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39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stata分析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研究者们也愈发开始重视公众参与在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0003]现如今虽然有大量关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方面的文献,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因素

行为逻辑

方式及重要性的方面,主要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不太多,且大多集中在省级层面

此外,现有文献缺乏对不同公众参与方式影响环境治理效果的对比,大多学者只选用单一的参与指标或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公众参与程度这一综合指标来进行研究

同时,大多数学者只选取了某一种环境污染物来衡量整体的环境治理效果,缺乏了公众参与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治理效果影响的对比

[0004]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现有的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的研究较为单一,不能有效解决环境治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的研究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

[0007](

)r/>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包括:
[0010]S1、
选取及定义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变量;
[0011]S2、
获取与变量相关的环境数据,基于环境数据,通过
stata
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与环境治理效果之间关系的评价模型;
[0012]S3、
通过
stata
统计分析软件在评价模型中导入环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观察评估模型中的各个权重系数的正负和
P
值的显著性,判断选取变量是否合适

[0013]优选的,所述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变量包括:
[0014]基于环境治理效果定义的被解释变量;
[0015]基于地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定义的解释变量;
[0016]基于地区特征作定义的控制变量

[0017]优选的,所述被解释变量包括:
PM2.5
浓度

工业废水排放量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0018]所述解释变量包括:环保网络舆论指数和公众环境来访;
[0019]所述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比重

地区环境治理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地区公共财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0020]优选的,所述评价模型包括:
[0021]PM
it

α0+
α1PP
it
‑1+
α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0022]WATER
it

β0+
β1PP
it
‑1+
β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0023]SOLID
it

γ0+
γ1PP
it
‑1+
γ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0024]NOISE
it

ω0+
ω1PP
it
‑1+
ω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0025]其中,
α0、
β0、
γ0、
ω0均为常数项;
α1、
α2、
β1、
β2、
γ1、
γ2、
ω1和
ω2均为权重系数;
ε
it
均随机扰动项;
PP
it
‑1为上一年的地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地区特征为控制变量中涉及到的各个变量

[0026]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7]S4、Hausman
检验来判断环境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以公众参与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
2sls
进行回归,通过判断
Kleibergen

Paap rk LM statistic

Kleibergen

Paap Wald rk F statistic
的统计值,表明工具变量是有效的;通过评价模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正负与显著性判断是否通过内生性检验

[0028]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9]S5、
增加城市常驻人口的控制变量后,将全部原有变量代入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判断模型中权重正负与显著性是否稳健,若得到的结果与未添加这一控制变量前的结果基本一致,则说明评价模型的稳健型较高

[003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系统,包括:
[0031]变量选取及定义模块,用于选取及定义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变量;
[0032]评价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获取与变量相关的环境数据,基于环境数据,通过
stata
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与环境治理效果之间关系的评价模型;
[0033]实证分析模块,用于通过
stata
统计分析软件在评价模型中导入环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观察评估模型中的各个权重系数的正负和
P
值的显著性,判断选取变量是否合适

[003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所述的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

[003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36]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选取及定义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变量;
S2、
获取与变量相关的环境数据,基于环境数据,通过
stata
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与环境治理效果之间关系的评价模型;
S3、
通过
stata
统计分析软件在评价模型中导入环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观察评估模型中的各个权重系数的正负和
P
值的显著性,判断选取变量是否合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变量包括:基于环境治理效果定义的被解释变量;基于地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程度定义的解释变量;基于地区特征作定义的控制变量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解释变量包括:
PM2.5
浓度

工业废水排放量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昼间平均等效声级;所述解释变量包括:环保网络舆论指数和公众环境来访;所述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地区环境治理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地区公共财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公众参与对地区环境治理效果的
stata
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模型包括:
PM
it

α0+
α1PP
it
‑1+
α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WATER
it

β0+
β1PP
it
‑1+
β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SOLID
it

γ0+
γ1PP
it
‑1+
γ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NOISE
it

ω0+
ω1PP
it
‑1+
ω2地区特征
+
年份固定效应
+
ε
it
其中,
α0、
β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平王千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