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拉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43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7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拉伸凹模,下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拉伸凸模和多根限位柱,多根限位柱环绕间隔布置于拉伸凸模的周侧,多根限位柱的顶部还设置有下退料板,下退料板的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有感应体,感应体的顶部伸出于下退料板的上表面且用于被拉伸凹模冲压时向下挤压,下退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与感应体对应布置且配合作用以用于防止合模过量。本申请的钣金件拉延模具,无需在模具内部安装伸缩气缸,降低了制作成本,还方便后续维修。还方便后续维修。还方便后续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钣金件拉延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拉延成形是一种重要的板料冲压成形方法,随着现代产品零件形状越来越复杂,精度越来越高,对拉延成形工艺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拉延模具主要用于对于复杂零件拉延成形。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92118892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长寿命的拉延模具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模体,下模模体上设置有拉延凸模,拉延凸模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下模模体上,下模模体上设置有散热孔,通过散热孔对下模模体进行散热,下模模体上端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通过设置在下模模体内部的伸缩气缸带动进行高度调整,连接板上设置有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对拉延凸模进行辅助固定。通过接近传感器对合模时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保证合模时不会过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0005]由于接近传感器安装于下模模体上端,在需要接近传感器工作时则必须通过伸缩气缸带动进行高度调整,在下模模体的内部安装伸缩气缸会增加制作成本,而且一旦伸缩气缸也不方便维修,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以改善以下技术问题:
[0007]常见拉延模具由于接近传感器安装于下模模体上端,在需要接近传感器工作时则必须通过伸缩气缸带动进行高度调整,在下模模体的内部安装伸缩气缸会增加制作成本,而且一旦伸缩气缸也不方便维修。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拉伸凹模,所述下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拉伸凸模和多根限位柱,多根所述限位柱环绕间隔布置于所述拉伸凸模的周侧,多根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还设置有下退料板,所述下退料板的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有感应体,所述感应体的顶部伸出于所述下退料板的上表面且用于被所述拉伸凹模冲压时向下挤压,所述下退料板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感应体对应布置且配合作用以用于防止合模过量。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退料板为圆环形状,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感应体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拉伸凸模的外周壁与所述限位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感应体均位于所述间隙内。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退料板内设置有上下贯穿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感应体的周壁设置有被所述限位环阻挡的隔挡环,所述下退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感应体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固定
支架。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感应体贯穿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夹设于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之间。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为直条形钢板。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退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所述传感器单元可升降装配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传感器单元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上螺纹装配有两个夹紧螺母,两个所述夹紧螺母用于夹紧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为一体弯折成型的Z形钢板。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通过在下退料板的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感应体,在上底板和下底板相互靠近并执行合模操作时,感应体会被拉伸凹模向下挤压,进而逐步靠近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为常见的接近传感器,进而传感器单元可以快速检测到感应体下降的距离,从而有效防止合模过量,对钣金件拉延模具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无需在模具内部安装伸缩气缸,降低了制作成本,还方便后续维修。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钣金件拉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钣金件拉延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上底板;2、下底板;3、拉伸凹模;4、拉伸凸模;5、限位柱;6、下退料板;61、滑动孔;62、限位环;7、感应体;71、隔挡环;8、传感器单元;81、外螺纹段;9、第一固定支架;10、复位弹簧;11、第二固定支架;12、夹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参照图1、图2和图3,钣金件拉延模具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上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拉伸凹模3,下底板2的顶部设置有拉伸凸模4和多根限位柱5,多根限位柱5环绕间隔布置于拉伸凸模4的周侧,多根限位柱5的顶部还设置有下退料板6,下退料板6的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有感应体7,感应体7的顶部伸出于下退料板6的上表面且用于被拉伸凹模3冲压时向下挤压,下退料板6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单元8,传感器单元8与感应体7对应布置且配合作用以用于防止合模过量。
[0031]本申请实施例的钣金件拉延模具的有益技术效果大致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所述上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拉伸凹模(3),所述下底板(2)的顶部设置有拉伸凸模(4)和多根限位柱(5),多根所述限位柱(5)环绕间隔布置于所述拉伸凸模(4)的周侧,多根所述限位柱(5)的顶部还设置有下退料板(6),所述下退料板(6)的内部竖向滑动装配有感应体(7),所述感应体(7)的顶部伸出于所述下退料板(6)的上表面且用于被所述拉伸凹模(3)冲压时向下挤压,所述下退料板(6)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单元(8),所述传感器单元(8)与所述感应体(7)对应布置且配合作用以用于防止合模过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件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退料板(6)为圆环形状,所述传感器单元(8)与所述感应体(7)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拉伸凸模(4)的外周壁与所述限位柱(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传感器单元(8)与所述感应体(7)均位于所述间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件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退料板(6)内设置有上下贯穿设置有滑动孔(61),所述滑动孔(6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62),所述感应体(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洋陈红殷正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好支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