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慕峰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4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属于垃圾处理设备领域。该外壳、电机、转鼓、导流板、除砂罐、提砂螺旋机和溢流板,电机与外壳连接,转鼓与电机连接并设置于外壳内,导流板设置于转鼓内,除砂罐设置于外壳的底端,提砂螺旋机设置于除砂罐的底端,溢流板与除砂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鼓和导流板的配合将大渣、小渣和液质分离出来,再通过除砂罐和溢流板的配合对小渣与液质进行沉降,使小渣中的重渣沉降至提砂螺旋机中,再通过提砂螺旋机将重渣输出至外界,实现了大渣、小渣中的重渣、以及小渣中的轻渣的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小渣质中的重渣未被分离出来,渣水混合物容易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磨损和破坏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的处理需要经过筛分机筛分出液质以及不同大小的渣质,然而现有技术的筛分机是将大渣质筛分出然后输送至螺旋输送机中外运,而小渣质全都随液质一起输送进有机渣罐内进行混合然后外运,而渣质与液质混合严重,存在小渣质中的重渣未被分离出来,渣水混合物容易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磨损和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能够将小渣质中的重渣从液质中分离出来,以解决现有技术小渣质中的重渣未被分离出来,渣水混合物容易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磨损和破坏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包括:外壳、电机、转鼓、导流板、除砂罐、提砂螺旋机和溢流板。
[0005]所述电机与外壳连接,所述转鼓与电机连接并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导流板设置于转鼓内,所述除砂罐设置于外壳的底端,所述提砂螺旋机设置于除砂罐的底端,所述溢流板与除砂罐连接。
[0006]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大渣出料口和小渣出料口,所述电机设置于外壳的进料口,所述转鼓和导流板设置于进料口和大渣出料口之间,所述除砂罐与小渣出料口连通。
[0007]所述除砂罐设有小渣进料口、重渣出料口和溢流口,所述小渣进料口与小渣出料口连通,所述重渣出料口与提砂螺旋机连通,所述溢流板设置于提砂螺旋机与溢流口之间,所述溢流口用于连通外界有机渣罐。
[0008]所述转鼓包括:与电机连接的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连接的若干个筛板,所述导流板是螺旋结构,所述筛板绕导流板圆周分布,所述筛板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筛板用于将尺寸小于过滤孔的小渣质筛分进除砂罐,所述导流板用于将尺寸大于过滤孔的大渣质导流至大渣出料口。
[0009]所述提砂螺旋机的中心轴与地面成20
°
~40
°
角度斜向上设置,所述提砂螺旋机设置有底端和提升端,提升端的高度大于底端的高度,所述提砂螺旋机的提升端与重渣出料口连通,所述提砂螺旋机用于将小渣中的重渣分离出来输送至外界。
[0010]所述除砂罐的溢流口设置于靠近提砂螺旋机底端的位置,所述溢流板设置于提砂螺旋机底端与溢流口之间。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筛分机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除砂罐连通,所述溢流管与除砂罐连通的位置高度大于溢流口的高度。
[0012]所述溢流管用于连通外界溢流罐,能够避免有机渣罐和除砂罐中的液质和小渣倒灌至转鼓中,对转鼓造成损伤等问题。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除砂罐端部还设有热水口,所述热水口用于连通外界加热泵,能够将外界热水引入到除砂罐中,可以进行加热的同时对物料起到水力搅拌的作用。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转鼓的中心轴与地面成3
°
~5
°
角度斜向上设置。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筛板厚度在10mm~20mm之间。
[0016]所述过滤孔的尺寸在25mm~60mm之间,所述过滤孔靠近导流板的一端设有倒角。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顶端设有至少两个法兰口和至少一个玻璃视镜,通过法兰口能够作为筛分机的臭气收吸口,通过玻璃视镜能够便于观察内部转鼓运行情况。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筛板由塑料PP材质制成。
[0019]所述支撑架和外壳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既可以减轻整部设备的重量,又可以达到耐腐蚀的功效。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转鼓和导流板的配合将大渣、小渣和液质分离出来,使大渣从大渣出料口输出至外界,使小渣和液质进入到除砂罐中,再通过除砂罐和溢流板的配合对小渣与液质进行沉降,使小渣中的重渣沉降至提砂螺旋机中,再通过提砂螺旋机将重渣输出至外界,然后使小渣中的轻渣与液质通过溢流口进入到有机渣罐内,将小渣质中的重渣从液质中分离出来,实现了大渣、小渣中的重渣、以及小渣中的轻渣等多项渣质的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小渣质中的重渣未被分离出来,渣水混合物容易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磨损和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设置于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中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外壳1、电机2、转鼓3、导流板4、除砂罐5、提砂螺旋机6、溢流板7、溢流管8、进料口11、大渣出料口12、法兰口13、玻璃视镜14、重渣出料口51、有机渣罐101、溢流罐102、加热泵103、重渣螺旋输送机104、大渣螺旋输送机105、有机渣剪切机106、有机渣输送泵10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能够将小渣质中的重渣从液质中分离出来,以解决现有技术小渣质中的重渣未被分离出来,渣水混合物容易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磨损和破坏的问题。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如图1所示该筛分机包括外壳1、电机2、转鼓3、导流板4、除砂罐5、提砂螺旋机6和溢流板7。
[0027]电机2与外壳1连接,转鼓3与电机2连接并设置于外壳1内,导流板4设置于转鼓3
内,除砂罐5设置于外壳1的底端,提砂螺旋机6设置于除砂罐5的底端,溢流板7与除砂罐5连接。
[0028]外壳1设有进料口11、大渣出料口12和小渣出料口,电机设置于外壳1的进料口11,转鼓3和导流板4设置于进料口11和大渣出料口12之间,除砂罐5与小渣出料口连通。
[0029]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顶端设有至少两个法兰口13和至少一个玻璃视镜14。
[0030]通过法兰口13能够作为筛分机的臭气收吸口,通过玻璃视镜14能够便于观察内部转鼓3运行情况。
[0031]除砂罐5设有小渣进料口11、重渣出料口51和溢流口,小渣进料口11与小渣出料口连通,重渣出料口51与提砂螺旋机6连通,溢流板7设置于提砂螺旋机6与溢流口之间,溢流口用于连通外界有机渣罐101,外壳1底端是开放的小渣出料口,除砂罐5顶端是开放的小渣进料口11,外壳1的底端与除砂罐5的顶端密封连接。
[0032]转鼓3包括:与电机2连接的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连接的若干个筛板,导流板4是螺旋结构,筛板绕导流板4圆周分布,筛板上开设有过滤孔,筛板用于将尺寸小于过滤孔的小渣质筛分进除砂罐5,导流板4用于将尺寸大于过滤孔的大渣质导流至大渣出料口12。
[0033]在本实施例中,转鼓3的中心轴与地面成3
°
~5
°
角度斜向上设置,筛板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项分离功能的筛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机、转鼓、导流板、除砂罐、提砂螺旋机和溢流板;所述电机与外壳连接,所述转鼓与电机连接并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导流板设置于转鼓内,所述除砂罐设置于外壳的底端,所述提砂螺旋机设置于除砂罐的底端,所述溢流板与除砂罐连接;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大渣出料口和小渣出料口,所述电机设置于外壳的进料口,所述转鼓和导流板设置于进料口和大渣出料口之间,所述除砂罐与小渣出料口连通;所述除砂罐设有小渣进料口、重渣出料口和溢流口,所述小渣进料口与小渣出料口连通,所述重渣出料口与提砂螺旋机连通,所述溢流板设置于提砂螺旋机与溢流口之间,所述溢流口用于连通外界有机渣罐;所述转鼓包括:与电机连接的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连接的若干个筛板,所述导流板是螺旋结构,所述筛板绕导流板圆周分布,所述筛板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筛板用于将尺寸小于过滤孔的小渣质筛分进除砂罐,所述导流板用于将尺寸大于过滤孔的大渣质导流至大渣出料口;所述提砂螺旋机的中心轴与地面成20
°
~40
°
角度斜向上设置,所述提砂螺旋机设置有底端和提升端,提升端的高度大于底端的高度,所述提砂螺旋机的提升端与重渣出料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峰
申请(专利权)人:慕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