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箍打开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40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级箍打开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座,重力座为盘状,所述胶塞本体另一端开设有碗状的进液口,胶塞本体内部开设有连通重力座和进液口的压力通道,所述重力座与压力通道连接处安装有压力球,重力座外部开设有一圈环槽,环槽内固定安装有气囊环,气囊环与压力球连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打开塞与分级箍之间的密封性,井内压力能够挤压压力球,压力球被挤压后,其内部气体能够被压入气囊环,气囊环膨胀能够提高重力座与塞套的密封性,不会发生压力溢出现象,提高了塞套打开的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低了施工成本。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箍打开塞


[0001]本技术涉及分级箍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分级箍打开塞。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部分油田浅层已被勘探开发。为了获取更多的油气储量及开发产量,只能部署中深井、深井以及超深井勘探和开采。在中深井、深井以及超深井中,由于油气层上下间隔大、气体及地层水对套管腐蚀等原因,需要对全井实施封固工艺。较早以前,全井封固通常采用常规水泥一次上返固井工艺,这种工艺常发生漏失,轻则水泥返高不够,重则上部油层出现未封的质量事故。采用低密高强水泥进行一次上返固井工艺进行固井可满足一部分井的固井施工要求,可是因为低密高强水泥胶结强度低,在后期压裂施工时很容易被压碎压窜,同时低密高强水泥成本也很高。因此,一次上返固井工艺已不能满足固井要求,进而大部分油田公司的开发方案均要求对于垂深超过2500米的油气井必须使用分级固井工艺进行固井。
[0003]分级固井工艺需要采用分级箍,目前分级箍上的浇注孔通常通过塞套进行密封,在一级固井结束后需要打开浇注孔,打开浇注孔的方法为投入打开塞,打开塞能够滑至塞套上,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打开塞能够将塞套下压,从而暴露浇注孔。
[0004]上述步骤中打开塞的常规结构通常为橡胶塞,在滑至塞套时,其能够封堵塞套,而由于现有技术中打开塞的结构通常为柱状,因此其与塞套之间的密封性不高,在井内加压时,压力很容易从缝隙处溢出,因此需要足够的井压才能将塞套下移,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同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箍打开塞。/>[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级箍打开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座,重力座为盘状,所述胶塞本体另一端开设有碗状的进液口,胶塞本体内部开设有连通重力座和进液口的压力通道,所述重力座与压力通道连接处安装有压力球,重力座外部开设有一圈环槽,环槽内固定安装有气囊环,气囊环与压力球连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胶塞本体外部固定设有多道相互平行的橡胶圈肋。
[0008]优选地,所述橡胶圈肋内部开设有连通于压力通道的冲压通道。
[0009]优选地,所述压力球为硅胶球,其内部充有惰性气体。
[0010]优选地,所述压力球通过软管与气囊环连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本技术能够增加打开塞与分级箍之间的密封性,井内压力能够挤压压力球,压力球被挤压后,其内部气体能够被压入气囊环,气囊环膨胀能够提高重力座与塞套的密封性,不会发生压力溢出现象,提高了塞套打开的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分级箍打开塞的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分级箍打开塞的剖视图。
[0016]图中:1胶塞本体、11进液口、12压力通道、2橡胶圈肋、21冲压通道、3重力座、31环槽、4气囊环、5压力球、6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级箍打开塞,包括胶塞本体1,所述胶塞本体1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座3,重力座3为盘状,所述胶塞本体1另一端开设有碗状的进液口11,胶塞本体1内部开设有连通重力座3和进液口11的压力通道12,所述重力座3与压力通道12连接处安装有压力球5,重力座3外部开设有一圈环槽31,环槽31内固定安装有气囊环4,气囊环4与压力球5连通连接。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塞本体1外部固定设有多道相互平行的橡胶圈肋2,用于封闭分级箍内壁。
[0020]为进一步保证在井内加压时,橡胶圈肋2能够与分级箍内壁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圈肋2内部开设有连通于压力通道12的冲压通道21,当井内加压时,井液能够进入压力通道12,能够充起橡胶圈肋2,增大其直径,有效提高与分级箍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0021]进一步的,为保证压力球5内部压力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球5为硅胶球,其内部充有惰性气体。
[002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压力球5中气体能够顺利进入气囊环4,所述压力球5通过软管6与气囊环4连通连接。
[0023]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级固井完成后释放打开塞进入分级箍内,在井内打压,此时重力座3能够堵住分级箍的塞套,井内压力能够挤压压力球5,压力球5被挤压后,其内部气体能够被压入气囊环4,气囊环4膨胀能够提高重力座3与塞套壁的密封性,在压力值达到塞套滑落极限值时,塞套下行,从而暴露循环孔。
[0024]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箍打开塞,包括胶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本体一端固定安装有重力座,重力座为盘状,所述胶塞本体另一端开设有碗状的进液口,胶塞本体内部开设有连通重力座和进液口的压力通道,所述重力座与压力通道连接处安装有压力球,重力座外部开设有一圈环槽,环槽内固定安装有气囊环,气囊环与压力球连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箍打开塞,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崇磊郭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元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