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37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柱,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上支撑板、连接板以及固定板,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布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表面与支撑柱两侧表面紧密贴合,且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支撑柱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一侧设有上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一侧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一端与连接板两端连接,该钢结构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在横梁一端顶部与底部设置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通过多块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对横梁一端进行上下支撑,有利于加强横梁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在横梁两侧设置有支撑块有利于对横梁两侧进行结构支撑。于对横梁两侧进行结构支撑。于对横梁两侧进行结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梁柱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梁柱。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梁柱具有自重轻、强度高的优点,因此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941298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柱,包括钢柱和连接在钢柱上的钢梁,所述钢梁包括相互平行的面板和底板,所述面板和底板间设有垂直于面板的中间板,所述钢柱上设有与钢梁连接的角钢,所述角钢设有两组,虽然该梁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由于角钢呈直角状设置,当钢梁另一端失去支撑或上下晃动时,角钢很容易受钢梁影响产生形变,同时连接板与钢柱之间连接处同样没有支撑,当钢梁左右摆动时连接板与钢柱之间连接处极其容易裂开,导致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梁柱,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结构梁柱,包括支撑柱、上支撑板、连接板以及固定板,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布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表面与支撑柱两侧表面紧密贴合,且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支撑柱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一侧设有上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底部一侧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一端与连接板两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另一端与底板表面焊接,所述底板两端开设有孔槽,且孔槽内部设有第二螺栓,所述底板通过第二螺栓与横梁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呈对称分布于支撑柱两侧,所横梁呈工字形状设置,所述横梁两侧通过第三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一端与连接板表面焊接。
>[000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两端呈直角状,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底板之间分布有三个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形状一致,且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呈上下对称状分布,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一侧表面呈坡状,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另一侧与连接板焊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底板和连接板两端焊接,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与底板和连接板焊接处两侧呈倒角状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两侧表面凹槽内部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由上到下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横隔板两端与支撑柱焊接,所述横隔板与支撑柱焊接处顶部与底部呈倒角状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和底部与底板之间存在间隙,且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与连接板焊接处由上到下等间距分布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分别与连接板和固定板焊接。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梁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该一种钢结构梁柱,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该钢结构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在横梁一端顶部与底部设置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通过多块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对横梁一端进行上下支撑,有利于加强横梁一端与支撑柱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在横梁两侧设置有支撑块有利于对横梁两侧进行结构支撑,解决了现有钢结构的由于角钢呈直角状设置,当钢梁另一端失去支撑或上下晃动时,角钢很容易受钢梁影响产生形变,同时连接板与钢柱之间连接处同样没有支撑,当钢梁左右摆动时连接板与钢柱之间连接处极其容易裂开,导致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横梁与底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上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横隔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支撑柱;2、横梁;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横隔板;6、连接板;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第三螺栓;10、固定板;11、支撑块;1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梁柱,包括支撑柱1、上支撑板3、连接板6以及固定板10,所述支撑柱1两侧分布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一侧表面与支撑柱1两侧表面紧密贴合,且连接板6通过第一螺栓7与支撑柱1连接,所述连接板6顶部一侧设有上支撑板3,所述连接板6底部一侧设有下支撑板4,所述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一端与连接板6两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另一端与底板12表面焊接,所述底板12两端开设有孔槽,且孔槽内部设有第二螺栓8,所述底板12通过第二螺栓8与横梁2一端连接,所述横梁2呈对称分布于支撑柱1两侧,所横梁2呈工字形状设置,所述横梁2两侧通过第三螺栓9与固定板10连接,所述固定板10一端与连接板6表面焊接,该钢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连接板6通过第一螺栓7与支撑柱1两侧进行连接,进而将横梁2一端插入到两块固定板10之间,通过第二螺栓8将横梁2与底板12进行连接便完成安装,通过在横梁2一端顶部与底部设置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通过多块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对横梁2一端进行上下支撑,有利于加强横梁2一端与支撑柱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在横梁2两侧设置有支撑块11有利于对横梁2两侧进行结构支撑,解决了现有钢结构的由于角钢呈直角状设置,当钢梁另一端失去支撑或上下晃动时,角钢很容易受钢梁影响产生形变,同时连接板6与钢柱之间连接处同样没有支撑,当钢梁左右摆动时连接板6与钢柱之间连接处极其容易裂开,导致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0020]如图2、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6两端呈直角状,所
述连接板6一端与底板12之间分布有三个上支撑板3,所述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形状一致,且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呈上下对称状分布,所述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一侧表面呈坡状,所述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另一侧与连接板6焊接,所述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底板12和连接板6两端焊接,所述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与底板12和连接板6焊接处两侧呈倒角状设置,通过支撑板的坡状结构有利于使横梁2上下摆动时进行支撑,有利于减小连接件产生形变的幅度。
[0021]如图2、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1两侧表面凹槽内部设有横隔板5,所述横隔板5由上到下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横隔板5两端与支撑柱1焊接,所述横隔板5与支撑柱1焊接处顶部与底部呈倒角状设置,当横梁2受到垂直方向的力时会传递到与支撑柱1连接柱,通过横隔板5有利于对连接处的支撑柱1结构进行加强,进而有利于避免支撑柱1断裂。
[0022]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10顶部和底部与底板12之间存在间隙,且两个所述固定板10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固定板10顶部和底部与底板12之间间隙有利于将横梁2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上支撑板(3)、连接板(6)以及固定板(10),所述支撑柱(1)两侧分布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一侧表面与支撑柱(1)两侧表面紧密贴合,且连接板(6)通过第一螺栓(7)与支撑柱(1)连接,所述连接板(6)顶部一侧设有上支撑板(3),所述连接板(6)底部一侧设有下支撑板(4),所述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一端与连接板(6)两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另一端与底板(12)表面焊接,所述底板(12)两端开设有孔槽,且孔槽内部设有第二螺栓(8),所述底板(12)通过第二螺栓(8)与横梁(2)一端连接,所述横梁(2)呈对称分布于支撑柱(1)两侧,所横梁(2)呈工字形状设置,所述横梁(2)两侧通过第三螺栓(9)与固定板(10)连接,所述固定板(10)一端与连接板(6)表面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结构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两端呈直角状,所述连接板(6)一端与底板(12)之间分布有三个上支撑板(3),所述上支撑板(3)与下支撑板(4)形状一致,且上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庭祁鹏梁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