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01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属于路面结构领域,本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包括:排水筒,排水筒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若干排水孔位于排水筒上侧;两个防水板,两个防水板分别设置在排水筒两侧,两个防水板上均设置有路缘石,两个防水板上的路缘石、两个防水板、排水筒围合形成凹槽,若干排水孔位于排水筒靠近凹槽一侧;海绵结构层,海绵结构层设置在凹槽中。雨水汇入路缘石、防水板、排水筒围合形成的凹槽中,通过从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层、细沙填充层、第三石料填充层、第二石料填充层和第一石料填充层,将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解决了传统的城市污水井进入杂物后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缓解因降水造成的城市内涝。解因降水造成的城市内涝。解因降水造成的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是新一代城市的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0003]传统的路面结构通常采用污水井对污水进行收集,而收集的污水内容物复杂,容易对污水井造成堵塞,造成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解决传统城市污水井堵塞问题,缓解城市道路内涝。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包括排水筒,排水筒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若干排水孔位于排水筒上侧;两个防水板,两个防水板分别设置在排水筒两侧,两个防水板上均设置有路缘石,两个防水板上的路缘石、两个防水板、排水筒围合形成凹槽,若干排水孔位于排水筒靠近凹槽一侧;海绵结构层,海绵结构层设置在凹槽中。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雨水汇入路缘石、防水板、排水筒围合形成的凹槽中,通过从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层、细沙填充层、第三石料填充层、第二石料填充层和第一石料填充层,将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解决了传统的城市污水井进入杂物后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缓解因降水造成的城市内涝。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海绵结构层和排水筒之间设置有隔离网,隔离网用于防止海绵结构层的内容物进入排水筒中。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海绵结构层包括:第一石料填充层、第二石料填充层、第三石料填充层、细砂填充层和种植层,第一石料填充层、第二石料填充层、第三石料填充层、细砂填充层和种植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石料填充层截面的上侧为弧形。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石料填充层截面的上侧为弧形。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路缘石开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位于海绵结构层上方,排水通道用于将道路中的水排入海绵结构层中。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中一个防水板具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向上支撑人行道路。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防水板具有固定部,固定部与排水筒连接,固定部用于固定排水筒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隔离网包括:弧网,弧网设置在排水筒上侧,弧网内径与排水筒外径对应;两个侧网,两个侧网分别设置在弧网两侧,两个侧网均位于固定部与第一石料填充层之间,两个侧网用于防止弧网位置偏移。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海绵结构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排水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排水筒100,排水孔110;
[0023]防水板200,路缘石210,排水通道211,凹槽220,支撑板230,固定部240;
[0024]海绵结构层300,第一石料填充层310,第二石料填充层320,第三石料填充层330,细砂填充层340,种植层350;
[0025]隔离网400,弧网410,侧网420;
[0026]土壤路基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次、第二次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0]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参考图1至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00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包括所述排水筒100,所述排水筒100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排水孔110,若干所述排水孔110位于所述排水筒100上侧;两个所述防水板200,两个所述防水板200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水筒100两侧,两个所述防水板200上均设置有所述路缘石210,两个所述防水板200上的所述路缘石210、两个所述防
水板200、所述排水筒100围合形成所述凹槽220,若干排水孔位于排水筒靠近凹槽一侧;所述海绵结构层300,所述海绵结构层300设置在所述凹槽220中。
[0033]如图1所示,所述排水筒100上开设有若干所述排水孔110,若干所述排水孔110位于所述排水筒100上侧,所述排水筒10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防水板200,左右两侧的所述防水板200上分别设置有所述路缘石210,两侧所述路缘石210、两侧所述防水板200和所述排水筒100围合形成所述凹槽220,所述凹槽220中设置有所述海绵结构层300,且若干所述排水孔110位于所述凹槽220中,雨水通过所述海绵结构层300,将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再在所述凹槽220限制的通道中通过所述排水孔110流入所述排水筒100,解决了传统的城市污水井进入杂物后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
[0034]具体地,所述排水筒100可以为金属、浇筑混凝土等材料,本具体实施例中使用浇筑混凝土所述排水筒100,混凝土的可塑性好且耐久性强,能够延长所述排水筒100的使用寿命。
[0035]具体地,所述防水板200为浇筑混凝土板,以防止雨水与土壤路基10接触,使土壤路基10中的土壤进入浇筑混凝筒内,另一方面所述防水板200对所述排水筒100在结构上还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
[0036]具体地,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筒(100),所述排水筒(100)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110),若干所述排水孔(110)位于所述排水筒(100)上侧;两个防水板(200),两个所述防水板(200)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水筒(100)两侧,两个所述防水板(200)上均设置有路缘石(210),两个所述防水板(200)上的所述路缘石(210)、两个所述防水板(200)、所述排水筒(100)围合形成凹槽(220),若干所述排水孔(110)位于所述排水筒(100)靠近所述凹槽一侧;海绵结构层(300),所述海绵结构层(300)设置在所述凹槽(22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结构层(300)和所述排水筒(100)之间设置有隔离网(400),所述隔离网(400)用于防止所述海绵结构层(300)的内容物进入所述排水筒(10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结构层(300)包括:第一石料填充层(310)、第二石料填充层(320)、第三石料填充层(330)、细砂填充层(340)和种植层(350),所述第一石料填充层(310)、所述第二石料填充层(320)、所述第三石料填充层(330)、所述细砂填充层(340)和所述种植层(350)从下至上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财黄涛李俊根潘东仝德华孟繁运何炼许志豪李鸿浩魏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