物流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层和表面树脂层,所述基体层的一侧面设置有表面树脂层,所述表面树脂层上设置有凹凸花纹,所述基体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连续增强层1-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a51-153份,固化剂a1-3份,引发剂a 0.11-0.33份,阻聚剂a 0.06-0.18份;所述表面树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计的原料:架链剂1.35-9.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增强层包括表面毡、玻璃纤维短切纱、短切毡、方格布、玻纤毡、玻纤布、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多轴向布、缝编毡、经编布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a包括间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固化剂a包括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引发剂a包括钴系引发剂;所述阻聚剂a包括dpph、tbc、苯酚、三氯化铁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架链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二醇、氢化双酚a、二亚甲基苯基二醇、对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间苯二酚羟基醚、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乙基甲苯二胺、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凹凸花纹的深度为300-5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还包括骨架材料6.68-20.04份;所述骨架材料包括氢氧化铝、硅藻土、滑石粉、高岭土、空心微珠、纤维素、陶瓷粉、云母、珍珠粉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玻璃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板材还包括胶衣层,所述胶衣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另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