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388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为平面且贴附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底座具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上各形成有彼此对应的第一定位部;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部,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后,所述杠杆绕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的轴旋转;仿形分离杆,所述仿形分离杆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固接,所述仿形分离杆的另一端呈片状且基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分离装置,能够在拔插连接器的时候保证力度均匀性和方向一致性,保护了连接器中的公座免受损伤,避免了触摸屏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质量隐患。(*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阻及电容式触摸屏中,其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挠性印刷电 路板)通常采用连接器的方式与手机主板连接,其中的连接器分为公座和母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对所述连接器进行拔插,传统方式是直接用手对公座及 母座进行分离。由于无法对力度的均勻性及方向一致性进行控制,频繁的拔插极易造成连 接器的损坏,特别是公座的损坏,造成触摸屏在后续工作中的质量隐患。进一步的,传统方 式还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用于在拔插连接器的时候保证力 度均勻性和方向一致性。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用于对固定在操作 台上的母座和与所述母座插接的公座进行分离,所述母座与公座的插接方向垂直于所述操 作台面;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为平面且贴附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底座具有两个向 上延伸的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上各形成有彼此对应的第一定位部;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部,在第一 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后,所述杠杆绕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的轴旋转;仿形分离杆,所述仿形分离杆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固接,所述仿形分离杆的 另一端呈片状且基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具体的,所述两个支撑部相对的一面互相平行,所述杠杆位于两个支撑部之间。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圆孔。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分别位于杠杆两侧的两个圆柱形凸起。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通孔,第二定位部为杠杆上的一个通孔,所述第一定位 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一根螺钉贯穿定位。具体的,所述仿形分离杆与杠杆通过至少两根螺钉贯穿固接。优选的,所述仿形分离杆与杠杆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仿形分离杆呈片状的一端具有方形孔。优选的,所述仿形分离杆呈片状的一端为梳齿状。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还包括 还原弹簧,所述还原弹簧垂直于操作台面,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操作台和所述杠杆远离仿 形分离杆一端的下表面上。本技术的连接器分离装置,能够在拔插连接器的时候保证力度均勻性和方向一致性,保护了连接器中的公座免受损伤,避免了触摸屏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质量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器分离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杠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杠杆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沿着螺钉进行剖切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仿形分离杆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仿形分离杆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连接器分离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用于对固定在操作 台上的母座和与所述母座插接的公座进行分离,所述母座与公座的插接方向垂直于所述操 作台面。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0、杠杆20和仿形分离杆30。所述底座10的下表面为平面且贴附在操作台面上。所述操作台面可以平行于水 平面,也可以与水平面成一定倾斜角度,在操作台面非水平时,底座10的下表面需要固定 在操作台上。参见图2,所述底座10具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支撑部100,所述两个支撑部上各形成 有彼此对应的第一定位部101。所述杠杆20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也可以为图1所示的平行板条状。杠杆20的 两端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01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部201,在第一定位部101与第二定 位部201相互配合后,杠杆20可以绕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的轴旋转。所述仿形分离杆30的一端与杠杆20的一端固接,所述仿形分离杆30的另一端呈 片状且基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两个支撑部100相对的一面可以互成角度,也可以互相平行,所述杠杆20位于两 个支撑部100之间。第一定位部101和第二定位部201的配合方式具体可以为参见图2、图3,第一定 位部101为定位圆孔,第二定位部201为分别位于杠杆20两侧的两个圆柱形凸起,杠杆20 上的两个圆柱形凸起分别探入两个支撑部100上的定位圆孔中。定位圆孔可以为通孔,也 可以不穿透支撑部100,深度满足能够容纳杠杆20的圆柱形凸起。由于在第一定位部101 与第二定位部201配合后,杠杆20能够绕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的轴旋转,因此支撑部100 上的定位圆孔和杠杆20上的圆柱形凸起必然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定位部101和第二定位部201的配合方式也可以为参见图4、图5,第一定位 部101为通孔,第二定位部201为杠杆20上的一个通孔,第一定位部101和第二定位部201通过一根螺钉贯穿定位。本实施例中的螺钉,可以为直螺钉,当支撑部100上的通孔与杠杆 20上的通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所述螺钉可以为弯折适当角度的螺钉,如图6所示。所述仿形分离杆30可以与杠杆20通过至少两根螺钉贯穿固接,由于仿形分离杆 30会直接接触连接器中公座与母座的导电部分,因此,仿形分离杆30为绝缘材料,例如塑 料等,或仿形分离杆30内部为金属材料,在外表面镀有绝缘材料,杠杆20材质不受限制,可 以为金属,也可以为绝缘材料。仿形分离杆30与杠杆20也可以一体成型,那么仿形分离杆 30和杠杆20都采用绝缘材料或外表面镀有绝缘材料的金属材料。当仿形分离杆30与杠杆20通过螺钉进行固接时,在处于分离连接器的状态下,仿 形分离杆30与杠杆20连接的一端可以平行于杠杆,呈片状的一端平行于操作台面,也可以 将杠杆20与仿形分离杆30接触的一端加工形成与操作台平行的平面,整个仿形分离杆30 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了在分离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时,分离连接器的力度更均勻,优选在所述仿形 分离杆30的呈片状的一端形成有方形孔(参见图7)。所述方形孔可以环绕在母座的导电 端面周围。当需要对公座和母座分离时,操作人员按压杠杆20远离仿形分离杆30的一端, 则方形孔的四周可以均勻的将公座从母座分离,避免公座损伤。所述仿形分离杆30呈片状的一端也可以为梳齿状(参见图8),具体采用的梳齿数 量以及梳齿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分离的连接器的形状来确定。仿形分离杆30的梳齿状结 构在分离连接器时能够将连接器公座上的多个金手指均勻的撬起,保护公座免受损伤。当底座10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时,如图9所示,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 优选还包括还原弹簧40,所述还原弹簧40垂直于操作台面,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操作台和 杠杆20远离仿形分离杆30 —端的下表面上。还原弹簧40可以在对一个连接器分离完成 后,自动将仿形分离杆30和杠杆20回归原位,便于下一个待测试器件公座的插接测试。本技术的连接器分离装置,能够在拔插连接器的时候保证力度均勻性和方向 一致性,保护了连接器中的公座免受损伤,避免了触摸屏在后续工作中出现质量隐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用于对固定在操作台上的母座和与所述母座插接的公座进行分离,所述母座与公座的插接方向垂直于所述操作台面;所述连接器分离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为平面且贴附在所述操作台面上,所述底座具有两个向上延伸的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上各形成有彼此对应的第一定位部;  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部,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后,所述杠杆绕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的轴旋转;  仿形分离杆,所述仿形分离杆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固接,所述仿形分离杆的另一端呈片状且基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朱景河何会楼何基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