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32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线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包括:第一线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电力或氢气等非传统燃料的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其中,电动汽车需要通过充电线束来获取电力,充电线束由多根导线组成,其作用是将电力从充电桩输送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中,以满足汽车行驶的能量需求,充电线束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传输电力,还包括对电力的控制和保护,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线束需要对电力进行稳定的控制,以确保电池组能够正常的接受和储存电能,同时,充电线束还需要对电力进行保护,以避免因过电流

过电压等原因导致电池组的损坏,因此,充电线束是新能源汽车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型汽车,每辆车内都有长达几公里的电缆线

高压用电器遍布车身各处,与之连接的高

低压线束贯穿车身,形成了类似于人体血管网络的复杂结构,线束走向不同

粗细不同

工作状态也不同

每一根线束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像“血管”出现问题一样导致心脏受损,从而引发不适,严重甚至可能会危及安全

[0004]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种类丰富,其在车内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类:直流充电座总成线束

交流充电座总成线束

电池总正线束

电池总负线束

车载充电机线束等等,其中,作为新能源汽车内重要组成部分的充电线束,现有新能源汽车内的充电电线明显增多,且布置交叉凌乱,线束众多且悬挂在众多零部件周围,线束走线混乱,易与车内其它部件发生干涉,且物料运输和装配不方便,需要优化充电线束的走线结构,对充电线束进行有效集成,解决充电线束摆放的杂乱无章,从而导致充电线束缠绕

各线束与车内其它部件发生干涉,严重时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以解决汽车内线束较多,其中充电线束走向杂乱,影响装配效率,各线束之间摆放无序,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包括:第一线束

第二线束

第三线束和充电插座;
[0008]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座电连接;所述第一线束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充电插头,所述第二线束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机输入插头,所述充电机输入插头用于与充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9]所述第三线束的一端设有充电机输出插头,所述充电机输出插头用于与充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线束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充电插头;
[0010]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之间设有线束连接件,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
束通过所述线束连接件相连接;
[0011]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之间也设有所述线束连接件,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通过所述线束连接件相连接

[0012]将车载充电线束集成为第一线束

第二线束和第三线束,并通过线束连接件将第二线束和第三线束集成到第一线束上,优化车载充电线束结构,减少线束的空间占用,提高装配效率,避免多条线束缠绕,各线束与车内其它零件发生干涉,避免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线束连接件,各所述线束连接件间隔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线束连接件,各所述线束连接件间隔设置

[0015]其中,线束连接件的数量可根据线束的长度可进行调整,以对线束进行有效固定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护线盒,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穿设在所述护线盒内

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共用一个护线盒,对线束进行集成,减小线束占用空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护线盒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护线盒固定在车体上

将第一线束和第三线束通过护线盒固定在车体内,优化线束走向,避免线束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套,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三线束穿设在所述橡胶套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束为直流充电线束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束为交流充电线束

[002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座包括直流插电口和交流插电口,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与所述直流插电口电连接,所述第二线束的一端与所述交流插电口电连接

[0022]将直流插电口和交流插电口集成在一个充电插座上,直流充电线束与直流插电口电连接,交流充电线束与交流插电口电连接,优化车内充电结构,减少插座的占用面积,节省车内装配空间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低压控制插接件,所述低压控制插接件与所述充电插座电连接,所述低压控制插接件用于传输充电信号

通过低压控制插接件,以控制

监测充电插座接放电,保证充电插座的充电安全与正常使用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第一线束为直流充电线束,第二线束为交流充电线束,将直流充电线束与交流充电线束集成到一个充电插座上,减少插座的占用面积,节省车内装配空间;其中车内充电线束较多,各充电线束之间摆放无序,在车辆装配时无法快速对线束进行装配,且各线束易缠绕,容易导致充电线束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技术中,将第二线束和第三线束通过线束连接件集成到第一线束上,减少线束的空间占用,提高装配效率,避免多条线束缠绕,各线束与车内其它零件发生干涉,避免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中第一线束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中第二线束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中第三线束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中线束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
第一线束;
101

第一充电插头;2‑
第二线束;
201

充电机输入插头;3‑
第三线束;
301

充电机输出插头;
302

第二充电插头;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束
(1)、
第二线束
(2)、
第三线束
(3)
和充电插座
(4)
;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二线束
(2)
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座
(4)
电连接;所述第一线束
(1)
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充电插头
(101)
,所述第二线束
(2)
的另一端设有充电机输入插头
(201)
,所述充电机输入插头
(201)
用于与充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线束
(3)
的一端设有充电机输出插头
(301)
,所述充电机输出插头
(301)
用于与充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线束
(3)
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充电插头
(302)
;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二线束
(2)
之间设有线束连接件
(5)
,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二线束
(2)
通过所述线束连接件
(5)
相连接;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三线束
(3)
之间也设有所述线束连接件
(5)
,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三线束
(3)
通过所述线束连接件
(5)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二线束
(2)
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线束连接件
(5)
,各所述线束连接件
(5)
间隔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线线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
(1)
和所述第三线束
(3)
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泳泓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