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78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包括有电机(8)和其输出轴上安装的电机小齿轮(7),电机小齿轮(7)与减速大齿轮(6)啮合,减速大齿轮(6)与齿轮(1)同轴安装,其特征是齿轮(1)安装于往复滑动块(2)的往复槽内,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两平行直边为相同的齿条结构,齿轮(1)为不完全齿轮,它与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形成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往复滑动块(2)上连接有往复杆(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分离原理,通过合理设置齿轮和齿条的结构,将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在运转时传动平稳,结构紧凑、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运用于做往复运动类电动工具上 的往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如往复锯、曲线锯等做往复运动的一类电动工具上,多采用一种称作为曲 柄连杆-滑块的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刀具夹持机构的往复运动,带动刀具作 往复运动,从而达到锯割工件的目的。在这类转换机构上,电动机输出轴上套有少齿的减速 小齿轮,与大齿轮配合完成减速功能,在大齿轮上同时做有曲柄结构,与连杆和滑块等结构 形成曲柄连杆-滑块机构,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导套中滑动的锯片夹持机构使用关节连 接,从而,完成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锯割片的直线往复运动。使用这种传统的机构做成的工具,往往多数工具内部结构占有较大的体积,且零 部件较多,这样就会带来成本增加、和整个装置的可靠性降低;同时机器运转时的机械磨损 较大,使得机器使用的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性高、故障率较低,整体振动和噪声较小的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包括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电机小齿轮, 电机小齿轮与减速大齿轮啮合,减速大齿轮与齿轮同轴安装,其特征是齿轮安装于往复滑 动块的往复槽内,往复滑动块往复槽内的两平行直边为相同的齿条结构,齿轮为不完全齿 轮,它与往复滑动块往复槽内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形成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往复滑动块 上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套在轴套上,轴套与往复滑动块外壁安装的杆体端部连接固定。所述往复滑动块安装于滑块槽内。所述齿轮的轮齿位于齿轮一半的周长上,往复滑动块往复槽内两齿条间的距离与 齿轮的直径相吻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使用场合广泛,可运用于所有需要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做往复运动的电动工具 上。2、这种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传动平稳、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尤其适合手持式 电动工具。3、结构简单,零件少,制造方便。4、使用可靠性高,长整机的故障率较低。5、往复运动的行程距离较大。6、且可以通过调整齿轮、齿条的模数、齿数等相关参数,很方便地调整往复行程。7、整机的振动和噪声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齿轮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齿轮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齿轮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本技术齿轮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7为本技术齿轮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8为本技术齿轮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中电机8的输出轴上装有电机小齿轮7,电机小齿轮7 与减速大齿轮6啮合,减速大齿轮6与齿轮1同轴安装,它们组成主动部件。齿轮1为不完 全齿轮,它安装于往复滑动块2的往复槽内,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上下两平行直边为相 同的齿条结构,齿轮1与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并形成不完全齿轮齿条 机构,当齿轮1转动时可带动往复滑动块2往复运动。往复滑动块2外壁安装的杆体端部 装有轴套4,往复杆5套在轴套4上,从而保证往复杆5能在往复滑动块2的带动下做直线 往复运动。往复滑动块2安装于滑块槽3内,保证往复滑动块2做往复直线运动。齿轮1 的轮齿位于齿轮1 一半的周长上,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两齿条间的距离与齿轮1的直径 相吻合,齿轮1旋转时,通过齿轮1与往复滑动块2中上下两齿条的啮合、分离、再啮合。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技术齿轮1、滑块槽3位置相对固定,只有转动没有移动,往复滑动块2、往 复杆5做往复运动。初始位置时往复滑动块2位于滑块槽3的中间,齿轮2顺时针旋转。如下为往复滑动块2在几个位置上的运动情况分析。1、齿轮1和往复滑动块2的顶部齿条啮合,且往复滑动块2位于滑块槽3的中间 位置(见图3);齿轮1顺时针旋转,齿轮1与往复滑动块2顶部的齿条啮合,带动往复滑动 块2向右沿着滑块槽3做直线运动。2、齿轮1旋转90°,当齿轮1的G齿与往复滑动块2的顶部齿条Rl齿啮合时,往 复滑动块2向右运动到最大行程处;且定义此运动距离为S(见图4)。3、齿轮1继续旋转,此时齿轮1的G齿与往复滑动块2的顶部齿条Rl齿分离;同 时齿轮1的G'齿与往复滑动块2的底部齿条R2齿啮合。此时随着齿轮1的旋转,齿轮1 与往复滑动块2底部的齿条啮合,带动往复滑动块2向左沿着滑块槽3做直线运动(见图 5)。4、齿轮1旋转180°,齿轮1与往复滑动块2的底部齿条啮合,此时往复滑动块2 位于滑块槽3的中间(见图6)。5、齿轮1旋转270°,当齿轮1的G齿与往复滑动块2的底部齿条R2‘齿啮合时, 往复滑动块2向左运动到最大行程处;且定义往复滑动块2偏移滑块槽3中间位置距离为 S(见图7)。6、齿轮1继续旋转,此时齿轮1的G齿与往复滑动块2的底部齿条R2'齿分离;同 时齿轮1的G'齿与往复滑动块2的顶部齿条Rl'齿啮合。此时随着齿轮1的旋转,齿轮1 与往复滑动块2顶部的齿条啮合,带动往复滑动块2向右沿着滑块槽3做直线运动(见图 8)。7、齿轮1旋转360°,齿轮1和往复滑动块2的顶部齿条啮合,且往复滑动块2位 于滑块槽3的中间(见图3);这样往复滑动块2就完成了一个往复运动周期。由此可知, 往复滑动块2的往复运动行程为2S。本技术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一种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包括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上装有电机小齿轮(7),电机小齿轮(7)与减速大齿轮(6)啮合,减速大齿轮(6)与齿轮(1)同轴安装,其特征是齿轮(1)安装于往复滑动块(2)的往复槽内,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两平行直边为相同的齿条结构,齿轮(1)为不完全齿轮,它与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形成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往复滑动块(2)上连接有往复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往复杆(5)套在 轴套(4)上,轴套(4)与往复滑动块(2)外壁安装的杆体端部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往复滑动块 (2)安装于滑块槽(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齿轮(1)的轮齿 位于齿轮(1) 一半的周长上,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两齿条间的距离与齿轮(1)的直径 相吻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包括有电机(8)和其输出轴上安装的电机小齿轮(7),电机小齿轮(7)与减速大齿轮(6)啮合,减速大齿轮(6)与齿轮(1)同轴安装,其特征是齿轮(1)安装于往复滑动块(2)的往复槽内,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两平行直边为相同的齿条结构,齿轮(1)为不完全齿轮,它与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形成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往复滑动块(2)上连接有往复杆(5)。本技术运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分离原理,通过合理设置齿轮和齿条的结构,将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在运转时传动平稳,结构紧凑、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文档编号B23D59/00GK201735896SQ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用于电动工具的往复机构,包括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上装有电机小齿轮(7),电机小齿轮(7)与减速大齿轮(6)啮合,减速大齿轮(6)与齿轮(1)同轴安装,其特征是齿轮(1)安装于往复滑动块(2)的往复槽内,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两平行直边为相同的齿条结构,齿轮(1)为不完全齿轮,它与往复滑动块(2)往复槽内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形成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往复滑动块(2)上连接有往复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云龙周国伟费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友联同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