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高速柴油机机油细长管路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柴油机机油管路安装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功率高速柴油机机油细长管路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高速柴油机拥有多套系统管路,包括燃油管路、机油管路、淡水管路、海水管路、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及压缩空气管路等,其中机油管路主要是为机体内部运动部件供应机油,如曲轴、活塞、凸轮轴、齿轮等,同时还为高速旋转的配套零部件供应机油,如废气涡轮增压器、高压油泵、海水泵、淡水泵及传动轴等供应机油。其中为高速旋转的配套零部件供应机油多采用φ10以下的金属管作为连接管路,因供油位置、供油流量及功能需求,连接管路复杂,尤其用于同时位于自由端高压油泵、海水泵、淡水泵等零部件的润滑供油的管路,因柴油机自由端同时还配有机油压力检测、压力控制及部分齿轮传动轴的机油管路,所以需要一个机体出油接口连接多个管路对外供油,一般采用多个三通管路进行并联,因管路布置复杂,高速柴油机结构紧凑,自由端空间有限等问题,导致柴油机自由端细长机油管路交错布置,容易与其他零件及管路产生干涉及摩擦;管路交错布置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大功率高速柴油机机油细长管路连接器,包括机油供应管一(2)和机油供应管二(3),其特征在于,管路连接器(1)由螺丝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孔(1
‑
2)安装在柴油机上,机油供应管一(2)的一端连接柴油机机体出油孔,另一端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后部表面的机油供应管一接口(2
‑
1),机油供应管二(3)的一端连接柴油机机体出油孔,另一端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上部表面的机油供应管二接口(3
‑
1),海水泵机油管(4)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右侧表面的海水泵机油管接口(4
‑
1),淡水泵机油管(5)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左侧表面的淡水泵机油管接口(5
‑
1),高压油泵机油管(6)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上部表面的高压油泵机油管接口(6
‑
8),驱动齿轮机油管(7)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前侧表面的驱动齿轮机油管接口(7
‑
1),机油压力控制阀供油管(8)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右侧表面的机油压力控制阀进油管接口(8
‑
1),机油压力安全阀供油管(9)连接至管路连接器(1)右侧表面的机油压力安全阀供油管接口(9
‑
1);所述的管路连接器(1)包括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固定螺栓安装孔(1
‑
2)、内管一(1
‑
3)、内管二(1
‑
4)、内管三(1
‑
5)和内管四(1
‑
6),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两侧对向开设内管一(1
‑
3),且两个内管一(1
‑
3)不联通,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上部表面开设四个内管三(1
‑
5),两个内管三(1
‑
5)为一组,一组内管三(1
‑
5)接通一个内管一(1
‑
3)后呈F形,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前后开设内管二(1
‑
4),内管二(1
‑
4)穿过内管一(1
‑
3)且呈十字形,内管一(1
‑
3)前后端分别连接机油供应管一接口(2
‑
1)和驱动齿轮机油管接口(7
‑
1),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右侧的内管一(1
‑
3)开口处连接海水泵机油管接口(4
‑
1),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左侧的内管一(1
‑
3)开口处连接淡水泵机油管接口(5
‑
1),内管三(1
‑
5)对接高压油泵机油管接口(6
‑
8),管路连接器本体(1
‑
1)侧边开设贯穿的内管四(1
‑
6),内管四(1
‑
6)两端分别连接机油压力控制阀进油管接口(8
‑
1)和机油压力安全阀供油管接口(9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发,郭凯,刘威,张智博,王喜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