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92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属于选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选矿资源综合利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0003]低品质铁矿资源经选矿后尽管也能够获得高品位的铁精矿,但仍存在两方面问题

其一,由于其粒度细,不能直接用于高炉冶炼,需通过铁矿烧结或球团的造块方法,才能保证炉料粒度均匀

粉末少及机械强度高,进而满足高炉炼铁冶炼的需求,其中球团工序能耗和碳排放均只有烧结的
1/2
,主要原因在于适合发展球团的原料太少

其二,其含杂较多
(
尤其是钛
)
,在冶炼中会对高炉造成不利影响

[0004]针对提升铁精矿品质的难题,关键在于如何有效除杂,特别是钛,以往的单一磁选很难实现这一目的

近年来,针对细粒级钛铁矿,由于其粒度较细,密度

磁性和电性差异减小,相对于重选

磁选和电选方法,浮选已成为一种富集细粒钛铁矿的高效方法,但很少被用于研究铁精矿提品降钛这一方面

由此可见,在常规选矿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并发展铁精矿提品降钛新工艺,使其不仅达到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这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微细粒铁精矿含杂较多
(
尤其是钛
)
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新工艺可有效降低微细粒铁精矿中的钛含量,使其可用作含钛铁精粉高炉冶炼原料,而且流程简单

药剂成本低

便于操作实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1)
超细磨:将微细粒铁精矿超细磨,磨矿产品细度控制在

20
μ
m
占有率为
95
%以上;
[0009](2)
弱磁分选后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对超细磨后的矿浆进行常规弱磁分选,再对弱磁精矿进行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即可获得最终铁精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微细粒铁精矿原矿中

45
μ
m
占有率为
85
%以上,其铁品位达
64
%以上,但钛含量较高,达4%以上
(

TiO2计,下同
)。
[0011]进一步地,上述常规弱磁分选的磁场强度为
1200

1500Oe。
采用全开路反浮选,避免了中矿返回原浮选流程所带来恶化浮选环境

降低精矿品质等不良影响

[0012]进一步地,对弱磁精矿进行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一般两段开路浮选即可满足要求,可将Ⅰ段
、Ⅱ段反浮选精矿与弱磁尾矿合并作为钛粗精矿
(
后续可对其进一步集中处理以获得合格的钛精矿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
,Ⅱ段反浮选尾矿为最终铁精矿,其钛含量可大幅降低至
1.5
%以下

[0013]进一步地,捕收剂自主复配和组装,新型组合捕收剂
NaOL

OHA
质量组分配比为:
70

90
%油酸钠
(NaOL)、10

30
%辛基羟肟酸
(OHA)。
所述新型组合捕收剂
NaOL

OHA
在Ⅰ段反浮选中用量为
80

120g/t
,在Ⅱ段反浮选中用量为
40

60g/t。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抑制剂改性淀粉质量组分配比为:
50

70
%木薯淀粉
、25

35
%过氧化氢
、2
~5%氢氧化钠,改性过程中加热方式采用微波加热,微波功率为
400

800W
,微波处理时间为
20

90s。
所述抑制剂改性淀粉在Ⅰ段反浮选中用量为
1000

1300g/t
,在Ⅱ段反浮选中用量为
500

650g/t。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
低品质铁矿资源经选矿后尽管也能够获得高品位的铁精矿,但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在进入磁选前必须进行超细磨,使铁矿物充分单体解离,有利于下一步弱磁分选,以初步降低铁精矿中的杂质钛含量,从而提升其品质

[0017]2.
单一弱磁分选并不能完全实现提品降钛的目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铁精矿中的钛含量,因此,基于浮少抑多的原则,考虑对弱磁精矿进行反浮选,利用矿石的可浮性差异能实现深度分离

现有钛铁矿浮选工艺一般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的闭路浮选,有流程长

工艺复杂

药剂用量大等缺点

新工艺采用全开路短流程浮选,一般两段开路浮选即可满足要求,不仅避免了中矿返回原浮选流程所带来恶化浮选环境

降低精矿品质等不良影响,而且流程简单

药剂成本低

便于操作实施的优点

[0018]3.
浮选药剂的性能对浮选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而浮选钛铁矿的药剂中最重要的是捕收剂

钛铁矿的捕收剂主要包括脂肪酸类

羟肟酸类

胂酸类等

脂肪酸类捕收剂具有捕收能力强的优点,但选择性差,而羟肟酸类捕收剂则具有高选择性,但其相比于脂肪酸类捕收剂,捕收性能较差

由此,新工艺捕收剂自主复配和组装,新型组合捕收剂
NaOL

OHA
质量组分配比为:
70

90
%油酸钠
(NaOL)、10

30
%辛基羟肟酸
(OHA)
,具有捕收能力优良且选择性强的优势,有利于降低铁精矿中的钛含量

[0019]4.
淀粉是铁矿石浮选中常用的抑制剂,其吸附在铁矿物表面以增强其亲水性,从而抑制铁矿物的上浮

经过改性处理的淀粉可以产生极性较强的化学基团,从而克服天然淀粉的缺陷,增强其抑制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超细磨:将微细粒铁精矿超细磨,磨矿产品细度控制在

20
μ
m
占有率为
95
%以上;步骤
(2)
,弱磁分选后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对超细磨后的矿浆进行常规弱磁分选,再对弱磁精矿进行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即可获得最终铁精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粒铁精矿原矿中

45
μ
m
占有率为
85
%以上,其铁品位达
64
%以上,钛含量达4%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短流程反浮选包括两段开路浮选,将Ⅰ段
、Ⅱ段反浮选精矿与弱磁尾矿合并作为钛粗精矿,Ⅱ段反浮选尾矿为最终铁精矿,其钛含量大幅降低至
1.5
%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反浮选中用的捕收剂为新型组合捕收剂
NaOL

OHA
,新型组合捕收剂
NaOL

OHA
质量组分配比为:
70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华张云项新月宋昌溆荣一阳朱思琴路璐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