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废水处理及水污染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我国的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水体的富营养化。而磷负荷 的增长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世界著名湖泊学家Wollenweider认为,总磷量 超过20ug/L即为富营养化。因此控制进入水体的磷含量成为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途 径。国家污水处理标准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磷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1. 0-0. 5mg/ L。 在众多除磷的方法中,化学法由于其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处理效果好而在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处理后的污泥量大,且处理过程一般要求pH控制在10以上,这样出水碱度太大,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各种除磷药剂的特性,使化学除磷方法药剂使用量少,过程处理PH低成为化学除磷方法的技术瓶颈。 众所周知,铝盐,钙盐是高效的除磷药剂,且该类药剂价格低廉,因此若能通过有效调控除磷过程条件使得该除磷药剂在除磷过程中使用量少,pH接近自然条件,那么用该方法在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普通价廉的药剂,通过控制反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首先测定含磷废水中磷的浓度,并计算出其磷的含量;然后按钙磷摩尔比1∶1的比例加入氯化钙,同时加入氢氧化钠调节碱度,控制反应pH值在4.5~5.5;搅拌加速反应进行,当溶液的pH值在无外加酸碱而保持稳定时,静置过滤;然后再测量并计算此时溶液中磷的含量;b.根据溶液中磷的含量,再按铝磷摩尔比1∶1加入氯化铝,并调节控制溶液的pH值为6.5~7.5;同样当溶液的pH值在不加入氢氧化钠条件下仍保持稳定时,静置反应溶液,使其产生沉淀固液分离;经二次磷酸盐的沉淀脱磷后,废水溶液中的磷浓度可降低至0.5%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峰,戴迎春,张佳,陈淳,钱光人,钟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