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21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由于对模具的支撑;侧面设置有支撑腿;支撑模,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模,安装在所述支撑模的顶面;连接板;吊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通过设置振荡杆,提高振荡杆顶端对承接块的底面进行撞击,使得承接块发生振荡,支撑模顶面凝固的预制件同步发生振荡,振荡同样会传递给支撑模与固定模,因此随着振荡进行,预制件与模具之间的黏连被解除,且通过振荡杆撞击承接块产生的振荡稳定;基于上述可在确保达到需要效果的同时避免造成预制件的开裂损坏,另外还能够降低人工投入,有利于提高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脱模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领域,混凝土预制件已经被广泛使用,具体的在制备混凝土预制件时需要将向在模具内覆盖一层脱模剂,之后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脱模处理,现有在脱模时需要先通过人工对模具进行敲打,使得模具与预制件之间的黏连解除,之后再将预制件脱离模具

[0003]在实际脱模时,工作人员在敲击模具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力度,当敲击力度过大可能会造成预制件开裂损坏,而当敲击力度较小时便可能无法达到需要的效果,且此脱模方式存在人工投入较大的问题,脱模效率低下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工作台,由于对模具的支撑;侧面设置有支撑腿;支撑模,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模,安装在所述支撑模的顶面;连接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固定模的侧面;吊绳,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面;第一支架,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面;收卷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用于对吊绳收卷;承接块,贯通插接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且顶面贯通支撑模同时与支撑模顶面等高;承接环,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面,且位于承接块的正下方;承接杆,垂直安装在所述承接块的底面;卡槽,开设在所述承接杆的顶面;振荡杆,插接在所述卡槽的内部,且部分位于槽体外;第一挡板,安装在所述振荡杆位于卡槽外的表面;驱动轮,设置在所述承接杆的一侧;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驱动轮的环形周面;且随驱动轮转动时,第二挡板能够对第一挡板产生撞击;第二支架,一端与驱动轮的侧面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承接环的底面;
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轮的一侧,且输出端与驱动轮侧面连接,同时与承接环底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

[0007]优选的,所述振荡杆的内部设置有断口,断口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断口端部

[0008]优选的,所述承接环的下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承接环之间连杆,所述垫板通过隔磁材料制备,且顶面与承接杆底面贴合;所述垫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输出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垫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承接杆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将卡槽贯通,且位于第一通孔正上方;所述磁块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时能够通过第一通孔;所述振荡杆通过磁性金属制备

[0009]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底面设置有隔离罩,磁块的移动区域位于被所述隔离罩与垫板组成的空间内

[00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有两对导向杆,导向杆垂直在工作台的顶面,且将连接板贯通

[001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侧面设置有承接板件,所述承接板件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滚轴,所述滚轴与所述支撑模的顶面等

[0012]优选的,所述滚轴的端部穿过承接板件,所述滚轴端部的下方设置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承接板件之间设置有支板

[0013]优选的,所述滚轴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0014]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远离承接板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件,所述固定板件底端固定在工作台上,固定板件的侧面设置有一对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指向支撑模的侧面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输出端的端部设置有压板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通过设置振荡杆,提高振荡杆顶端对承接块的底面进行撞击,使得承接块发生振荡,支撑模顶面凝固的预制件同步发生振荡,振荡同样会传递给支撑模与固定模,因此随着振荡进行,预制件与模具之间的黏连被解除,且通过振荡杆撞击承接块产生的振荡稳定;基于上述可在确保达到需要效果的同时避免造成预制件的开裂损坏,另外还能够降低人工投入,有利于提高脱模效率

[0017]2.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通过设置导向杆,在通过振荡将预制件与模具内部的黏连解除后,启动收卷组件,收卷组件对吊绳收卷,吊绳通过连接板将固定模吊起,之后再将预制件从支撑模上卸下;在这个过程中,导向杆通过连接板限制固定模竖直移动,确保预制件侧面受力均匀,避免脱模时预制件被固定模挤压损坏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上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垫板上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承接杆上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承接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磁块位置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振荡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隔离罩与磁块连接示意图;图
10
是本专利技术的承接板件示意图;图
11
是本专利技术的图
10

A
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
1、
工作台;
11、
支撑模;
12、
固定模;
13、
连接板;
14、
吊绳;
15、
第一支架;
16、
收卷组件;
2、
承接块;
21、
承接环;
22、
承接杆;
23、
卡槽;
24、
振荡杆;
241、
第一伸缩杆;
25、
第一挡板;
3、
驱动轮;
31、
第二挡板;
32、
驱动电机;
33、
第二支架;
4、
垫板;
41、
第二伸缩杆;
42、
磁块;
43、
第一通孔;
5、
隔离罩;
6、
第二通孔;
61、
导向杆;
7、
承接板件;
71、
滚轴;
72、
制动块;
73、
第一液压缸;
8、
固定板件;
81、
第二液压缸;
82、
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由于对模具的支撑;侧面设置有支撑腿;支撑模(
11
),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固定模(
12
),安装在所述支撑模(
11
)的顶面;连接板(
13
),垂直安装在所述固定模(
12
)的侧面;吊绳(
14
),安装在所述连接板(
13
)的顶面;第一支架(
15
),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面;收卷组件(
16
),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
15
)的顶端,用于对吊绳(
14
)收卷;承接块(2),贯通插接在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且顶面贯通支撑模(
11
)同时与支撑模(
11
)顶面等高;承接环(
21
),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底面,且位于承接块(2)的正下方;承接杆(
22
),垂直安装在所述承接块(2)的底面;卡槽(
23
),开设在所述承接杆(
22
)的顶面;振荡杆(
24
),插接在所述卡槽(
23
)的内部,且部分位于槽体外;第一挡板(
25
),安装在所述振荡杆(
24
)位于卡槽(
23
)外的表面;驱动轮(3),设置在所述承接杆(
22
)的一侧;第二挡板(
31
),固定在所述驱动轮(3)的环形周面;且随驱动轮(3)转动时,第二挡板(
31
)能够对第一挡板(
25
)产生撞击;第二支架(
33
),一端与驱动轮(3)的侧面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承接环(
21
)的底面;驱动电机(
32
),设置在驱动轮(3)的一侧,且输出端与驱动轮(3)侧面连接,同时与承接环(
21
)底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杆(
24
)的内部设置有断口,断口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
241
),第一伸缩杆(
241
)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断口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环(
21
)的下方设置有垫板(4),所述垫板(4)与承接环(
21
)之间连杆,所述垫板(4)通过隔磁材料制备,且顶面与承接杆(
22
)底面贴合;所述垫板(4)的底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杆(
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旋刘文添刘桂贤祝银灶郑一锋董飞黄海勋熊哲李丽娟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