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47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包括双面生硅胶布本体,所述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由基体、连接层、防护层、保护层和粘胶层组成;还包括:所述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的前后两侧面均等间距开设有凹口;所述基体的上下两侧面均涂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远离基体的一侧面安装有粘胶层,且粘胶层远离连接层的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粘胶层的一侧面与保护层相连接。该双面生硅胶布设置有呈“V”形状结构的凹口,因此便于使用者后期根据使用长度需求来对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的使用长度进行撕断,继而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安装有海绵凸起,通过海绵凸起与凹槽的凹凸配合,使得后期防护层很好的与连接层撕开。很好的与连接层撕开。很好的与连接层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生硅胶布


[0001]本技术涉及双面生硅胶布
,具体为一种双面生硅胶布。

技术介绍

[0002]双面生硅胶布由于其具有高绝缘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长,因此双面生硅胶布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等行业,双面生硅胶布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6808670U”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当使用硅胶布本体时,通过双手沿着压痕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长度,不需要借助剪切工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硅胶布本的实用性,通过离型保护层与硅胶布本体之间的缝隙,把离型保护层撕开便可使用,硅胶布本体通过双层胶粘涂层贴在两个粘贴的物品之间,通过弹性层缓冲硅胶布本体两面黏粘物品之间的冲击力,提高硅胶布本体的韧性;
[0004]上述设计中,通过设置了压痕,使得通过双手沿着压痕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长度,但是这样由于压痕设置的位置为固定的,使得撕开的硅胶布本体的长度也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求撕开不同长度的硅胶布本体,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生硅胶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通过设置了压痕,使得通过双手沿着压痕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长度,但是这样由于压痕设置的位置为固定的,使得撕开的硅胶布本体的长度也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求撕开不同长度的硅胶布本体,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包括双面生硅胶布本体,所述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由基体、连接层、防护层、保护层和粘胶层组成;
[0007]还包括:
[0008]所述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的前后两侧面均等间距开设有凹口;
[0009]所述基体的上下两侧面均涂有连接层;
[0010]所述连接层远离基体的一侧面安装有粘胶层,且粘胶层远离连接层的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层;
[0011]所述防护层远离粘胶层的一侧面与保护层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凹口呈“V”形状结构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凹口之间的间距为2cm。
[001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凹口呈“V”形状结构设置,可方便对双面生硅胶布本体撕开。
[0014]优选的,所述基体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所述连接层的材质为硅橡胶,且连接层设置有两个。
[001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连接层的材质为硅橡胶,提高了基体的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层远离基体的一侧面安装有海绵凸起,且海绵凸起与粘胶层交错设置,并且海绵凸起的高度小于粘胶层的高度。
[001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海绵凸起的高度小于粘胶层的高度,以便于海绵凸起很好的与凹槽凹凸配合。
[0018]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和保护层均为橡胶材质,且防护层远离保护层的一侧面开设有一排凹槽,而且凹槽的内部凹凸配合有海绵凸起。
[0019]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很好的对海绵凸起进行放置。
[0020]优选的,所述凹槽与海绵凸起呈一一对应设置。
[002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海绵凸起可进入到凹槽内进行放置,可减少连接层上的粘胶层的面积。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面生硅胶布,其两侧面均等间距开设有呈“V”形状结构的凹口,因此便于使用者后期根据使用长度需求来对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的使用长度进行撕断,其具体内容如下:
[0023](1)设置有呈“V”形状结构的凹口,因此便于使用者后期根据使用长度需求来对双面生硅胶布本体的使用长度进行撕断,继而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0024](2)安装有海绵凸起,通过海绵凸起与凹槽的凹凸配合,从而不仅使得连接层与防护层很好的进行连接,同时还减少了粘胶层的面积,以及减少了粘胶层的使用量,使得后期防护层很好的与连接层撕开,而且也不会影响粘胶层的粘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连接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连接层右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双面生硅胶布本体;2、凹口;3、基体;4、连接层;5、防护层;6、保护层;7、粘胶层;8、海绵凸起;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包括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由基体3、连接层4、防护层5、保护层6和粘胶层7组成;
[0034]参照附图1

2所示,将整个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到达工作区域后整个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便可进行使用了,在使用时若需要一定长度的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此时将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的一端向外拉动,然后通过外界的测量尺测量需要的长度,接着手动对相应位置的凹口2进行撕开,由此可很好的将一定长度的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撕掉,由于凹口2等间距设置,凹口2呈“V”形状结构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凹口2之间的间距为
2cm,因此可截取不同长度的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0035]然后便可将撕掉的一部分的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进行使用了,先将防护层5和保护层6一同向外撕开,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的前后两侧面均等间距开设有凹口2;基体3的上下两侧面均涂有连接层4;连接层4远离基体3的一侧面安装有粘胶层7,且粘胶层7远离连接层4的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层5,防护层5远离粘胶层7的一侧面与保护层6相连接,防护层5和保护层6均为橡胶材质,且防护层5远离保护层6的一侧面开设有一排凹槽9,而且凹槽9的内部凹凸配合有海绵凸起8,凹槽9与海绵凸起8呈一一对应设置,这时防护层5内的凹槽9与海绵凸起8分离,此时粘胶层7再与防护层5分离,因此便于防护层5和连接层4很好的分离,由于海绵凸起8的设置,基体3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连接层4的材质为硅橡胶,且连接层4设置有两个,连接层4远离基体3的一侧面安装有海绵凸起8,且海绵凸起8与粘胶层7交错设置,并且海绵凸起8的高度小于粘胶层7的高度,不仅提高了整个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在成卷运输时的抗压性和恢复形变的性能,而且还减少了粘胶层7的铺设面积,从而便于后期防护层5快速的与粘胶层7分离,而且粘胶层7也不会影响后期连接层4与外界物体的粘接效果;
[0036]接着如上述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包括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所述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由基体(3)、连接层(4)、防护层(5)、保护层(6)和粘胶层(7)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双面生硅胶布本体(1)的前后两侧面均等间距开设有凹口(2);所述基体(3)的上下两侧面均涂有连接层(4);所述连接层(4)远离基体(3)的一侧面安装有粘胶层(7),且粘胶层(7)远离连接层(4)的一侧面粘接有防护层(5);所述防护层(5)远离粘胶层(7)的一侧面与保护层(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2)呈“V”形状结构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凹口(2)之间的间距为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生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馨张梦臣高欣颖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川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