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52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转接头,包括主体机构、防护环扣和内置传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环扣,且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内置传输机构。该主体机构可对油管接头的内部进行物理防护,可减少内置传输机构的磨损,同时可对内置传输机构进行气密性加强,有效提高对润滑油在传输时的油压进行控制,通过防护环扣可使与此油管转接头相连接的管体进行辅助固定,来对管体进行加固,可减少润滑油传输时管体易脱落的问题,极大程度优化了此油管转接头的连接牢固性,通过内置传输机构可对传输的润滑油进行外部缓冲和减震,可对油体进行多方位包裹式防护,减少泄露和传输不稳定的情况,可提高电机设备运转稳定性。可提高电机设备运转稳定性。可提高电机设备运转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管转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油管转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的转子一般都是由电机轴承支撑的,由于电机转子一般都是在运行过程中处于高速运转的工况中,为了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在轴承内都加注有润滑油,这些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脏物,需要进行更换,这是需要将轴承内的废油先行排出,通过油管转接头可将干净的润滑油进行注入,来使电机运行稳定。
[0003]市场上的油管转接头在使用中,通常由于润滑油泵送时油压较高易使连接头脱落,同时传统的油管转接头的密封性不佳,易出现溢油的问题,导致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管转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转接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管转接头,包括主体机构、防护环扣和内置传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环扣,且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内置传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外壳体、内槽体、连接管、连接口和螺纹接端,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槽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管,且外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接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与外壳体进行嵌入式卡合连接,且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等长中空槽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共设置有相同的两个,且连接口呈相邻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接端的顶端与连接管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且螺纹接端为表面均匀分布有连接螺纹组的中空管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环扣与主体机构进行活动套接连接,且防护环扣可与主体机构的连接管外部进行垂直滑动调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置传输机构包括内管体、连接弯头、内置接端体、固定件、弹簧组、环状密封圈、垫块和球轴承组件,且内管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弯头,所述连接弯头的底端连接有内置接端体,所述内管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固定件,且内管体的外部一周设置有弹簧组,所述弹簧组的一侧设置有环状密封圈,且环状密封圈远离弹簧组的一侧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远离环状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球轴承组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体与连接弯头进行密封卡合连接,且连接弯头的内部为中空状。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密封圈与内管体进行套接连接,且内管体的两端卡合连接有固定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油管转接头设置有主体机构、防护环扣和内置传输机构,此主体机构可对油管接头的内部进行物理防护,可减少内置传输机构的磨损,同时可对内置传输机构进行气密性加强,有效提高对润滑油在传输时的油压进行控制,保持此油管转接头的运行稳定。
[0014]此防护环扣可使与此油管转接头相连接的管体进行辅助固定,来对管体进行加固,可减少润滑油传输时管体易脱落的问题,极大程度优化了此油管转接头的连接牢固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0015]此内置传输机构可对传输的润滑油进行外部缓冲和减震,来降低油体泵送的压力,可对油体进行多方位包裹式防护,可有效使润滑油进行充分传输,减少泄露和传输不稳定的情况,可提高电机设备运转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主体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内置传输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机构;101、外壳体;102、内槽体;103、连接管;104、连接口;105、螺纹接端;2、防护环扣;3、内置传输机构;301、内管体;302、连接弯头;303、内置接端体;304、固定件;305、弹簧组;306、环状密封圈;307、垫块;308、球轴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管转接头,包括主体机构1、防护环扣2和内置传输机构3,主体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环扣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传输机构3,主体机构1包括外壳体101、内槽体102、连接管103、连接口104和螺纹接端105,且外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内槽体102,外壳体10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03,且外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104,连接管103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接端105,连接管103与外壳体101进行嵌入式卡合连接,且连接管103的内部设置有等长中空槽体,连接口104共设置有相同的两个,且连接口104呈相邻分布,螺纹接端105的顶端与连接管103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且螺纹接端105为表面均匀分布有连接螺纹组的中空管体,此主体机构1可对油管接头的内部进行物理防护,可减少内置传输机构3的磨损,同时可对内置传输机构3进行气密性加强,有效提高对润滑油在传输时的油压进行控制,保持此油管转接头的运行稳定,防护环扣2与主体机构1进行活动套接连接,且防护环扣2可与主体机构1的连接管103外部进行垂直滑动调节,此防护环扣2可使与此油管转接头相连接的管体进行辅助固定,来对管体进行加固,可减少润滑油传输时管体易脱落的问题,极大程度优化了此油管转接头的连接牢固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0021]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管转接头,包括主体机构1、防护环扣2和内置传输机构3,主体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环扣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传输机构3,内置传输机构3包括内管体301、连接弯头302、内置接端体303、固定件304、弹簧组305、环状密封圈306、垫块307和球轴承组件308,且内管体30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弯头302,连接弯头302的底端连接有内置接端体303,内管体30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固定件
304,且内管体301的外部一周设置有弹簧组305,弹簧组305的一侧设置有环状密封圈306,且环状密封圈306远离弹簧组305的一侧设置有垫块307,垫块307远离环状密封圈306的一侧设置有球轴承组件308,内管体301与连接弯头302进行密封卡合连接,且连接弯头302的内部为中空状,环状密封圈306与内管体301进行套接连接,且内管体301的两端卡合连接有固定件304,此内置传输机构3可对传输的润滑油进行外部缓冲和减震,来降低油体泵送的压力,可对油体进行多方位包裹式防护,可有效使润滑油进行充分传输,减少泄露和传输不稳定的情况,可提高电机设备运转稳定性。
[0022]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油管转接头首先通过将连接口104与螺纹接端105进行与电机进行连接,即可使润滑油通过主体机构1的连接管103和连接口104将油体进行完整传输,且通过主体机构1外部套接连接的防护环扣2对外接管体进行辅助固定,随后由内置传输机构3的内管体301将油体进行传输,通过固定件304将内管体301的两端进行固定牢固,再由弹簧组305对内管体301的震动进行缓冲,最后通过环状密封圈306对内管体301的连接处进行气密性防护,再由垫块307对内管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转接头,包括主体机构(1)、防护环扣(2)和内置传输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防护环扣(2),且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传输机构(3),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外壳体(101)、内槽体(102)、连接管(103)、连接口(104)和螺纹接端(105),且外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内槽体(102),所述外壳体(10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03),且外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104),所述连接管(103)的底端设置有螺纹接端(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3)与外壳体(101)进行嵌入式卡合连接,且连接管(103)的内部设置有等长中空槽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04)共设置有相同的两个,且连接口(104)呈相邻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接端(105)的顶端与连接管(103)的底端进行螺纹连接,且螺纹接端(105)为表面均匀分布有连接螺纹组的中空管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管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扣(2)与主体机构(1)进行活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欢徐海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