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显示器的显示电路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68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一显示器的显示电路及显示器。显示器包含一栅极驱动装置、一数据驱动装置以及显示电路。显示电路具有至少一显示单元,其具有四个像素。各像素具有二个子像素,而各个子像素具有一晶体管并耦合至一个像素电极。各像素的二子像素的晶体管透过串接方式电性连接至数据驱动装置。各像素的二子像素的晶体管分别电性连接至栅极驱动装置,以接受栅极驱动装置的信号,其中栅极驱动装置的信号是作为是否接受由数据驱动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信号的开关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利用将各像素的二子像素串接以接收同一数据电压,并配合像素排列方式以及数据线与栅极线与像素的连接关系,减少了整体所需的数据线数目,降低了电子显示器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用于一显示器的显示电路及显示器,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是将二个子像素串接,以透过单一数据线接受由一数据驱动装置所提供的数据电压,使得 显示电路整体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减少为现有显示电路的一半。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显示科技的进步,各式电子显示器大量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且其显示质 量也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电子显示器是通过控制排列成矩阵型式的多个显示单元来呈 现影像,其中各像素都具有一晶体管及一像素电极。各像素的晶体管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数 据线以接收一数据电压,并将数据电压传导至像素电极,以使像素发光。 由于现今电子显示器的尺寸越做越大,为使呈现的影像保有精确及细致的显示质 量,显示器内部的像素数量,便需与电子显示器的尺寸呈正比。相应地,便需具有大量的数 据线以提供数据电压给各个像素。如此一来,大尺寸的电子显示器即存在着耗电量大的缺 点。 因此,如何降低电子显示器的耗电量,并同时维持其显示质量,进而提升电子显示 器的市场价值,为还需达成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电 路。显示电路利用将各像素的二子像素串接以接收同一数据电压,并配合像素排列方式以 及数据线与栅极线与像素的连接关系,减少整体所需的数据线数目,进而降低电子显示器 的耗电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包含一种显示电路、一栅极驱动装置以 及一数据驱动装置。栅极驱动装置用以产生复数个栅极信号,数据驱动装置则用以产生复 数个数据信号,其中这些栅极信号包含一第一栅极信号、一第二栅极信号及一第三栅极信 号,这些数据信号包含一第一数据信号、一第二数据信号及一第三数据信号。 此种显示电路包含一第一栅极线、一第二栅极线、一第三栅极线、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数据线以及至少一显示单元。第一栅极线沿一行(row)方向设置且 电性连接栅极驱动装置,用以接收第一栅极信号。第二栅极线沿行方向平行设置于第一栅 极线的下方且电性连接栅极驱动装置,用以接收第二栅极信号。第三栅极线沿行方向平行 设置,且位于第二栅极线的下方,第三栅极线电性连接栅极驱动装置,用以接收第三栅极信 号。第一数据线,沿一与行方向垂直的列(column)方向设置且电性连接数据驱动装置,用 以接收第一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沿列方向平行设置于第一数据线的左侧且电性连接数 据驱动装置,用以接收第二数据信号,其中第二数据信号的极性系与第一数据信号的极性 相反。第三数据线,沿列方向平行设置于第二数据线的左侧且电性连接数据驱动装置,用以 接收一第三数据信号,其中第三数据信号的极性与第二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且与第一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同。 另外,显示单元包含一第一像素(pixel)、一第二像素、一第三像素以及一第四像 素。第一像素包含一第IA子像素(sub-pixel)以及一第1B子像素,第IA子像素包含一第 1A晶体管(transistor),第1A晶体管包含一第1A栅极(gate)、一第1A源极(source)以 及一第IA漏极(drain),第IB子像素包含一第IB晶体管,第IB晶体管包含一第IB栅极、 一第1B源极以及一第1B漏极,其中第1A子像素沿着行方向设置于第IB子像素的左侧,第 1A源极耦合至第一数据线,第1A栅极耦合至第二栅极线,第1A漏极与第IB源极耦合,第 IB栅极耦合至第一栅极线。 第二像素沿着行方向设置于第一像素的左侧,其包含一第2A子像素以及一第2B 子像素,第2A子像素包含一第2A晶体管,第2A晶体管包含一第2A栅极、一第2A源极以及 一第2A漏极,第2B子像素包含一第2B晶体管,第2B晶体管包含一第2B栅极、一第2B源 极以及一第2B漏极,其中第2A子像素沿着列方向设置于第2B子像素的右侧,第2A源极耦 合至第二数据线,第2A栅极耦合至第二栅极线,第2A漏极与第2B源极耦合,第2B栅极耦 合至第一栅极线。 第三像素沿着列方向设置于第一像素的下方,其包含一第3A子像素及第3B子像 素,第3A子像素包含一第3A晶体管,第3A晶体管包含一第3A栅极、一第3A源极以及一第 3A漏极,第3B子像素包含一第3B晶体管,第3B晶体管包含一第3B栅极、一第3B源极以及 一第3B漏极,其中第3A子像素沿着行方向设置于第3B子像素的右侧,第3A源极耦合至第 二数据线,第3A栅极耦合至第三栅极线,第3A漏极与第3B源极耦合,第3B栅极耦合至第 二栅极线。 第四像素沿着行方向设置于第三像素的左侧,并沿着列方向设置于第二像素的下 方,其包含一第4A子像素以及一第4B子像素,第4A子像素包含一第4A晶体管,第4A晶体 管包含一第4A栅极、一第4A源极以及一第4A漏极,第4B子像素包含一第4B晶体管,第4B 晶体管包含一第4B栅极、一第4B源极以及一第4B漏极,其中第4A子像素沿着行方向设置 于第4B子像素的左侧,第4A源极耦合至第三数据线,第4A栅极耦合至第三栅极线,第4A 漏极与第4B源极耦合,第4B栅极耦合至第二栅极线。 为达前述目的,显示器也可包含另一种显示电路。此显示电路包含一第一栅极线、一第二栅极线、一第一数据线以及一第一像素。栅极线是沿一行(row)方向相邻且平行设置,数据线则沿与所述行方向垂直的列(column)方向设置。第一像素包含一第1A子像素及一第1B子像素。1A子像素包含一第一开关以及一第一像素电极,且第一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一开关的所述控制端耦合于第二栅极线,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合于第一数据线,且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合于第一像素电极。第1B子像素包含一第二开关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极,且第二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合于第一栅极线,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合于第一像素电极,且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合于第二像素电极,并且第二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数据线之间。 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利用将各像素的二子像素串接以接收同一数据电压,并配合像素排列方式以及数据线与栅极线与像素的连接关系,减少了整体所需的数据线数目,进而降低了电子显示器的耗电量。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 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显示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的一栅极电压波形; 图4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的另一栅极电压波形; 图5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的又一栅极电压波形; 图6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电路的再一栅极电压波形; 图7A为描绘本专利技术的各子像素的像素电极的极性;以及 图7B为描绘本专利技术的各子像素的像素电极的亮度表现。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显示器11 :栅极驱动装置 13:显示电路 15:数据驱动装置 135 :显示单元135a :第一像素 135b :第二像素135c :第三像素 135d:第四像素 1A:子像素 1A1 :晶体管lAls :源极 1Alg :栅极1Ald :漏极 1A3:像素电极 IB:子像素 1B1 :晶体管lBls :源极 lBlg :栅极lBld :漏极 1B3:像素电极 2A:子像素 2A1 :晶体管2Als :源极 2Al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一显示器的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含所述显示电路、一栅极驱动装置以及一数据驱动装置,所述栅极驱动装置用以产生复数个栅极信号,所述数据驱动装置用以产生复数个数据信号,所述栅极信号包含一第一栅极信号、一第二栅极信号及一第三栅极信号,所述数据信号包含一第一数据信号、一第二数据信号及一第三数据信号,所述显示电路包含:一第一栅极线,沿一行方向设置,且电性连接所述栅极驱动装置,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栅极信号;一第二栅极线,沿所述行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线的下方,且电性连接所述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3B子像素的右侧,所述第3A源极耦合至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3A栅极耦合至所述第三栅极线,所述第3A漏极与所述第3B源极耦合,所述第3B栅极耦合至所述第二栅极线;以及一第四像素,沿着所述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像素的左侧及沿着所述列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像素的下方,包含一第4A子像素以及一第4B子像素,所述第4A子像素包含一第4A晶体管,所述第4A晶体管包含一第4A栅极、一第4A源极以及一第4A漏极,所述第4B子像素包含一第4B晶体管,所述第4B晶体管包含一第4B栅极、一第4B源极以及一第4B漏极,其中所述第4A子像素沿着所述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4B子像素的左侧,所述第4A源极耦合至所述第三数据线,所述第4A栅极耦合至所述第三栅极线,所述第4A漏极与所述第4B源极耦合,所述第4B栅极耦合至所述第二栅极线。所述栅极驱动装置,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栅极信号;一第三栅极线,沿所述行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线的下方,且电性连接所述栅极驱动装置,用以接收所述第三栅极信号;一第一数据线,沿一与所述行方向垂直的列方向设置,且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驱动装置,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一第二数据线,沿所述列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的左侧,且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驱动装置,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一第三数据线,沿所述列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的左侧,且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驱动装置,用以接收一第三数据信号,所述第三数据信号的极性与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且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同;以及至少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含:一第一像素,包含一第1A子像素以及一第1B子像素,所述第1A子像素包含一第1A晶体管,所述第1A晶体管包含一第1A栅极、一第1A源极以及一第1A漏极,所述第1B子像素包含一第1B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昭良郭峻廷陈耿铭蔡育铮洪集茂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