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86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包括用于缓冷渣包的冷却隧道,所述冷却隧道内部设置有水冷壁,所述冷却隧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渣包的缓冷工位,所述缓冷工位上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沉孔装置,所述沉孔装置包括沉孔棒,所述沉孔棒包括带孔中心体以及沉孔主体,所述带孔中心体表面开有气流导孔,所述沉孔棒顶端设置有与气流导通相连通的压缩气体管道,所述冷却隧道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渣包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炼铜工艺铜熔渣采用的成熟冷却工艺是直接水淬强冷或热渣先空气缓冷再水喷淋强冷两种;通过水冷快速对渣包进行降温,以保证炉渣的正常熔炼生产;铜冶炼同行业正在开发研究的还有隧道窑热风换热和热水换热两种熔渣冷却方案

[0003]渣包在缓冷的过程中会持续散发热量,传统露天渣包缓冷场无法对渣包释放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渣包缓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影响实际作业环境;此外在渣包缓冷的过程中,炉渣表面温度逐渐降低,会逐渐固化形成固态的软渣层,传统冷却工艺难以对固化的软渣层进行处理,影响了渣包散热的效率,延长了渣包冷却时间,严重影响渣包周转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其能够对渣包进行隧道式缓冷,解决了如何快速释放渣包内熔渣的热能和热量经济利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包括用于缓冷渣包的冷却隧道,所述冷却隧道内部设置有水冷壁,所述冷却隧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渣包的缓冷工位,所述缓冷工位上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沉孔装置,所述沉孔装置包括沉孔棒,所述沉孔棒包括带孔中心体以及沉孔主体,所述带孔中心体表面开有气流导孔,所述沉孔棒顶端设置有与气流导通相连通的压缩气体管道,所述冷却隧道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沉孔棒上下线性移动的驱动组件一,以及用于驱动沉孔棒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二

[0007]优选地,所述带孔中心体表面的气流导孔设置为二层,层间距为
50mm
,单层呈平面对称均布,双层呈轴向错排,斜孔径为
¢5,共6个

[0008]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孔开口朝下布置,气流导孔轴线与底端平面之间的角度在
50
°
~60
°
范围内

角度的选择取决于熔体软渣层的黏性

温度

厚度和径向距离,过小时热气流轴向穿不透软渣层,过大时径向穿透力不足

[0009]优选地,所述沉孔主体末端设置
h/D

70/89
的锥形体

[0010]优选地,所述沉孔主体外轴径大于带孔中心体外轴径,所述沉孔主体与带孔中心体之间通过连接工件连接,所述连接工件为圆台形状

[0011]优选地,所述冷却隧道外壁设置有水汽发生装置,所述水汽发生装置与水冷壁,用于持续输出蒸汽

[0012]优选地,所述水汽发生装置包括汽包,所述汽包与水冷壁之间通过上升管道相连通,所述汽包顶端连通有蒸汽外送管道

[0013]优选地,所述冷却隧道内壁设置有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控制渣包移动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5]通过隧道式缓冷能够对渣包进行其中冷却,通过水冷壁能够产生高品质蒸汽,对热量进行高效回收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通过沉孔装置能够对渣包表面的炉渣进行沉孔加工,让渣包内熔融状态的炉渣能够显露于外侧,加速热量的散发,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释放,提高热量回收的效益以及缩短渣包总冷却时间,降低了渣包缓冷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的沉孔棒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
100、
冷却隧道;
200、
渣包;
300、
输送装置;
310、
运输轨道;
320、
运输板车;
400、
沉孔装置;
410、
沉孔棒;
411、
带孔中心体;
412、
气流导孔;
413、
连接工件;
414、
沉孔主体;
415、
沉孔末端;
420、
驱动装置;
430、
压缩气体管道;
500、
水汽发生装置;
510、
上升管道;
520、
汽包;
530、
蒸汽外送管道

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

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
图4,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包括用于缓冷渣包
200
的冷却隧道
100
,冷却隧道
100
内部设置有水冷壁,其中通过水冷壁,水冷壁内部流动有冷却液体,能够对热量进行交换,实现与渣包的换热;且冷却隧道
100
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渣包
200
的缓冷工位,缓冷工位上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沉孔装置
400
,通过沉孔装置
400
能够在对应的渣包表面进行沉孔,以让渣包内部熔融状态的炉渣能够显露于外部,加速渣包的冷却过程,加速热量释放,产生高品质的蒸汽,利于回收热量

[0024]具体参照附图4,其中沉孔装置
400
包括沉孔棒
410
,沉孔棒
410
包括带孔中心体
411
以及沉孔主体
414
,带孔中心体
411
表面开有气流导孔
412
,沉孔棒
410
顶端设置有与气流导通相连通的压缩气体管道
43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包括用于缓冷渣包(
200
)的冷却隧道(
100
),所述冷却隧道(
100
)内部设置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隧道(
100
)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渣包(
200
)的缓冷工位,所述缓冷工位上端对应位置设置有沉孔装置(
400
),所述沉孔装置(
400
)包括沉孔棒(
410
),所述沉孔棒(
410
)包括带孔中心体(
411
)以及沉孔主体(
414
),所述带孔中心体(
411
)表面开有气流导孔(
412
),所述沉孔棒(
410
)顶端设置有与气流导通相连通的压缩气体管道(
430
),所述冷却隧道(
100
)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
420
),所述驱动装置(
420
)包括用于驱动沉孔棒(
410
)上下线性移动的驱动组件一,以及用于驱动沉孔棒(
410
)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中心体(
411
)表面的气流导孔(
412
)设置为多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渣包沉孔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孔(
412
)开口朝下布置,气流导孔(
412
)轴线与底端平面之间的角度在
5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树友左永伟何西民丁淳韩青青余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