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256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3
本文提供了从造血谱系的细胞中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0001]序列表
[0002]本申请包含序列表,所述序列表已经以
ASCII
格式电子递交并且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所述
ASCII
副本创建于
2022
年3月
23
日,名为
025450_WO014_SL.txt
,大小为
62,969
字节

[0003]专利技术背景
[0004]细胞疗法为治疗多种疾病和病症提供了巨大的希望

在细胞疗法中,自体或同种异体细胞被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换或修复可能由多种医疗病症引起的有缺陷或受损的组织或细胞,所述医疗病症包括遗传性病症

癌症

神经系统疾病

心脏病或眼睛相关的问题

多能干细胞对于细胞治疗特别有用,包括从体细胞产生的多能干细胞
。K.Takahashi

S.Yamanaka
的开创性工作表明,用表达四种重编程转录因子
Oct3/4、Klf4、Sox2

c

Myc
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可诱导多能干细胞
(Cell(2006)126:663

76)。
然而,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导致所述宿主基因组中的插入突变,因此它们不是临床环境中使用的理想载体

[0005]因此,已经尝试基于
RNA
的方法用于将重编程因子引入体细胞中

一种这样的方法利用基于甲病毒的病毒
RNA
复制子

甲病毒,构成
Togaviridae
科中的超过
30
种病毒的一个属,是脂质包膜的正义
RNA
病毒

新世界甲病毒包括东部

西部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
分别为
EEEV、WEEV

VEEV)
,在北美洲和南美洲被发现

旧世界甲病毒包括
chikungunya(CHIK)、Sindbis、Ross River

O

nyong

nyong
病毒

[0006]甲病毒含有长度约为
14kb
的正义单链
RNA
基因组

在进入宿主细胞后,甲病毒颗粒经历解体并将所述基因组
RNA
释放到细胞的细胞质中

病毒基因组的翻译产生非结构多蛋白,
P1234
,其随后被蛋白酶切割生成非结构蛋白
(nsP1,nsP2,nsP3

nsP4)。
非结构蛋白参与
RNA
复制和转录

亚基因组
RNA—26S RNA—
也通过转录从病毒基因组产生
。26S RNA
的翻译产生结构多蛋白,其被切割生成结构蛋白
(
例如,
VEEV

C、E3、E2、6K

E1)。
所述结构蛋白参与出芽和病毒衣壳化

参见,例如,
Shin
等人,
PNAS(2012)109(41)

16534
‑9;
Jose
等人,
Future Microbiol.(2009)4

837

56

Hardy

Strauss,J Virol.(1989)63(11)

4653

64

Melancon

Garoff

J Virol

(1987)61(5)

1301
‑9;和
Strauss
等人,
Virology(1984)133(1)

92

110)
;和
Glanville
等人,
PNAS(1976)73(9):3059

63)。
[0007]甲病毒复制子不涉及用于复制的
DNA
中间体,因此为包括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内的几种其他的常用的病毒载体提供了更安全的替代物
(Yoshioka
等人,
Cell Stem Cell.(2013)13(2):246
ꢀ‑
54

Yoshioka

Dowdy PLOS ONE(2017)12:e0182018)。
甲病毒,特别是
VEE
,已被开发作为载体以携带在将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的过程中编码外源转录因子的基因

然而,这种方法仅在成纤维细胞和血液外生内皮细胞
(BOEC)
中进行过尝试

这两种细胞类型在临床上都不是特别有吸引力的

自体成纤维细胞是从患者皮肤穿刺获得的,这是具有侵入性的且痛苦的
。BOEC
,虽然衍生自外周血,但却是罕见的细胞,需要费力而耗时的过程来建立

[0008]另一种无整合的重编程方法利用游离型
DNA
质粒载体
。Wen
等人使用这种方法将外
周血单核细胞重编程为
iPSC(Stem Cell Rep.(2016)6:873

84)。
但这种方法需要仔细校准通过多个载体引入的各种重编程因子的水平

[0009]仙台病毒载体也被用来携带编码重编程因子的基因

仙台载体是负链的副粘病毒
(Paramyxovirus)
;所述载体必须被包装成病毒粒子

这种方法更为复杂

它涉及包装细胞系,并可能将外源因子引入载体产品

[0010]因此,需要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以从外周血细胞获得
iPSC。
[0011]专利技术概述
[0012]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从造血谱系的初始细胞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的群体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将编码
BCL

xL
和选自
OCT
家族蛋白
、KLF
家族蛋白
、MYC
家族蛋白
、SO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从造血谱系的起始细胞中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群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
将编码
BCL

xL
和选自
OCT
家族蛋白
、KLF
家族蛋白
、MYC
家族蛋白
、SOX
家族蛋白
、LIN28
蛋白
、NANOG
蛋白和
p53
显性负性蛋白的一个或更多个额外重编程因子的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引入所述起始细胞,和培养所述起始细胞以允许
BCL

xL
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额外重编程因子的表达,从而诱导所述起始细胞及其后代重编程为
iPSC。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细胞是人来源的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淋巴系祖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或树突状细胞
。3.
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细胞是通过在促红细胞生成素

干细胞因子和
IL
‑3的存在下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获得的红系祖细胞,任选地培养5至
10
天或6至7天
。4.
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PBMC

0.5

5IU/ml
促红细胞生成素
、50

200ng/ml
干细胞因子和1‑
10ng/ml IL
‑3的存在下进行培养
。5.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RNA
表达构建体通过电穿孔被引入到所述起始细胞
。6.
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电穿孔之前使所述起始细胞与
B18R
蛋白接触
。7.
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群体
(iPSC)。8.
从造血谱系的起始细胞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群体,所述起始细胞转染了编码
BCL

xL
和选自
Oct
家族蛋白
、KLF
家族蛋白
、Myc
家族蛋白
、SOX
家族蛋白
、LIN28
蛋白
、NANOG
蛋白和
p53
显性负性蛋白的一个或更多个额外重编程因子的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
。9.
权利要求8所述的
iPSC
,其中所述起始细胞是人来源的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淋巴系祖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或树突状细胞
。10.
权利要求9所述的
iPSC
,其中所述起始细胞是通过在
EPO、SCF

IL
‑3的存在下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获得的红系祖细胞,任选地培养5至
10
天或6至7天
。11.
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其编码
BCL

xL
和选自
OCT
家族蛋白
、KLF
家族蛋白
、MYC
家族蛋白
、SOX
家族蛋白
、LIN28
蛋白
、NANOG
蛋白和
p53
显性负性蛋白的一个或更多个额外重编程因子
。12.DNA
载体,其包含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的编码序列
。13.
宿主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或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
DNA
载体,任选地,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是人细胞
。14.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权利要求7‑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
iPSC、
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

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
DNA
载体

或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是自我复制的并且包含
nsP1、nsP2、nsP3

nsP4
基因
。15.
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iPSC、
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
、DNA
载体或宿主细胞,其中所述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是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VEEV)RNA
表达构建体,且包含
VEEV nsP1、nsP2、nsP3

nsP4
基因,
任选地,其中所述
VEEV RNA
表达构建体包含来自野生型
VEEV
基因组的一个或多个相应区域的一个或更多个

任选地两个或更多个

三个或更多个

四个或更多个

五个或更多个

或六个或更多个突变
。16.
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iPSC、
甲病毒
RNA
表达构建体
、DNA
载体或宿主细胞,其中所述
OCT
家族蛋白是
OCT4
,任选地是人
OCT4
,所述
KLF
家族蛋白是
KLF4
,任选地是人
KLF4
,所述
SO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蓝岩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