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02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撕碎装置,撕碎装置包括齿刀、转轴和动力室;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缓冲结构;喷流装置,喷流装置包括喷流接头、喷流储腔和喷头,喷头在第二箱体内壁呈螺旋状分布;以及圆锥管路,圆锥管路包括连接端和圆锥管,圆锥管内部设置有螺旋凹槽。解决了原煤块过大等问题,通过撕碎装置和振动装置,将过大的原煤块割裂成特定的大小,振动装置防止过多的原煤块堵塞箱体,再通过喷流装置引入高压悬浮液喷流,使得高压悬浮液与原煤块混合,并根据圆锥管路形成一定压力的混合物料旋流,符合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压力,减小停机工作时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炭筛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洗煤是煤炭深加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通过洗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精煤是一般可做燃料用的能源。
[0003]目前,洗煤中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分离筛选较小的煤块,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分选效率高的分选煤矿设备,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中,由原煤块和悬浮液混合形成混合物料,混合物料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形成强有力的旋涡流,入料中的精煤随内螺旋流向上,从溢流口排出,矸石随外螺旋流向下,从底流口排出。原煤和悬浮液组成的混合物料中的原煤由上部工序传输的原煤块落入混合物料装置内,无法进一步筛选原煤块的大小,使得混合物料中存在原煤块较大堵塞旋流器的入料管,需要进行停机处理,大大浪费工作时间,增大人工劳动强度。若是采用人工筛选原煤块,则大大浪费人工。
[0004]本技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重介质旋流器经混料装置,解决了上部工序运输的原煤块过大等问题,通过撕碎装置、振动装置和喷流装置,将过大的原煤块割裂成特定的大小,振动装置防止过多的原煤块堵塞箱体,再通过喷流装置引入高压悬浮液喷流,使得悬浮液与原煤块混合,并根据特定的圆锥管路形成一定压力的混合物料,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小停机工作时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解决了原煤块过大,易堵塞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口的问题,通过撕碎装置,将过大的原煤块割裂成特定的大小,再通过喷流装置引入高压悬浮液喷流,使得悬浮液与原煤块混合并带有一部分压力,并根据特定的圆锥管路形成一定压力的混合物料,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小停机工作时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第二箱体底部设置有密封连接端;
[0007]撕碎装置,所述撕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顶部位置位于所述进料口正下方,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撕碎装置包括齿刀、转轴和动力室,所述动力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外壁上,所述动力室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齿刀按一定距离设置多个在所述第一转轴
上,所述第二转轴按一定距离设置多个齿刀,所述第一转轴的齿刀与所述第二转轴的齿刀相互交错;
[0008]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撕碎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铰座、支撑铰板和支撑凸台,所述铰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壁,所述支撑铰板与所述铰座铰接,所述支撑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壁上位于所述铰座的正下方,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底座、第一缓冲柱、第二缓冲柱、连接柱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底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凸台的倾斜面上,所述缓冲底座中部设置有弹簧柱,所述第二缓冲柱设置在所述缓冲底座上,所述第二缓冲柱呈中空状,所述第一缓冲柱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柱的凹槽与所述缓冲底座的弹簧柱相配合,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在所述缓冲底座的弹簧柱上,所述第一缓冲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铰板连接固定,所述支撑凸台设置有多个缓冲结构;
[0009]喷流装置,所述喷流装置包括喷流接头、喷流储腔和喷头,所述喷流装置的喷流储腔呈长方体环状,所述喷流储腔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外壁上,所述第二箱体内壁设置有多个喷射孔洞与所述喷流储腔连通,所述喷头与所述喷射孔洞连接,所述喷射孔洞在所述第二箱体内壁呈螺旋状分布;以及
[0010]圆锥管路,所述圆锥管路包括连接端和圆锥管,所述连接端为长方形,所述连接端的长方形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端相配合,所述圆锥管较大直径的管道口处设置在所述连接端的长方形的中部,所述圆锥管内部设置有螺旋凹槽,所述圆锥管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料口。
[0011]进一步的,无物料进入状态时,所述振动装置的支撑铰板与所述支撑凸台的倾斜边相平行。
[0012]进一步的,所述撕碎装置的齿刀个数与安装间隙随着物料大小而调整。
[0013]进一步的,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还包括维修窗,所述维修窗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通过设置撕碎装置,将大小不一的原煤块通过撕碎装置挤压拆分大小相似的原煤块,根据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规格和分选精煤的规格来调节撕碎装置的间隙,防止过大的原煤块堵塞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口,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再通过设置振动装置,防止因生产速度过快产生原煤块堆积;最后设置喷流装置,使得悬浮液与原煤块混合,并利用高压和螺旋设置,增大其混合后的混合物料具有一定的压力,再利用圆锥管内螺旋凹槽进一步加强混合物料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的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的振动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的喷流装置内喷嘴设置排列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的撕碎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的撕碎装置齿刀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箱体;101.第一箱体;1011.进料口;1012.内壁凸起;102.第二箱体;1021.密封连接端;
[0023]2.撕碎装置;201.齿刀;202.转轴;2021.第一转轴;2022.第二转轴;203.动力室;
[0024]3.振动装置;301.支撑结构;3011.铰座;3012.支撑铰板;3013.支撑凸台;302.缓冲结构;3021.缓冲底座;30211.弹簧柱;3022.第一缓冲柱;3023.第二缓冲柱;3024.连接柱;3025.缓冲弹簧;
[0025]4.喷流装置;401.喷流接头;402.喷流储腔;403.喷头;
[0026]5.圆锥管路;501.连接端;502.圆锥管;503.出料口;504.螺旋凹槽;
[0027]6.维修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介质旋流器进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第二箱体底部设置有密封连接端;撕碎装置,所述撕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顶部位置位于所述进料口正下方,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撕碎装置包括齿刀、转轴和动力室,所述动力室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外壁上,所述动力室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齿刀按一定距离设置多个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按一定距离设置多个齿刀,所述第一转轴的齿刀与所述第二转轴的齿刀相互交错;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撕碎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铰座、支撑铰板和支撑凸台,所述铰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壁,所述支撑铰板与所述铰座铰接,所述支撑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壁上位于所述铰座的正下方,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底座、第一缓冲柱、第二缓冲柱、连接柱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底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凸台的倾斜面上,所述缓冲底座中部设置有弹簧柱,所述第二缓冲柱设置在所述缓冲底座上,所述第二缓冲柱呈中空状,所述第一缓冲柱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伟张小波耿堃刘畅刘景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芬雷洗选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