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气候干旱,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气候温差大、常年多风沙,处于干旱荒漠地带,土地盐碱、沙化严重,近几年,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达到防风固 沙的目的,在干旱、盐碱、风沙大、土地贫瘠地区种植沙生植物——红柳生态林。红柳为阳性树种,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和耐病虫害的特点,是防风固沙较 优良的树种,一般树高3-5米,少数高达8-12米,萌蘖能力强,枝叶繁茂,寿命可达100年 之久,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同时还能在根部寄生中药材——管花肉苁蓉,经济效益十分显 著。管花肉苁蓉,为列当科、多年生、避寒、专行寄生草本植物,种子繁殖,只寄生在柽柳属植 物的根部。为增加开发建设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荒漠区的自然条件,在种植红柳改善生态 环境的基础上,开发种植多年生寄生草本药材肉苁蓉,既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了现有林 木资源优势,又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达到用地、养地,以林养林的目的。新疆北部气候干旱,冬季气温较低,因为气候的原因,管花肉苁蓉的人工栽培在北 部没有大面积推广种植,找到一个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宜于成活、利于接种的人工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柽柳接种肉苁蓉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寄主的选择:选择优质寄生柽柳苗木,苗高为1米~1.2米,要求柽柳苗木是单枝、无萌蘖,主、侧根完好,定植前对苗木的根系进行处理,断其主根保留侧根,侧根根长为10~15cm;(2)、寄主的定植:先铺设滴灌带,铺设行距为4~4.5米,在滴灌带上每1米~1.5米设置一个滴头,滴头每小时出水量为1.5升~1.8升,以滴灌带为行距将寄主柽柳苗木定植在每个滴头旁,定植深度30~40cm,每穴1~2株;(3)、寄主栽植后的管理:每年提供寄主用水至少5次,具体为:在3月底至4月中旬之间浇水至少2次,5月底至6月底之间浇水至少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本春,庄丽,王峰,李鲁华,李胜国,张伟,李俊华,王俊刚,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