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78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适用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先进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

导弹卫星

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复合材料预制体的成形要求日益严苛

目前预制体大多采用单工艺成形,成形结构单一,这决定了复合材料预制体性能的单一,难以满足当前复合材料的多功能应用需求,因此实现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成形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决定了预制体的成形需由单一成形工艺逐渐向多工艺复合的方向发展,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复合实现预制体的分区域多功能成形;此外,对于不规则结构的复杂形状预制体,采用单一工艺成形时较为复杂,难以实现近净成形,材料冗余较多,成形时间长,因此,如何通过多工艺复合实现预制体的一体化成形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以整体织物为基体,通过针刺工艺的局部区域补强,能够有效实现复杂结构预制体的分区域一体化成形,为复杂结构预制体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形方法;通过对基体织造工艺

织造材料

织造工艺参数和各局部补强区域针刺材料

针刺工艺参数的调节,能够实现预制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成形;此外,采用多工艺复合缩短了预制体的制造周期

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该方法将预制体划分为整体基体区域和局部补强区域,以整体织物为基体,采用针刺工艺实现局部区域补强,配合浅层缝合或整体缝合工艺提高预制体的层间结合能力,通过对基体织造工艺

织造材料

织造工艺参数和各局部补强区域针刺材料

针刺工艺参数的调节,实现了复杂结构复合材料预制体的高精度快速成形

[0005]⒈
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6]①
依据构件的应用需求确定预制体的结构设计方案;
[0007]②
根据设计的结构将样件划分为整体基体区域
(2)
和各局部补强区域
(1)

[0008]③
将整体基体的形状进行近似处理,确定整体基体区域
(2)
的仿形尺寸和形状;
[0009]④
将各局部补强区域的尺寸进行近似处理获得各局部补强区域
(1)
的仿形尺寸及形状;
[0010]⑤
结合整体基体区域
(2)
的性能要求确定织物成形工艺,选择织物的织造材料和织造成形工艺参数,并进行整体织造成形;
[0011]⑥
依据各局部补强区域
(1)
的性能要求分别确定不同局部补强区域的针刺成形材料和针刺成形工艺参数;
[0012]⑦
根据各局部补强区域仿形尺寸

形状

材料以及针刺工艺参数要求,按比例裁剪
纤维布和纤维毡;
[0013]⑧
按照各局部补强区域针刺材料及针刺工艺参数要求,进行各局部补强区域的针刺成形直至补强区域针刺完成,通过针刺引入
Z
向纤维,使各局部补强区域布毡叠层
(3)
与整体基体区域
z
向结合,得到最终的整体基体织造

局部区域针刺补强的三维预制体

[0014]⒉
所述的整体基体区域的划分受构件整体基体区域整体织造的工艺约束,尽可能保证整体基体区域形状是规则结构,便于整体基体织物的成形

[0015]⒊
所述的整体基体织物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编织

机织

针织结构

[0016]⒋
所述的整体基体织物的各方向纤维密度

纤维体积分数等参数可以根据构件的性能要求进行调节

[0017]⒌
所述的各局部补强区域的划分根据构件的性能需求确定,不同的局部补强区域可以选择不同的纤维布

纤维毡材料及其比例

[0018]⒍
所述的各局部补强区域所需纤维布和纤维毡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

碳化硅

玻璃

芳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9]⒎
所述的局部补强区域成形之前,可以先在基体织物上铺放部分布毡后使用整根缝合纤维
(4)
浅层缝合,再进行局部补强区域针刺成形

[0020]⒏
所述的局部补强区域力学性能要求较高且区域面积较小时,可以采用针刺加整体缝合的工艺实现增强

[0021]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利用针刺工艺实现对织物的局部区域补强,能够快速成形复杂结构预制体,解决异形件成形困难的问题;针刺工艺的区域化应用使得多工艺复合简单化,降低工艺复合成本,同时,分区域近净成形能够有效提高预制体的织造精度,提高成形效率;此外,基体织造工艺

织造材料

织造工艺参数和各局部补强区域针刺材料

针刺工艺参数各等复合工艺可根据应用需求随时调整,能够确保预制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成形,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0023]图1表示样件的结构区域划分;
[0024]图2表示针刺与浅层缝合补强方法;
[0025]图3表示针刺与整体缝合补强方法;
[0026]图中:
1—
局部补强区域;
2—
整体基体区域;
3—
布毡叠层;
4—
缝合纤维;
5—
针刺纤维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9]A、
依据构件的应用需求确定预制体的结构设计方案;
[0030]B、
根据设计的结构将样件划分为整体基体区域
(2)
和局部补强区域
(1)

[0031]C、
将整体基体的形状进行近似处理,确定整体基体区域
(2)

300mm
×
100mm
×
10mm
的长方体结构;
[0032]D、
将各局部补强区域的尺寸进行近似处理获得各局部补强区域
(1)

100m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体局部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依据构件的应用需求确定预制体的结构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的结构将样件划分为整体基体区域
(2)
和各局部补强区域
(1)


将整体基体的形状进行近似处理,确定整体基体区域
(2)
的仿形尺寸和形状;

将各局部补强区域的尺寸进行近似处理获得各局部补强区域
(1)
的仿形尺寸及形状;

结合整体基体区域
(2)
的性能要求确定织物成形工艺,选择织物的织造材料和织造成形工艺参数,并进行整体织造成形;

依据各局部补强区域
(1)
的性能要求分别确定不同局部补强区域的针刺成形材料和针刺成形工艺参数;

根据各局部补强区域仿形尺寸

形状

材料以及针刺工艺参数要求,按比例裁剪纤维布和纤维毡;

按照各局部补强区域针刺材料及针刺工艺参数要求,进行各局部补强区域的针刺成形直至补强区域针刺完成,通过针刺引入
Z
向纤维,使各局部补强区域布毡叠层
(3)
与整体基体区域
z
向结合,得到最终的整体基体织造

局部区域针刺补强的三维预制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艺复合的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李浩然吴晓川张克旭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