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97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micro

LED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
micro

LED
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射频通信不能满足广泛增长的数据需求的背景之下,可见光通信
(VLC)
因其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

安全绿色

高速

低干扰等优势,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由于
micro

LED
阵列具有高光电调制带宽

电流密度高

可并行驱动等优势,成为
VLC
系统光源部分的重点选择

[0003]在
VLC
系统中,光源光功率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调制带宽,光功率决定了通信链路的传输距离,不足够大的光功率会导致接收端信噪比低

信号失真,进而增大误码率

降低通信速率

虽然随着芯片尺寸的减低,电流密度效率增大,载流子寿命降低,
VLC
系统的调制带宽得以增加,但尺寸缩小造成有源区面积大大减小,光功率降低

因此,兼顾高调制带宽和高光功率输出不仅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更是实现高数据率的必经之路

[0004]传统小尺寸的
micro

LED
阵列光源在提升调制带宽方面仍有可改进之处,如制备
micro

LED
中的刻蚀工艺所引起的侧壁损伤可形成载流子非辐射中心,引起复合速率的降低

且其多以牺牲光功率为代价来提高调制带宽,同时由于阵列单元的紧密排列,部分出光受到阻挡,且光源整体散热性能较差,热量的产生容易引起器件通信性能下降甚至器件损坏,进而影响整个
VLC
系统的传输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
micro

LED
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
micro

LED
阵列,所述的
micro

LED
阵列为自上而下包括
GaN

LED
外延
、p
型电极层

反射层

绝缘层

连接层以及衬底组成的垂直通孔结构;
GaN

LED
外延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
n

GaN

、n
型电极层
、MQW
量子阱层

高阻抗互补电极
CE

、p

GaN
层;
micro

LED
阵列采用共阴极设计将所有单元的
n
型电极彼此连接作为公共阴极,实现阵列芯片的并联;
[0008]所述
n

GaN
层的厚度
a
为2μ
m
~4μ
m
,其掺杂类型为
Si
掺杂,掺杂浓度为1×
10
18
~2×
10
19
cm
‑3;
MQW
量子阱层为
InGaN
量子阱层的
In
组分为
0.1

0.35

InGaN/GaN
多量子阱结构,其厚度
b

27

105nm
,周期为3~5,单个周期中,单层量子垒的厚度
b1
为6~
12nm
;单层量子阱的厚度
b2
为3~
5nm

b2<b1

p

GaN
层的厚度
c

50

500nm
,其掺杂类型为
Mg
掺杂,掺杂浓度为1×
10
19
~2×
10
20
cm
‑3;
[0009]所述
InGaN
量子阱层的
In
组分为
0.1

0.35
,实现可见光中的蓝绿光波段发光;
[0010]所述
GaN

LED
外延芯片层呈截面为正梯形的圆台状,圆台下直径
d1为
30
μ
m

100
μ
m
,上直径
d2为
15
μ
m

80
μ
m

n
型电极的直径
d3为
10
μ
m

60
μ
m

d3<d2<d1;
GaN

LED
外延芯片层通过键合的方式使得金属连接层嵌入外延芯片内部,与通孔内的
n
型电极相连接;
[0011]所述
GaN

LED
外延芯片层的通孔直径为
10
μ
m

60
μ
m
,通孔深度小于
a+b+c,
,且大于
b+c

[0012]所述高阻抗互补电极
CE
层的厚度小于
p

GaN
层的厚度,选用半导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一种,其中半导体材料为
SiO2、Si3N4的一种,复合材料由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构成的;其沉积于
p

GaN
与反射层之间,以限制
n
型电极

金属连接层和绝缘层下方的区域,阻止电流通过;
CE
层的设置使得电流拥挤再次得到缓解,出光率与调制带宽得到进一步提高;
[0013]所述绝缘层选用绝缘材料
SiO2、Si3N4、PCB
的一种,厚度为
60

150nm
;沉积于金属连接层周围,起到隔绝
n
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面向可见光通信的
micro

LED
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micro

LED
阵列为自上而下包括
GaN

LED
外延芯片层
、p
型电极层

反射层

绝缘层

连接层以及衬底组成的垂直通孔结构;其中
GaN

LED
外延芯片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
n

GaN

、n
型电极层
、MQW
量子阱层

高阻抗互补电极
CE

、p

GaN
层,
micro

LED
阵列采用共阴极设计将所有单元的
n
型电极彼此连接作为公共阴极,实现阵列芯片的并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Micro

LED
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n
型电极选用
Ti/Al/Ni/Ag、Ti/Ag、Ti/Ni
复合金属材料中的一种,厚度为
180

350nm

p
型电极选用金属材料
Ti/Al/Ni/Ag、Ti/Ag、Ti/Ni、Ni/Ag
中的一种,其厚度为
60

200n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Micro

LED
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
GaN

LED
外延芯片层呈截面为正梯形的圆台状,圆台下直径
d1为
30
μ
m

100
μ
m
,上直径
d2为
15
μ
m

80
μ
m

n
型电极的直径
d3为
10
μ
m

60
μ
m

d3<d2<d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Micro

LED
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n

GaN
层的厚度
a
为2μ
m
~4μ
m
,其掺杂类型为
Si
掺杂,掺杂浓度为1×
10
18
~2×
10
19
cm
‑3;
MQW
量子阱层为
InGaN
量子阱层的
In
组分为
0.1

0.35

InGaN/GaN
多量子阱结构,其厚度
b

27

105nm
,周期为3~5,单个周期中,单层量子垒的厚度
b1
为6~
12nm
;单层量子阱的厚度
b2
为3~
5nm

b2<b1

p

GaN
层的厚度
c

50

500nm
,其掺杂类型为
Mg
掺杂,掺杂浓度为1×
10
19
~2×
10
20
cm
‑3。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以安林静静毛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如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