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60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包括搭载主体、衔接液压机构、冲压对位检测机构和受压应力检测机构,所述受压应力检测机构包括受压模座、成型模板、模腔、滑槽、卡槽、螺栓、应力传感器、结构壁、操作台、处理器、应力检测组件和蜂鸣器。该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通过料件成型状态配合触点与应力数值结合料件成型情况进行对比,更直观的对冲压结果进行判断,从而对成型模板与冲压模板的质量是否符合达标提供数据参考,配合蜂鸣器预警提示,从而提升模具冲压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是否符合标准,减少应模具质量不稳定而出现的冲压成型料件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提升整体金属冲压加工效率和质量。压加工效率和质量。压加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冲压检测
,具体为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冲压过程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加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加工过程,它在数十以至数百毫秒的时间内使金属产生很大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最终将金属板料变为人们需要的各种形状,以用来完成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与轻工业等工业的零件加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一般配合液压冲床设备进行金属料件的冲压加工过程。
[0003]市场上的冲压床在进行料件的冲压成型制造过程中,其通过液压系统带动冲压模块对冲压模具内的料件进行冲压,从而产生应力变形,形成产品,而在应力冲压成型过程中,模具冲压之间的受力面不均匀则会导致所冲压成型的料件,规格不统一,存在个别变形或局部差异等现象,从而出现所制造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为此,我们提出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应力冲压成型过程中,模具冲压之间的受力面不均匀则会导致所冲压成型的料件,规格不统一,存在个别变形或局部差异等现象,从而出现所制造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包括搭载主体、衔接液压机构、冲压对位检测机构和受压应力检测机构,所述搭载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液压机构,且衔接液压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冲压对位检测机构,所述冲压对位检测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受压应力检测机构,所述受压应力检测机构包括受压模座、成型模板、模腔、滑槽、卡槽、螺栓、应力传感器、结构壁、操作台、处理器、应力检测组件和蜂鸣器,且受压模座的顶面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的两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滑槽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栓,且成型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受压模座的两端设置有结构壁,且结构壁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一侧设置有应力检测组件,且处理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蜂鸣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受压模座和结构壁与搭载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成型模板通过卡槽和螺栓与受压模座构成螺纹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应力传感器沿着受压模座顶面等距分布,且应力传感器与处理器和应力检测组件之间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搭载主体包括主框架、搭载顶板、底座、检修侧板和螺丝,且主框架的顶端设置有搭载顶板,所述主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底座,且主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检修侧板,所述检修侧板的四周设置有螺丝。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与搭载顶板和底座之间为一体式,且检修侧板通过螺丝与
主框架构成可拆卸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液压机构包括液压缸、衔接杆、定位孔、定位拴和衔接桩,且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拴,所述衔接杆的底端设置有衔接桩。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沿着冲压对位检测机构顶面两侧对称分布,且定位孔和定位拴沿着衔接杆两侧对称分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冲压对位检测机构包括衔接板、冲压模板、检测钮、触点架和检测触点,且衔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冲压模板,所述衔接板的两端设置有检测钮,且检测钮的一侧设置有触点架,所述触点架的一侧分布有检测触点。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触点与受压应力检测机构之间相连接,且检测触点沿着衔接板两端对称分布。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通过料件成型状态配合触点与应力数值结合料件成型情况进行对比,更直观的对冲压结果进行判断,从而对成型模板与冲压模板的质量是否符合达标提供数据参考,通过此结构内部的多点对应的压力检测,让操作者更精确的对料件和冲压模具状态进行判定,从而提升模具冲压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是否符合标准,减少应模具质量不稳定而出现的冲压成型料件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提升整体金属冲压加工效率和质量。
[0015]1.本专利技术,此应力检测系统中,通过主框架的顶端和底部分别与搭载顶板和底座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支撑,可通过搭载顶板提供对液压冲压结构的搭载,通过搭载顶板保持与四组液压缸的搭载连接,而底端的底座则安置有受压模座,通过顶端的液压组件与成型模组件搭载形成冲压检测结构,从而方便对料件与冲压状态提供检测空间,而此主框架一侧所安置的检修侧板则安置于操作台的外壁,其四周采用螺丝固定,检修作业时可将检修侧板四周的螺丝拧下卸除,从而便于使用者对其检修侧板拆除后,再对操作台内部的设备组件进行检修维护过程。
[0016]2.本专利技术,充冲压床应力检测系统装置在完成料件的搭载和定位后,可通过操作台控制液压缸,使得两组液压缸运作,带动底端连接的衔接桩与冲压模板对下方放置的料件进行冲压成型过程,为整体结构装置提供冲压驱动力,且每组液压缸与衔接杆的衔接长度均可调节,通过将两组定位拴螺纹拧出,将衔接杆与衔接桩在液压缸底端范围内进行上下的间距长度调节,完成调节后再使得定位孔与定位拴固定,完成安置固定,若需要测试不同的冲压模板与成型模板型号时,则可通过衔接杆和衔接桩连带着底端连接的冲压模板一同拆除替换,便于对应不同模板和料件的冲压检测,提升可调节范围和灵活性。
[0017]3.本专利技术,此衔接板本身顶端通过与两组衔接桩固定保持与整体冲压检测结构的连接,而衔接板的两端位置均等距分布有检测钮结构,检测钮与衔接板为一体结构,采用凸点样式设计,且每组检测钮的凸点位置均与检测触点对齐,每组间距相同保持一一对应,当冲压模板通过液压带动向下冲压过程时,其冲压模板底端安置的冲压模板对模腔内的料件进行冲压,此时冲压模板与成型模板贴合到位,同时与冲压模板一体的衔接板,其衔接板结构两侧检测钮与触点架位置对齐,而触点架一侧的每组等距分布的的检测触点则与检测钮对其受到按压,在冲压到位后,可根据检测触点自身与处理器CPU组件的连接,对触点的各组触发时序进行计算,若每组检测触点受到的触点接触受压时序复合设定值则代表其冲压
受到的反作用力正常复合阙值,若触点接触时序不符合超出设定值则需重新调整检测,配合底端的应力检测进行平衡调节过程,为模板的冲压成型应力数值提供参考和辅助检测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衔接液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冲压对位检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冲压对位检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冲压对位检测机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应力检测操作逻辑示意图。
[0024]图中:1、搭载主体;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包括搭载主体(1)、衔接液压机构(2)、冲压对位检测机构(3)和受压应力检测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液压机构(2),且衔接液压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冲压对位检测机构(3),所述冲压对位检测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受压应力检测机构(4),所述受压应力检测机构(4)包括受压模座(401)、成型模板(402)、模腔(403)、滑槽(404)、卡槽(405)、螺栓(406)、应力传感器(407)、结构壁(408)、操作台(409)、处理器(410)、应力检测组件(411)和蜂鸣器(412),且受压模座(401)的顶面开设有模腔(403),所述模腔(403)的两侧设置有滑槽(404),且滑槽(404)的一端设置有卡槽(405),所述滑槽(404)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栓(406),且成型模板(402)的底部设置有应力传感器(407),所述受压模座(401)的两端设置有结构壁(408),且结构壁(408)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409),且操作台(409)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410),所述处理器(410)的一侧设置有应力检测组件(411),且处理器(410)的另一侧设置有蜂鸣器(4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模座(401)和结构壁(408)与搭载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成型模板(402)通过卡槽(405)和螺栓(406)与受压模座(401)构成螺纹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传感器(407)沿着受压模座(401)顶面等距分布,且应力传感器(407)与处理器(410)和应力检测组件(411)之间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床多点应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主体(1)包括主框架(101)、搭载顶板(102)、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苏俊方淋方龙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俊鑫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