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63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升降框架、导向轮、升降液压缸、伸缩接卷装置,固定机架固定在基础上,伸缩接卷装置及导向轮安装在升降框架上,升降框架通过升降液压缸驱动在固定机架上且能上下移动,固定机架中心处设为中位,固定机架一侧为上卷位,固定机架另一侧为卸卷位,伸缩接卷装置在上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或卸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机架模式,依靠伸缩接卷装置实现横向移位,可大大减少土建工作量,实现钢卷上卷、卸卷作业。卸卷作业。卸卷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轧钢机械设备领域,适用于冷轧机组入出口钢卷上卷、卸卷操作。

技术介绍

[0002]在冷轧各种机组中,钢卷上卷、卸卷一般采用钢卷小车。目前的钢卷小车多采用齿轮马达驱动车体在轨道上行走,液压缸驱动鞍座升降的方式。齿轮马达电缆及液压缸供油管道均铺设在车体下方的横移拖链内。为了布置钢卷车、行走轨道及拖链等,钢卷车运行区域内土建基础多为深坑式,土建工程量大,投资较多。
[0003]中国文献CN 215614172 U公开一种地面钢卷小车装置,包括横移架、升降架、导轨和油缸,横移架上设有驱动其在地面移动的驱动机构,升降架位于横移架的上方,油缸固定在升降架上,且油缸的驱动端穿过升降架与横移架连接,其结构可不用挖坑,该钢卷小车的油缸设置在导轨之间,钢卷位于油缸、导轨一侧,靠小车整体移动实现横向移位。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机架及配合的伸缩接卷装置,实现钢卷的上卷、卸卷作业。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升降框架、导向轮、升降液压缸、伸缩接卷装置,固定机架固定在基础上,伸缩接卷装置及导向轮安装在升降框架上,升降框架通过升降液压缸驱动在固定机架上且能上下移动,固定机架中心处设为中位,固定机架一侧为上卷位,固定机架另一侧为卸卷位,伸缩接卷装置在上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或卸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
[0008]进一步,固定机架包括底座及相连的龙门架,龙门架由横梁及两侧立柱组成,两立柱与底座固定连接,升降框架沿两立柱上下升降,伸缩接卷装置穿过龙门架向上卷位或卸卷位移动。
[0009]进一步,升降框架与立柱通过导向轮滚动实现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所述立柱的两侧设有V形导轨,每一侧导轨两斜面与至少一对导向轮配合,两侧的导向轮对夹环抱住中间的立柱。
[0011]进一步,升降框架与每侧立柱配合有上、下导向轮组,以增加升降框架上下移动的平衡性能。
[0012]进一步,升降框架在两立柱的外侧分别连接一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升降液压缸的活塞端与升降框架连接以驱动升降。
[0013]进一步,伸缩接卷装置包括接料平台、滑动座及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升降框架上,滑动座位于安装座上且与安装座相对滑动,滑动座上滑动连接接料平台,接料平台上设
有固定钢卷的接料槽。
[0014]本技术固定机架固定在基础上,伸缩接卷装置及导向轮安装在升降框架上,升降框架通过液压缸驱动在固定机架上且上下移动,伸缩接卷装置可左右移动。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采用本技术结构,可大大减少土建工作量,降低项目投资。
[0017]2、本技术采用固定机架模式,依靠伸缩接卷装置实现横向移位。
[0018]3、本技术能实现钢卷上卷、卸卷作业,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主视图。
[0021]图3是图2侧视图。
[0022]图4是图2俯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各主视效果流程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各立体效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包括固定机架1、升降框架2、导向轮3、升降液压缸4、伸缩接卷装置5,固定机架1固定在基础上,伸缩接卷装置5及导向轮3安装在升降框架2上,升降框架2通过升降液压缸4驱动在固定机架上且能上下移动,固定机架1中心处设为中位或中间位,固定机架1一侧为上卷位,固定机架1另一侧为卸卷位,伸缩接卷装置5在上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或卸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固定机架1包括底座11及相连的龙门架,龙门架由横梁12及两侧立柱13组成,两立柱13与底座11固定连接,升降框架2沿两立柱13上下升降,伸缩接卷装置5穿过龙门架向上卷位或卸卷位移动。
[002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固定机架1的立柱13的两侧设有V形导轨14,每一侧导轨两斜面与至少一对导向轮3配合,两侧的导向轮3对夹环抱住中间的立柱。升降框架2与立柱13通过导向轮3滚动实现上下移动。升降框架在两立柱的外侧分别连接一升降液压缸4,升降液压缸4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1上,升降液压缸4的活塞端与升降框架2连接以驱动升降。
[0028]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升降框架2与每侧立柱配合有上、下导向轮组,每侧立柱配合上导向轮组有2对导向轮,下导向轮组有2对导向轮,每对导向轮由v形件安装并固定在升降框架2上,上、下导向轮组配合可以有效增加升降框架上下移动的平衡性能。
[002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伸缩接卷装置5包括接料平台51、滑动座52及安装座53,安装座53固定在升降框架2上,滑动座52位于安装座53上且与安装座53相对滑动,滑动座52上滑动连接接料平台51,接料平台51上设有固定钢卷M的接料槽。
[0030]本技术在上卷或卸卷前,本技术装置处于等待位置,此时升降框架2在最低位,伸缩接卷装置5在中位。
[0031]入口开卷机上卷时,伸缩接卷装置5伸出至钢卷鞍座位,然后升降框架2在升降液压缸4驱动下上升至上卷高度,伸缩接卷装置2向开卷机卷筒方向横移,直至将钢卷运至卷
筒上,升降框架2在升降液压缸4驱动下下降至最低位,然后伸缩接卷装置5回至中位,完成上卷过程。
[0032]出口卷取机卸卷时,伸缩接卷装置5伸出至卷取机位置,然后升降框架2在升降液压缸4驱动下上升至卸卷高度,伸缩接卷装置5向固定鞍座方向横移,直至将钢卷运至固定鞍座上,升降框架2在升降液压缸4驱动下下降至最低位,然后伸缩接卷装置5回至中位,完成卸卷过程。
[0033]图5及图6是本技术装置一实施使用流程:
[0034]a、等待位:升降框架2在最低位,伸缩接卷装置5在中间位;
[0035]b1、接卷动作:升降框架2在最低位,伸缩接卷装置5伸至接卷位;
[0036]b2、接卷动作:升降框架2上升接触钢卷,伸缩接卷装置5在接卷位;
[0037]c、中间位:升降框架2在卸卷高度,伸缩接卷装置5缩回中间位;
[0038]d1、卸卷动作:升降框架2在卸卷高度,伸缩接卷装置5伸至卸卷位;
[0039]d2、卸卷动作:升降框架2降至最低位,伸缩接卷装置5在卸卷位;
[0040]复位:恢复至等待位。
[0041]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架、升降框架、导向轮、升降液压缸、伸缩接卷装置,固定机架固定在基础上,伸缩接卷装置及导向轮安装在升降框架上,升降框架通过升降液压缸驱动在固定机架上且能上下移动,固定机架中心处设为中位,固定机架一侧为上卷位,固定机架另一侧为卸卷位,伸缩接卷装置在上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或卸卷位与中位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架包括底座及相连的龙门架,龙门架由横梁及两侧立柱组成,两立柱与底座固定连接,升降框架沿两立柱上下升降,伸缩接卷装置穿过龙门架向上卷位或卸卷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卷上卷卸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框架与立柱通过导向轮滚动实现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卷上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仕鸿张洋冰周云根崔竞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