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39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包括提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密封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在长途运输中,为了保证内部零部件一直处于润滑状态,厂家都会在变速器内加入适量的润滑油,以防止变速器内部零部件生锈,但是,变速器在带油运输过程中,差速器油封堵头需要承受润滑油的震荡冲击以及变速器受到的振动,而传统的差速器油封堵头不具备耐冲击

抗振动的功能,长途运输过程中,油封堵头容易破损,从而导致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

耐振动的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包括提手

防尘定位盖

密封段轴颈

定位段轴颈

防松弹性卡子,所述定位段轴颈与防松弹性卡子之间设有中间隔层,所述防尘定位盖

密封段轴颈

定位段轴颈的内壁与中间隔层的一端形成第一空腔,防松弹性卡子的内壁与中间隔层的另一端形成第二空腔,提手位于第一空腔内,且提手的一端与中间隔层连接,提手的另一端延伸至防尘定位盖外,所述提手

防尘定位盖

密封段轴颈

定位段轴颈

防松弹性卡子

中间隔层为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防尘定位盖轴向端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与油封安装孔位置的箱体端面抵顶,翻边结构与密封段轴颈的外周面以及油封形成第三空腔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段轴颈呈圆柱形,密封段轴颈与油封防尘唇口过盈配合,定位段轴颈呈圆柱形,定位段轴颈与差速器内孔过渡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防松弹性卡子的周面上设有半圆型凸筋,半圆型凸筋与差速器半轴齿轮端面的止口过盈配合,所述防松弹性卡子的轴向端还设有十字开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到防尘定位盖外的提手上设有防滑凸台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提手

防尘定位盖

密封段轴颈

定位段轴颈

防松弹性卡子

中间隔层均为
PE
材料制成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造价低廉,可以根据变速器实际结构

尺寸设计不同尺寸的油封堵头,能够可靠的实现非自密封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密封功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的剖视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与变速器带的差速器的配合示意图

[0013]图4为防松弹性卡子开槽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标记:提手1,防滑凸台1‑1,防尘定位盖2,翻边结构2‑1,密封段轴颈3,定位段轴颈4,防松弹性卡子5,半圆型凸筋5‑1,十字开槽5‑2,中间隔层6,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8,第三空腔9,半轴齿轮止口
10
,差速器壳体内孔
11
,变速器箱体端面
12
,油封防尘唇口
13
,差速器油封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包括提手
1、
防尘定位盖
2、
密封段轴颈
3、
定位段轴颈
4、
防松弹性卡子5,所述定位段轴颈4与防松弹性卡子5之间设有中间隔层6,所述防尘定位盖
2、
密封段轴颈
3、
定位段轴颈4的内壁与中间隔层6的一端形成第一空腔7,防松弹性卡子5的内壁与中间隔层6的另一端形成第二空腔8,提手1位于第一空腔7内,且提手1的一端与中间隔层6连接,提手1的另一端延伸至防尘定位盖2外,所述提手
1、
防尘定位盖
2、
密封段轴颈
3、
定位段轴颈
4、
防松弹性卡子
5、
中间隔层6为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防尘定位盖2轴向端设有翻边结构2‑1,翻边结构2‑1与油封安装孔位置的箱体端面抵顶,翻边结构2‑1与密封段轴颈3的外周面以及油封形成第三空腔
8。
[0017]具体地,在使用该油封堵头时,手持油封堵头的提手1或者防尘定位盖2,将油封堵头的防松弹性卡子5对准变速器壳体的油封孔,并将防松弹性卡子5插入至减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油封
14
中,直至防尘定位盖2的翻边结构2‑1与变速器箱体端面
12
接触后,则表示装配到位

[0018]翻边结构2‑1的端面与油封安装孔位置的变速器箱体端面
12
接触,防止灰尘

杂质进入油封防尘唇口
13
,其中,防尘定位盖
2、
密封段轴颈
3、
定位段轴颈4的内壁与中间隔层6的一端形成第一空腔7,防松弹性卡子5的内壁与中间隔层6的另一端形成第二空腔8,第一空腔7和第二空腔8使得整个油封堵头更具弹性,在插入到减速器壳体内的差速器油封
14
中时更方便

[0019]在本实施方案中,密封段轴颈3与油封防尘唇口
13
过盈配合,密封段轴颈3外圆尺寸取油封能够配合的轴径尺寸最大值,以弥补注塑件冷却收缩造成的轴径失圆误差

[0020]具体地,所述密封段轴颈3呈圆柱形,密封段轴颈3与油封防尘唇口
13
过盈配合,用于密封润滑油,定位段轴颈4呈圆柱形,定位段轴颈4与差速器内孔
14
过渡配合,用于整个油封堵头的径向定位,防止油封堵头径向偏摆过大,破坏油封防尘唇口
13。
[0021]所述防松弹性卡子5的周面上设有半圆型凸筋5‑1,半圆型凸筋5‑1与差速器的半轴齿轮止口
10
过盈配合,防止堵头装配到位后脱出,所述防松弹性卡子5的轴向端还设有十字开槽5‑2,十字开槽5‑2使得半圆型凸筋5‑1具备一定的压缩和回弹功能

[0022]本实施方案中,十字开槽5‑2的形状优先设置为“十”字型,而十字开槽5‑2并不仅限于“十”字结构,可根据对于油封堵头拔出力的要求调整开槽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变速器带油长途运输的差速器油封堵头,包括提手(1)

防尘定位盖(2)

密封段轴颈(3)

定位段轴颈(4)

防松弹性卡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段轴颈(4)与防松弹性卡子(5)之间设有中间隔层(6),所述防尘定位盖(2)

密封段轴颈(3)

定位段轴颈(4)的内壁与中间隔层(6)的一端形成第一空腔(7),防松弹性卡子(5)的内壁与中间隔层(6)的另一端形成第二空腔(8),提手(1)位于第一空腔(7)内,且提手(1)的一端与中间隔层(6)连接,提手(1)的另一端延伸至防尘定位盖(2)外,所述提手(1)

防尘定位盖(2)

密封段轴颈(3)

定位段轴颈(4)

防松弹性卡子(5)

中间隔层(6)为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防尘定位盖(2)轴向端设有翻边结构(2‑1),翻边结构(2‑1)与油封安装孔位置的箱体端面抵顶,翻边结构(2‑1)与密封段轴颈(3)的外周面以及油封形成第三空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波罗会兵陈兵仇勇罗曦刘自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