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以及浸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19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带生产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以及浸制方法,包括:胶液箱、移动槽、气动隔膜泵、第一胶管、第二胶管、刮刀机构、压辊、输送辊、链轮、链条和挡罩;在胶液箱的内腔前后两侧右部从左至右的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移动槽,其中,胶液箱的内腔前侧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气动隔膜泵螺钉连接于胶液箱的顶端前侧,第一胶管设置于气动隔膜泵的进液口,第二胶管的一端设置于气动隔膜泵的出液口,第二胶管的另一端延伸到胶液箱的内腔中。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保证胶带产品的稳定质量,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应用价值。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以及浸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生产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以及浸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包装、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发展,胶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胶带上胶浸制装置是一种工业生产设备,用于将胶带浸泡在胶水内部,实现胶带表面的粘合性,是一种将胶浆与纸或薄膜复合,再经过干燥、卷取等加工流程制成胶带的工艺流程,然而,传统的胶带上胶浸制装置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整个工艺流程的提高和发展。
[0003]首先,浸泡式上胶机需要设置有刮刀,进而用于将胶带上过量的胶液刮掉,保证胶液的均匀涂布和节约液,刮刀是浸泡式上胶机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但是随着时间的使用,刮刀上会积累过多的胶液,从而会影响胶液的分配和均匀涂布。
[0004]但是传统的浸泡式上胶机中不设置有刮刀自动清理机构,传统的浸泡式上胶机在对刮刀进行清理时,通常需要使用人工停机清理,采用人工停机清理的方式对刮刀进行清理时,不仅会极大程度上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由于需要进行停机清理,进而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如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液箱(1)、移动槽(2)、气动隔膜泵(3)、第一胶管(4)、第二胶管(5)、刮刀机构(6)、压辊(7)、输送辊(8)、链轮(9)、链条(10)、挡罩(11)、第一电机(12)和胶带布(13);所述胶液箱(1)的前后两侧右部均沿上下方向由左至右的开设有两个移动槽(2),所述气动隔膜泵(3)螺钉连接于胶液箱(1)的顶端前侧,所述第一胶管(4)设置于气动隔膜泵(3)的进液口,所述第二胶管(5)的一端设置于气动隔膜泵(3)的出液口,所述第二胶管(5)的另一端延伸进胶液箱(1)的内腔,所述刮刀机构(6)设置于胶液箱(1)的内腔右侧顶部,所述压辊(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压辊(7)的前后两端分别沿左右方向等距的可转动的设置于胶液箱(1)的内腔前后两侧底端,所述输送辊(8)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输送辊(8)的前后两端分别沿左右方向等距的可转动的设置于胶液箱(1)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所述链轮(9)套接于输送辊(8)的外壁前侧,并通过顶丝锁紧,所述链条(10)的两端分别套接于位于左右两侧的链轮(9)的外壁,所述链条(10)和若干链轮(9)均啮合,所述挡罩(11)设置于胶液箱(1)的前侧顶端,所述链轮(9)位于挡罩(11)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12)螺钉连接于挡罩(11)的前侧右端,所述位于右侧的输送辊(8)的前端通过联轴器锁紧在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所述胶带布(13)搭接于压辊(7)和输送辊(8)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机构(6)包括:外壳(61)、滑槽(62)、卡槽(63)、第一齿条(65)、第二导杆(66)、第二连接杆(616)、齿轮(617)和液压缸(618);所述外壳(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外壳(61)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延伸出四个移动槽(2)的内腔,两个所述外壳(61)为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外壳(61)分别位于胶带布(13)外壁的左右两侧,所述外壳(6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沿上下方向由左至右的开设有两个滑槽(62),所述外壳(61)的内腔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四个卡槽(63),所述第一齿条(6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齿条(65)分别设置于两个外壳(61)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导杆(66)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移动槽(2)的内腔左右两侧,所述外壳(61)可滑动套接于第二导杆(66)的外壁,所述第二连接杆(6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616)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胶液箱(1)的前后两侧,所述齿轮(617)套接于第二连接杆(616)的外壁,并通过顶丝锁紧,所述齿轮(617)分别和两个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齿条(65)相啮合,所述液压缸(6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618)分别设置于胶液箱(1)的前后两侧右端,所述液压缸(618)的右端设置于位于上方的两个第一齿条(65)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机构(6)还包括:第一导杆(64)、支撑板(67)、挤压槽(68)、弹簧(69)、卡球(610)和刮刀(611);所述第一导杆(64)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一导杆(6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外壳(61)的内腔左右两侧前后两端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板(6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板(67)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套接于八个第一导杆(64)的外壁,且位于同一外壳(61)内腔中的两个支撑板(67)为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67)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支撑板(67)的前后两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挤压槽(68),四个所述支撑板(67)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滑动的贯穿八个滑槽(62)的内腔,所述弹簧(69)内嵌于挤压槽(68)的内腔,所述弹簧(69)的内端卡接于挤压槽(68)的内腔内侧,所述卡球(610)的一部分内嵌于挤压槽(68)的内腔,所述卡球(610)的另一部分延伸进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卡槽(63)的内腔中,所述弹簧(69)的外端卡接与卡球(610)的内侧,所述刮刀(611)设置支撑板(67)的内侧,且位于内侧的两个刮
刀(611)分别可滑动的延伸出两个外壳(61)的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带上胶浸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机构(6)还包括:第二齿条(612)、第一连接杆(613)、扇形齿轮(614)和第三电机(615);所述第二齿条(612)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二齿条(612)分别设置于四个支撑板(67)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杆(6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13)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外壳(61)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杆(613)的后端延伸出外壳(61)的后侧,所述扇形齿轮(6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扇形齿轮(614)分别套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杆(613)的外壁前后两侧,并通过顶丝锁紧,所述扇形齿轮(614)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第二齿条(612)相啮合,所述第三电机(6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电机(615)分别螺钉连接于两个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臣高欣颖张梦馨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川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