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468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其结构特点包括:吊具、起升卷筒、小车架,起升卷筒通过起升钢丝绳穿过定滑轮与吊具连接,通过链传动装置连接设置在小车架上的减摇卷筒,所述减摇卷筒通过减摇钢丝绳(5.a.b.c.d)与设置在小车架上的定滑轮组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再穿过定滑轮组与设置在吊具上的定滑轮组交叉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最后穿过动滑轮连接减摇油缸(2.A.B.C.D)的活塞杆,液压泵站通过油路管与减摇油缸(2.A.B.C.D)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减摇效果良好等特点,吊重摆角按指数形式衰减,当系统结构参数确定时,液压减摇系统存在一个减摇效果最好(衰减时间最短)的结构参数匹配起升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特别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减摇效果良好等特点,是目前集装箱起重机中应用较多的减摇系统。
技术介绍
无论是吊重的主动防摇还是吊重的被动减摇,其防摇、减摇控制系统(装置)的型 式一般有机械式、液压油缸式、钢丝绳索式、机械电子式和智能电子式。机械式防摇可归纳 为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机械手段消耗摆动的能量以达到最终消除吊重摇摆的目的,大多数 机械式防摇装置都是基于该原理;二是通过增加悬挂系统刚性抑制摇摆。机械式防摇装置 一般机构复杂,可靠性差,维修保养工作量大,在起升钢丝绳较长时防摇效果并不理想,虽 在满载时防摇效果明显,但在空载时,摆幅衰减较慢,反应迟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特别 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减摇效果良好等特点,是目前集装箱起重机中应用 较多的减摇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在主要包括吊具、起升卷筒、小车架,起升卷筒通 过起升钢丝绳穿过定滑轮与吊具连接,通过链传动装置连接设置在小车架上的减摇卷筒, 所述减摇卷筒通过减摇钢丝绳(5.a.b. c. d)与设置在小车架上的定滑轮组连接,减摇钢 丝绳(5.a.b. c. d)再穿过定滑轮组与设置在吊具上的定滑轮组交叉连接,减摇钢丝绳 (5. a. b. c. d)最后穿过动滑轮连接减摇油缸(2. A. B. C. D)的活塞杆,液压泵站通过油路管 与减摇油缸(2.A.B. C. D)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还在于电动机连接一柱塞泵,柱塞泵穿过一减压阀、单向 阀组与减摇油缸(2.A.B. C. D)通过油路管连接,压力恒定阀通过油路管连接电磁换向阀。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减摇效果良好 等特点,吊重摆角按指数形式衰减,当系统结构参数确定时,液压减摇系统存在一个减摇效 果最好(衰减时间最短)的结构参数匹配起升质量。当没有超过该匹配起升质量时,吊重 摆角不会发生振荡衰减,起升质量越小,由于受液压系统阻尼的影响,衰减时间越长。当超 过该匹配起升质量时,吊重摆角会发生振荡衰减,衰减时间随起升质量的增大而延长,吊重 摆角衰减受起升绳长的影响较小,通过改变起升绳长来改善减摇效果并不明显,当起升绳 长一定时,液压减摇系统存在一个最佳结构参数载荷比,其范围约为1.5 2. 05,,在该范围 内根据起升质量的变化自适应改变结构参数的大小,会得到良好的减摇效果。尤其是当起 升质量为零,即吊具空载时,使减摇系统具有合理的结构参数,会更好地达到快速对位的目 的。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结构2是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系统由与起升机构同步升降的减摇卷筒8、减摇钢丝绳5、减摇油缸 2(包括A、B、C、D)、液压泵站11和滑轮组4等组成。减摇钢丝绳5(包括绳a、b、c、d)与通 过小车架7上的定滑轮组4与吊具1的定滑轮组4交叉相连,减摇卷筒8通过链传动装置 10跟随起升卷筒9同步转动。当大车或小车架7由于起动或制动使吊具1产生摆动时,由 于减摇绳的交叉连接方式和液压系统的作用,使吊重的摆动衰减。当吊重的初始摆动向右 时,绳a和绳b拉力增大(处于张紧状态),绳c和绳d拉力相对减小(处于松弛状态),A、 B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在绳a和绳b拉力作用下向有杆腔侧伸出,油缸腔压力升高;当压力达 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打开,压力油经溢流阀回油箱与此同时,与松弛侧钢丝绳 连接的液压缸C和D在液压系统油压的作用下,活塞杆向无杆腔侧回缩,使相对松弛的绳c 和绳d又处于一定程的张紧状态;当吊重摆动向左时,绳a、绳b和绳C、绳d的状态以及A、 B、C、D油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则与吊重右摆时相反。经过上述过程的左右摆动,不断有 压力油从溢流阀流出,在液压油阻尼作用下,将吊重摆动的能量转化为液压油缓冲的能量, 达到吊重减摇和起重机快速对位的目的。如图2所示该系统由2个不同压力的液压回路控制起升机构升降,低压回路确保 减摇钢丝绳同步升降阻力小,但又能随时张紧大车和小车运行机构工作时,高压回路确保 减摇钢丝绳有较大的张紧力,以产生良好的减摇效果。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主要包括吊具(1)、起升卷筒(9)、小车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卷筒(9)通过起升钢丝绳(6)穿过定滑轮(4)与吊具(1)连接,通过链传动装置(10)连接设置在小车架(7)上的减摇卷筒(8),所述减摇卷筒(8)通过减摇钢丝绳(5.a.b.c.d)与设置在小车架(7)上的定滑轮组(4)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再穿过定滑轮组(4)与设置在吊具(1)上的定滑轮组(4)交叉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最后穿过动滑轮(3)连接减摇油缸(2.A.B.C.D)的活塞杆,液压泵站(11)通过油路管与减摇油缸(2.A.B.C.D)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其特征在于电 动机(12)连接一柱塞泵(13),柱塞泵(13)穿过一减压阀(14)、单向阀组(15)与减摇油缸 (2.A.B.C.D)通过油路管连接,压力恒定阀(16)通过油路管连接电磁换向阀(1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其结构特点包括吊具、起升卷筒、小车架,起升卷筒通过起升钢丝绳穿过定滑轮与吊具连接,通过链传动装置连接设置在小车架上的减摇卷筒,所述减摇卷筒通过减摇钢丝绳(5.a.b.c.d)与设置在小车架上的定滑轮组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再穿过定滑轮组与设置在吊具上的定滑轮组交叉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最后穿过动滑轮连接减摇油缸(2.A.B.C.D)的活塞杆,液压泵站通过油路管与减摇油缸(2.A.B.C.D)连接。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和减摇效果良好等特点,吊重摆角按指数形式衰减,当系统结构参数确定时,液压减摇系统存在一个减摇效果最好(衰减时间最短)的结构参数匹配起升质量。文档编号B66C13/12GK101804943SQ20101013297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周天衡, 周家胜, 岳文新, 朱卫国, 王彦志, 程超 申请人:合肥滨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液压油缸式减摇系统,主要包括吊具(1)、起升卷筒(9)、小车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卷筒(9)通过起升钢丝绳(6)穿过定滑轮(4)与吊具(1)连接,通过链传动装置(10)连接设置在小车架(7)上的减摇卷筒(8),所述减摇卷筒(8)通过减摇钢丝绳(5.a.b.c.d)与设置在小车架(7)上的定滑轮组(4)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再穿过定滑轮组(4)与设置在吊具(1)上的定滑轮组(4)交叉连接,减摇钢丝绳(5.a.b.c.d)最后穿过动滑轮(3)连接减摇油缸(2.A.B.C.D)的活塞杆,液压泵站(11)通过油路管与减摇油缸(2.A.B.C.D)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国周家胜周天衡程超王彦志岳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滨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