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焊系统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
[0003]车体轻量化已经逐渐成为新一代轨道交通车辆的必然选择
。
随着铝合金
、
钛合金
、
复合材料等轻质高强车体材料在轨道车辆中的不断应用,实现非金属材料如复合材料
、
钛合金
、
铝合金等高强轻量化材料的混合应用已成为新一代轨道交通车辆发展的重要趋势
。
然而,轻量化构件在车体装配过程中必须依赖点连接技术,目前轨道列车体装配广泛采用预制孔拉铆工艺
。
预制孔拉铆工艺依靠拉铆枪拉伸钉杆挤压钉套产生塑性变形,通过变形部分将基材夹紧从而实现可靠性连接
。
虽然拉铆接头具有夹紧力大
、
静态抗剪强度高
、 />动态疲劳性能优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铆钉盖和空心的铆钉体,铆钉盖与铆钉体连接,铆钉体远离铆钉盖的一端设置楔形锥角,铆钉盖远离铆钉体的一侧设有旋转驱动结构,铆钉体内部空心处形成空腔以利于在铆焊过程中容纳熔化的非金属材料,铆钉体空腔的容积为
V
cavity
=
k*V
shank
,其中
V
shank
为铆钉体实心部分的体积,
k
为比例系数,取
1.1
‑
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盖的周侧朝向所述铆钉体方向弯折,铆钉盖周侧与铆钉体之间设置凹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盖非与所述铆钉体接触侧设置凹槽结构和
\
或凸点结构,凹槽结构
、
凸点结构为微米级,以使得铆钉盖部分侧与非金属材料表面形成微机械嵌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盖靠近所述铆钉体的一侧设有沿周向分布的若干辐条结构,以避免铆钉压入非金属材料表面后产生扭转松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盖远离所述铆钉体的一侧中心为平面,所述旋转驱动结构位于铆钉盖远离所述铆钉体的一侧的周侧,旋转驱动结构为中心对称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有向齿形口,相邻两齿形口之间设置凸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口包括两个相交的平面,其中一个平面与所述铆钉盖上表面垂直,用于承受周向扭矩,另一个平面从铆钉盖上表面向下端倾斜,用于动态啮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锥角的顶点位于所述铆钉体内壁和外壁之间,锥角为
60
°
~
150
°
。8.
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辉,林森,陈燕荣,李刚卿,方喜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