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68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棒加工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位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压力壳,所述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盘;通过丝杆转动使得脚座在水平壳外部滑动,脚座滑动带动顶套运动,顶套运动带动金属棒插入卡盘表面插孔内侧直至触发触点,从而实现金属棒倒角自动输送定位精确安装,气缸驱动使得压紧块滑动进行金属棒定位固定,同时支座和含有液压油压力壳相互配合进行底座减震缓冲,提高金属棒端部倒角过程的加工稳定性和质量。端部倒角过程的加工稳定性和质量。端部倒角过程的加工稳定性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棒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倒角指的是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斜面的加工,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金属棒加工完成需要对其端部进行倒角处理,目前金属棒倒角处理工艺是人工将金属棒插入机床固定盘内侧夹持固定,然后驱动刀具对金属棒端部进行倒角处理,然而目前金属棒倒角进行安装固定,采用人工安装不能保证金属棒精确安装自动到位,同时机床运行产生振动容易造成金属棒倒角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目前金属棒倒角处理工艺是人工将金属棒插入机床固定盘内侧夹持固定,然后驱动刀具对金属棒端部进行倒角处理,然而目前金属棒倒角进行安装固定,采用人工安装不能保证金属棒精确安装自动到位,同时机床运行产生振动容易造成金属棒倒角发生偏移的问题,实现以上自动输送定位固定、定位精度高、减震倒角质量好的目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位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2),所述支座(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压力壳(3),所述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套(5),所述轴套(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盘(6),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卡盘(6)转动的回转组件(7),所述卡盘(6)的表面开设有插孔(8),所述卡盘(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于金属棒固定在插孔(8)内侧的定位组件(9),所述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壳(10),所述水平壳(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脚座(11),所述脚座(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杆(12),所述承载杆(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顶套(13),所述水平壳(10)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于带动脚座(11)在水平壳(10)内侧滑动的输送组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棒端部倒角加工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7)包括第一电机(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73),所述保护壳(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1),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齿轮(72),所述保护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73),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气缸(91)、卡槽(92)、压紧块(93),所述卡盘(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气缸(91),所述卡盘(6)的侧面开设有卡槽(92),所述卡槽(9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紧块(93),所述输送组件(14)包括第二电机(141)、丝杆(142)、滑块(143)、连杆(144)、触点(145),所述水平壳(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1),所述水平壳(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142),所述丝杆(142)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43),所述滑块(143)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成金龚辉鉴张永超李小鹏顾凯向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华新特殊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