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机构和门体组件、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00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锁机构和门体组件、车辆,所述门锁机构包括:外壳;移动件,移动件具有驱动端和配合端;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驱动端配合以驱动移动件往复移动;保险件,保险件可活动地设于外壳,保险件与配合端相配合,移动件带动保险件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锁定件,锁定件与保险件相配合以由保险件带动转动;把手部,保险件位于解锁位置时,把手部与保险件配合以带动保险件转动;保险件位于锁止位置时,把手部与保险件脱离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能够对门体进行锁止,通过将门锁结构集中设置在车辆的一个方向上,以能够为车辆预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锁机构和门体组件、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门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锁机构和门体组件、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门锁上的儿童锁机构能够对开启臂进行锁止,以对开启臂进行二次上锁,避免因误触碰造成门被开启,以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但现有技术中这种儿童锁机构的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会造成门锁的体积较大,门锁设置在车辆上时,门锁在车内各个方向上均占用一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门锁机构,该门锁机构能够对门体进行锁止,以为儿童或其他特殊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通过将门锁结构集中设置在车辆的一个方向上,以能够为车辆预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门锁机构的门体组件及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门锁机构,包括:外壳;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可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移动件具有驱动端和配合端;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驱动端配合以驱动所述移动件往复移动;保险件,所述保险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所述保险件与所述配合端相配合,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保险件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以适于与门体配合或脱离,所述锁定件与所述保险件相配合以由所述保险件带动转动;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所述保险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把手部与所述保险件配合以带动所述保险件转动;所述保险件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把手部与所述保险件脱离配合。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能够对门体进行锁止,以为儿童或其他特殊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通过将门锁结构集中设置在车辆的一个方向上,以能够为车辆预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门锁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锁机构还包括枢转轴,所述枢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在所述枢转轴的轴向上,所述把手部、所述锁定件和所述保险件依次可转动地外套于所述枢转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险件设有第一配合凸柱,所述锁定件设有避让槽,所述把手部设有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凸柱穿过所述避让槽,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配合凸柱与所述配合槽的内壁配合,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第一配合凸柱与所述配合槽的内壁脱离配合。
[00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把手部的外周壁设有缺口以限定出所述配合槽,在所述锁止
位置,所述第一配合凸柱脱离所述配合槽。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合端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保险件设有第二配合凸起,所述第二配合凸起伸入到所述第一弧形槽内。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把手部复位。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所述摆动件与所述驱动端配合;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摆动件配合以驱动所述摆动件转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设有啮合部,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螺纹杆,所述电机与所述螺纹杆配合以驱动其转动,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啮合部啮合。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驱动端设有第三配合凸起,所述第三配合凸起伸入到所述第二弧形槽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以带动所述移动件往复移动,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摆动件和所述外壳配合,所述弹性件被构造成将所述摆动件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锁机构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电机通信,当所述保险件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微动开关配合,以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
[001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门体组件,所述门体组件包括:门体,所述门体设有锁定配合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门锁机构,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门体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配合部配合或脱离。
[00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体组件,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门锁机构,能够对门体进行锁止,以为儿童或其他特殊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通过将门锁结构集中设置在车辆的一个方向上,以能够为车辆预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
[0020]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门体组件。
[00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门体组件能够对门体进行锁止,以为儿童或其他特殊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通过将门锁结构集中设置在车辆的一个方向上,以能够为车辆预留出更大的空间,便于车辆内其它零部件的布局。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的剖视图。
[0026]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7]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此时保险件处于锁止位置。
[0028]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此时保险件处于解锁位置。
[0029]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锁机构的部分结构在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30]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保险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门锁机构1,外壳10,卡接部11,
[0036]移动件20,驱动端21,第三配合凸起211,配合端22,第一弧形槽222,加强筋23,
[0037]驱动组件30,摆动件31,啮合部311,第二弧形槽312,电机32,螺纹杆33,弹性件34,
[0038]保险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机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移动件(20),所述移动件(20)可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10),在所述移动件(20)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移动件(20)具有驱动端(21)和配合端(22);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设于所述外壳(10)且与所述驱动端(21)配合以驱动所述移动件(20)往复移动;保险件(40),所述保险件(4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10),所述保险件(40)与所述配合端(22)相配合,所述移动件(20)带动所述保险件(40)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移动;锁定件(50),所述锁定件(5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10)以适于与门体配合或脱离,所述锁定件(50)与所述保险件(40)相配合以由所述保险件(40)带动转动;把手部(60),所述把手部(6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10),所述保险件(40)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把手部(60)与所述保险件(40)配合以带动所述保险件(40)转动;所述保险件(40)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把手部(60)与所述保险件(40)脱离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枢转轴(71),所述枢转轴(7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10),在所述枢转轴(71)的轴向上,所述把手部(60)、所述锁定件(50)和所述保险件(40)依次可转动地外套于所述枢转轴(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件(40)设有第一配合凸柱(41),所述锁定件(50)设有避让槽(51),所述把手部(60)设有配合槽(61),所述第一配合凸柱(41)穿过所述避让槽(51),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配合凸柱(41)与所述配合槽(61)的内壁配合,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第一配合凸柱(41)与所述配合槽(61)的内壁脱离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60)的外周壁设有缺口(62)以限定出所述配合槽(61),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第一配合凸柱(41)脱离所述配合槽(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端(22)设有第一弧形槽(222),所述保险件(40)设有第二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从洋饶金贵周倩倩王晓冬刘腾涌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