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48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该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上升管与水封阀体出气管的接头上的套管,套管的两端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割缝,锥形结构与上升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锥形结构与水封阀体的出气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上升管上套装有第一压紧帽,第一压紧帽的内壁为与锥形结构相匹配的锥面,上升管上套装有将第一压紧帽压紧在锥形结构上的第一压紧螺母,出气管上套装有第二压紧帽,第二压紧帽的内壁为与锥形结构相匹配的锥面,出气管上套装有将第二压紧帽压紧在锥形结构上的第二压紧螺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水封阀体与上升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焦炉煤气泄漏。了焦炉煤气泄漏。了焦炉煤气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阀体密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炼焦过程中,焦炉产生的荒煤气由炉顶空间通过上升管、桥管和水封阀体汇集到集气管。由于频繁的出炉操作和操作区域高温的影响, 水封阀体的填料极易发生泄漏。荒煤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对操作工人的健康十分有害,同时恶化了炉顶操作环境,浪费了能源。
[0003]为了解决荒煤气泄漏问题,现有技术采取了以下措施:1)泥封结构, 泥封上升管盖不仅易冒烟着火,增加劳动强度,同时也影响炉顶的环境卫生;2)水封结构,能够杜绝上升管盖冒烟着火现象,减少煤气损失以 及改善炉顶区的操作环境。
[0004]荒煤气导出设备中的上升管、桥管等经过受热膨胀,总体向上抬升约5

10公分,会导致上升管与水封阀体之间的承插部位填料松动,出现间隙不均或者桥管下插的深度不够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导致承插口冒烟、漏焦油、氨水的主要原因。因该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顶装焦炉的环境恶化和能源浪费。传统针对承插口串漏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将粘有石棉绳的水玻璃对冒焦油的承插口进行密封,密封完闭后,桥管承插口上部用配制精矿粉,沥青填塞平整;或者是用粘有石棉绳的磷酸火泥对冒焦油的承插口进行密封,密封完闭后,再进行磷酸火泥灌浆。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难以使用太久,处理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上升管与水封阀体出气管的接头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割缝,所述锥形结构与上升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锥形结构与水封阀体的出气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上升管上套装有第一压紧帽,所述第一压紧帽的内壁为与所述锥形结构相匹配的锥面,上升管上套装有将所述第一压紧帽压紧在所述锥形结构上的第一压紧螺母,出气管上套装有第二压紧帽,所述第二压紧帽的内壁为与所述锥形结构相匹配的锥面,出气管上套装有将所述第二压紧帽压紧在所述锥形结构上的第二压紧螺母。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结构的内壁呈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为柱形圈。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包括柱形段以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柱形段两端、内大外小的所述锥形结构,所述套管为不锈钢管。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紧帽为橡胶帽,所述第一压紧帽的内壁与上升管外壁密封贴紧,所述第一压紧帽的外径与所述套管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
压紧帽为橡胶帽,所述第二压紧帽的内壁与出气管外壁密封贴紧,所述第二压紧帽的外径与所述套管的外径相等。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升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紧螺母相匹配的第一螺纹段,出气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压紧螺母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段。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使用时,将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分别安装到套管两端的锥形结构内壁上,将第一压紧螺母、第一压紧套、套管依次套在上升管上,将第一压紧螺母、第一压紧套依次套装在水封阀体出气管上。将上升管通过接头水封阀体出气管连接,将套装套在接头上。第一压紧套和第二压紧套分别压在套管两头的锥形结构上,转动第一压紧螺母和第二压紧螺母,第一压紧螺母转动过程中,推动第一压紧套沿锥形结构的外壁移动,在此过程中,锥形结构向内收缩,将第一密封圈压紧,提高了本技术与上升管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压紧螺母转动过程中,推动第二压紧套沿锥形结构的外壁移动,在此过程中,锥形结构向内收缩,将第二密封圈压紧,提高了本技术与水封阀体出气管之间的密封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提高了水封阀体与上升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焦炉煤气泄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17]图中:1、上升管;2、出气管;3、接头;4、套管;5、锥形结构;6、第一密封圈;7、第一压紧帽;8、第一压紧螺母;9、第二密封圈;10、第二压紧帽;11、第二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本技术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套装在上升管1与水封阀体出气管2的接头3上的套管4,套管4的两端呈锥形结构5,锥形结构5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割缝,锥形结构5与上升管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锥形结构5与水封阀体的出气管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上升管1上套装有第二压紧帽7,第二压紧帽7的内壁为与锥形结构5相匹配的锥面,上升管1上套装有将第二压紧帽7压紧在锥形结构5上的第一压紧螺母8,出气管2上套装有第二压紧帽10,第二压紧帽10的内壁为与锥形结构5相匹配的锥面,出气管2上套装有将第二压紧帽10压紧在锥形结构5上的第二压紧螺母11。
[0020]本实施例中,锥形结构5的内壁呈柱形结构,第一密封圈6以及第二密封圈9为柱形圈。套管4包括柱形段以及两个分别位于柱形段两端、内大外小的锥形结构5,套管4为不锈钢管。第二压紧帽7为橡胶帽,第二压紧帽7的内壁与上升管1外壁密封贴紧,第二压紧帽7的外径与套管4的外径相等,第二压紧帽10为橡胶帽,第二压紧帽10的内壁与出气管2外壁密封贴紧,第二压紧帽10的外径与套管4的外径相等。上升管1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压紧螺母8相匹配的第一螺纹段,出气管2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压紧螺母11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段。
[0021]本技术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使用时,将第一密封圈6以及第二密封圈9分别安装到套管4两端的锥形结构5内壁上,将第一压紧螺母8、第一压紧套、套管4依次套在上升管1上,将第一压紧螺母8、第一压紧套依次套装在水封阀体出气管2上。将上升管1通过接头3水封阀体出气管2连接,将套装套在接头3上。第一压紧套和第二压紧套分别压在套管4两头的锥形结构5上,转动第一压紧螺母8和第二压紧螺母11,第一压紧螺母8转动过程中,推动第一压紧套沿锥形结构5的外壁移动,在此过程中,锥形结构5向内收缩,将第一密封圈6压紧,提高了本技术与上升管1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压紧螺母11转动过程中,推动第二压紧套沿锥形结构5的外壁移动,在此过程中,锥形结构5向内收缩,将第二密封圈9压紧,提高了本技术与水封阀体出气管2之间的密封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提高了水封阀体与上升管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在上升管与水封阀体出气管的接头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割缝,所述锥形结构与上升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锥形结构与水封阀体的出气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上升管上套装有第一压紧帽,所述第一压紧帽的内壁为与所述锥形结构相匹配的锥面,上升管上套装有将所述第一压紧帽压紧在所述锥形结构上的第一压紧螺母,出气管上套装有第二压紧帽,所述第二压紧帽的内壁为与所述锥形结构相匹配的锥面,出气管上套装有将所述第二压紧帽压紧在所述锥形结构上的第二压紧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集气管水封阀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的内壁呈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伟王兴生魏如愿候民友畅宾平高路琦周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煤神马京宝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