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04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学生座椅,包括座椅支撑架、座位部和靠背部,所述座位部设在座椅支撑架上,所述靠背部设在座位部后侧,所述座椅支撑架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座椅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的控制机构,且当座位部未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行走机构相对座椅支撑架伸出而与支撑地面抵触,且使得座架支撑架底部脱离支撑地面;此刻学生座椅可通过行走机构沿支撑地面移动,则能够方便学生根据使用需求以移动学生座椅的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移动方便、灵活性强、节省移动时间和省力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控制机构以控制行走机构,操作更加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生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学生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大多数学生座椅,尤其是具有躺卧模式功能的学生座椅,其结构较为复杂,为此其重量也较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在打扫卫生等情况需要挪动时,是不易搬动的,常常需要两人搭手抬着走,该情况容易出现刮碰或砸脚事故。
[0003]为此,本技术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学生座椅,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座位部未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控制机构控制行走机构相对座椅支撑架伸出而与支撑地面抵触,且使得座架支撑架底部脱离支撑地面,此刻学生座椅可通过行走机构沿支撑地面移动,则能够方便学生根据使用需求以移动学生座椅的位置,具有移动方便、灵活性强和节省移动时间的特点;另外本技术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控制机构以控制行走机构,操作更加方便。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学生座椅,包括座椅支撑架1、座位部2和靠背部3,所述座位部2设在座椅支撑架1上,所述靠背部3设在座位部2后侧,所述座椅支撑架1底部设有行走机构4,所述座椅支撑架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4的控制机构5,且当座位部2未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所述控制机构5控制行走机构4相对座椅支撑架1伸出而与支撑地面抵触,且使得座架支撑架1底部脱离支撑地面。
[0007]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当座位部2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所述控制机构5控制行走机构4相对座椅支撑架1缩回而保持与支撑地面抵触或分离,且使得座架支撑架1底部与支撑地面抵触。
[0008]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可上下活动地设在座椅支撑架1底部上的行走连接座41和设在行走连接座41上且能与支撑地面抵触配合的行走轮子42。
[0009]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上部与座椅支撑架1连接且下部与行走连接座41可滑动地连接的连接杆51以及套设于连接杆51上的控制弹性件52,所述控制弹性件52上端与座椅支撑架1抵接,所述控制弹性件52下端与行走连接座41抵接。
[0010]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行走连接座41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行走连接座41通过连接横板40连接,所述连接杆51下部与连接横板40可滑动地连接,且所述控制弹性件52上端与座椅支撑架1抵接,所述控制弹性件52下端与连接横板40抵接。
[0011]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控制机构为设在座椅支撑架1与行走连接座41之间的伸缩气缸。
[0012]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靠背部3下侧与座位部2后侧枢轴连接,所述靠背部3
与座椅支撑架1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座位部2与座椅支撑架1之间设有能使座位部2沿座椅支撑架1前后方向滑动而调节座位部2与靠背部3之间角度大小的调节机构6。
[0013]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设在座椅支撑架1上且沿座椅支撑架1前后方向延伸的调节滑槽61和设在座位部2底部上且能在调节滑槽61内滑动的调节轮62,所述调节滑槽61具有能与调节轮62限位配合的限位段612以及相应位于限位段612前后侧的前滑动段611和后滑动段613,且所述调节轮62处于前滑动段611时,所述学生座椅处于躺卧模式,所述调节轮62处于后滑动段613时,所述学生座椅处于乘坐模式。
[0014]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前滑动段611上表面高于后滑动段613上表面。
[0015]如上所述一种学生座椅,所述靠背部3上设有沿靠背部3上下方向延伸的靠背滑槽31,所述座椅支撑架1上设有能在靠背滑槽31内滑动的靠背轮子32。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中座位部未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控制机构控制行走机构相对座椅支撑架伸出而与支撑地面抵触,且使得座架支撑架底部脱离支撑地面,此刻学生座椅可通过行走机构沿支撑地面移动,则能够方便学生根据使用需求以移动学生座椅的位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较大力气才能搬动学生座椅而存在移动困难、移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本技术具有移动方便、灵活性强、节省移动时间和省力的特点;另外本技术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控制机构以控制行走机构,操作更加方便。
[0018]2、本技术中座位部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行走机构相对座椅支撑架缩回而保持与支撑地面抵触或分离,且使得座架支撑架底部与支撑地面抵触,在将学生座椅移动至所需位置时,使用者乘坐于座位部上即可使控制机构控制行走机构相对座椅支撑架缩回而使得座椅支撑架底部与支撑地面抵触,确保学生在乘坐或躺卧过程中,学生座椅相对支撑地面固定,避免出现学生座椅相对支撑地面移动而影响学生乘坐或躺卧,确保学生乘坐、躺卧安全可靠。
[0019]3、本技术在座位部与座椅支撑架之间设有能使座位部沿座椅支撑架前后方向滑动而调节座位部与靠背部之间角度大小的调节机构,当学生需要在学生座椅上躺卧休息时,操作调节机构以使座位部相对座椅支撑架往前方向滑动,在上述座位部滑动过程中,靠背部下部在座位部带动下往前方向滑动、同时靠背部上部往后倾斜,则使得座位部与靠背部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得靠背部更好与学生背部接触,给学生良好的舒适度,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设计的特点。
[0020]4、本技术中通过限位段以将调节轮限制在前滑动段或后滑动段上,则将学生座椅锁止于乘坐模式或躺卧模式,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0021]5、本技术中在一条调节滑槽内的调节轮数量为至少两个,当学生座椅由乘坐模式变换至躺卧模式时,位于座位部前部的调节轮由后滑动段运动至前滑动段上、位于座位部后侧的调节轮由后滑动段后部位置运动至后滑动段前部位置处,由于前滑动段上表面高于后滑动段上表面,即使得座位部前部向上仰起一定角度,使得学生在躺卧时舒适度相对更高。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处于乘坐模式时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处于乘坐模式时的仰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处于躺卧模式时的侧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中行走机构和控制机构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处于乘坐模式时调节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处于躺卧模式时调节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1]如图1

7所示,本技术一种学生座椅,包括座椅支撑架1、座位部2和靠背部3,所述座位部2设在座椅支撑架1上,所述靠背部3设在座位部2后侧,所述座椅支撑架1底部设有行走机构4,所述座椅支撑架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支撑架(1)、座位部(2)和靠背部(3),所述座位部(2)设在座椅支撑架(1)上,所述靠背部(3)设在座位部(2)后侧,所述座椅支撑架(1)底部设有行走机构(4),所述座椅支撑架(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4)的控制机构(5),且当座位部(2)未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所述控制机构(5)控制行走机构(4)相对座椅支撑架(1)伸出而与支撑地面抵触,且使得座架支撑架(1)底部脱离支撑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当座位部(2)承受预设外力作用时,所述控制机构(5)控制行走机构(4)相对座椅支撑架(1)缩回而保持与支撑地面抵触或分离,且使得座架支撑架(1)底部与支撑地面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可上下活动地设在座椅支撑架(1)底部上的行走连接座(41)和设在行走连接座(41)上且能与支撑地面抵触配合的行走轮子(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上部与座椅支撑架(1)连接且下部与行走连接座(41)可滑动地连接的连接杆(51)以及套设于连接杆(51)上的控制弹性件(52),所述控制弹性件(52)上端与座椅支撑架(1)抵接,所述控制弹性件(52)下端与行走连接座(41)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连接座(41)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行走连接座(41)通过连接横板(40)连接,所述连接杆(51)下部与连接横板(40)可滑动地连接,且所述控制弹性件(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辉祝雪梅张路刚
申请(专利权)人:鸿辉达珠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