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84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对镍化铜低温钢进行材料改进,通过辅料B的加入直接提高了材料本身的耐低温性,同时,对辅料B进行酸性结构改性,在自身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热膨胀性和耐低温性,制备的中间剂更方便主料A及改性辅料B的结合,通过电极催化系统的电离改性,提高了结构之间的分子韧性,加强了热膨胀性能,辅料B的加入使得合成材料具有高效的热传导性能,双次改性使得镍铜合金材质具有极佳的热变形系数,更可以耐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改性的
,具体涉及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造型较为别致的鱼糜丸类、艺术甜品等需要模具的冷冻食品过程中,因液氮冻结工序中超低温液氮与模具直接接触,一般材质的模具,如304不锈钢材质,其一方面材质导热系数是16.2W/m.K,在极低温下热传导性不佳,另一方面热变形系数高,容易在几次使用后发生形变,造成产品变型甚至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现有液氮冷冻模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液氮冷冻模具一方面在极低温下热传导性不佳,另一方面热变形系数高,容易在几次使用后发生形变,造成产品变型甚至漏液现象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7](1)主料的制备:
[0008]高温下分别融化15份Cu及8份Ni,搅拌混合均匀后保持高温熔融状态,得到主料A;
[0009]常温下混合3份刚玉细粉规格混合物、2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石英粉、0.3份二硼化锆、2份石墨烯、1.5份氧化铝细粉及1.3份碳化硅细粉,得到辅料B;
[0010](2)主料改性:
[0011]取出所述辅料B,以0.1mol/min的速率缓慢滴加5份浓盐酸溶液、通过去离子水调整PH为1~2,控制在10~20min内加入0.6份亚硝酸钠和1.8份次氯酸钠的混合液,维温50~60℃以300r/min的速率高速搅拌反应12h;
[0012](3)中间剂的制备:
[0013]开启搅拌,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0份乙醇、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及0.6份偏硼酸钡,开动搅拌,N2保护下以5℃/min升温至100℃,密闭回流状态下200~300r/min搅拌30min成均相混合液后加入0.3份复合稳定剂,持续搅拌1h后降温至室温,得到中间剂C;
[0014](4)将主料A、步骤(2)中的混合物、中间剂C、1份固化剂及0.5份FeCl2加入至高剪切乳化机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至PH=5~7,电极催化系统外接24V电源,高温熔融下以12000~16000r/min转速反应30min后加入3份防沉助剂,搅拌至混合物粘度合格后停止搅拌;
[0015](5)模具成型;
[0016]其中,以上原料添加均为按质量份数计。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刚玉细粉规格混合物具体包括:粒径0.05~0.1mm刚玉细粉65%及粒径1.5~2.0mm刚玉细粉35%。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合稳定剂为浓度为0.3mol/l的聚乙烯醇。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化剂为山梨酸酯。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沉助剂为Aerosil300。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PH调节剂为纯水。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定义混合物的黏度为200~500mm2/s时,达到合格标准。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对镍化铜低温钢进行材料改进,通过辅料B的加入直接提高了材料本身的耐低温性,同时,对辅料B进行酸性结构改性,在自身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热膨胀性和耐低温性,制备的中间剂更方便主料A及改性辅料B的结合,通过电极催化系统的电离改性,提高了结构之间的分子韧性,加强了热膨胀性能,辅料B的加入使得合成材料具有高效的热传导性能,双次改性使得镍铜合金材质具有极佳的热变形系数,更可以耐受

170度氮气的温度,可以反复长时间使用不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的范围。
[0025]在生产造型较为别致的鱼糜丸类、艺术甜品等需要模具的冷冻食品过程中,因液氮冻结工序中超低温液氮与模具直接接触,一般材质的模具,如304不锈钢材质,其一方面材质导热系数是16.2W/m.K,在极低温下热传导性不佳,另一方面热变形系数高,容易在几次使用后发生形变,造成产品变型甚至漏液现象。
[0026]故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7](1)主料的制备:
[0028]高温下分别融化15份Cu及8份Ni,搅拌混合均匀后保持高温熔融状态,得到主料A;
[0029]常温下混合3份刚玉细粉规格混合物、2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石英粉、0.3份二硼化锆、2份石墨烯、1.5份氧化铝细粉及1.3份碳化硅细粉,得到辅料B;
[0030](2)主料改性:
[0031]取出辅料B,以0.1mol/min的速率缓慢滴加5份浓盐酸溶液、通过去离子水调整PH为1~2,控制在10~20min内加入0.6份亚硝酸钠和1.8份次氯酸钠的混合液,维温50~60℃以300r/min的速率高速搅拌反应12h;
[0032](3)中间剂的制备:
[0033]开启搅拌,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0份乙醇、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及0.6份偏硼酸钡,开动搅拌,N2保护下以5℃/min升温至100℃,密闭回流状态下200~300r/min搅拌30min成均相混合液后加入0.3份复合稳定剂,持续搅拌1h后降温至室温,得到中间剂C;
[0034](4)将主料A、步骤(2)中的混合物、中间剂C、1份固化剂及0.5份FeCl2加入至高剪切乳化机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至PH=5~7,电极催化系统外接24V电源,高温熔融下以12000~16000r/min转速反应30min后加入3份防沉助剂,搅拌至混合物粘度合格后停止搅拌;
[0035](5)模具成型;
[0036]其中,以上原料添加均为按质量份数计。
[0037]其中,刚玉细粉规格混合物具体包括:粒径0.05~0.1mm刚玉细粉65%及粒径1.5~2.0mm刚玉细粉35%。
[0038]其中,复合稳定剂为浓度为0.3mol/l的聚乙烯醇。
[0039]其中,固化剂为山梨酸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冷冻过程模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主料的制备:高温下分别融化15份Cu及8份Ni,搅拌混合均匀后保持高温熔融状态,得到主料A;常温下混合3份刚玉细粉规格混合物、2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石英粉、0.3份二硼化锆、2份石墨烯、1.5份氧化铝细粉及1.3份碳化硅细粉,得到辅料B;(2)主料改性:取出所述辅料B,以0.1mol/min的速率缓慢滴加5份浓盐酸溶液、通过去离子水调整PH为1~2,控制在10~20min内加入0.6份亚硝酸钠和1.8份次氯酸钠的混合液,维温50~60℃以300r/min的速率高速搅拌反应12h;(3)中间剂的制备:开启搅拌,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0份乙醇、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及0.6份偏硼酸钡,开动搅拌,N2保护下以5℃/min升温至100℃,密闭回流状态下200~300r/min搅拌30min成均相混合液后加入0.3份复合稳定剂,持续搅拌1h后降温至室温,得到中间剂C;(4)将主料A、步骤(2)中的混合物、中间剂C、1份固化剂及0.5份FeCl2加入至高剪切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可米可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