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58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电流连通所有部件,用于对系统整体部件进行供电;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内设置为密闭真空,且通过内置的恒温冷源控制温度恒定,其内设置有接通电流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双脉冲离子激发电源;托辊传输部件,接通电流用于放置并传输需要灭菌的食品,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底部设置的等离子体散射口正对托辊传输部件上表面;检测部件,实时智能检测托辊传输部件上是否有食品,并当检测出食品时开启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用以激发等离子体;通过高频电场作用产生大量紫外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基因物质,摧毁微生物和扰乱微生物的生存功能,从根本上实现了消杀。杀。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杀菌消毒的
,尤其涉及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食品杀菌多采用先杀菌后包装的前端杀菌方式,由于在包装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污染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包装内食品腐败变质,故此,现有的杀菌方式有时也采用热源杀菌技术进行后端杀菌,但由于冰淇淋的口感、成型形态直接影响冰淇淋的品质,在成型包装后无法运用传统的热源杀菌技术进行后端杀菌,产生二次污染的概率较高,故此,研究一种针对冷源食品的后端新型杀菌消毒技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现有冰淇淋食品杀菌消毒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冰淇淋食品加工过程中无法运用热源杀菌技术进行后端杀菌,产生二次污染概率较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电流连通所有部件,用于对所述系统整体部件进行供电;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内设置为密闭真空,且通过内置的恒温冷源控制温度恒定,其内设置有接通电流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双脉冲离子激发电源;托辊传输部件,接通电流用于放置并传输需要灭菌的食品,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底部设置的等离子体散射口正对所述托辊传输部件上表面;检测部件,实时智能检测所述托辊传输部件上是否有食品,并当检测出食品时开启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用以激发等离子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托辊传输部件包括转动滚筒、运行齿轮组及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带动一对啮合的所述运行齿轮组转动,带动所述转动滚筒转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滚筒内部中空,其内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转动滚筒表面嵌设有震动单元,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震动单元进行伸缩震动,用于在传输过程中进行震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有离子释放把控部件,具体包括:细菌实时检测单元,用于对处于所述转动滚筒上的物料进行表面细菌检测;离子释放把控单元,与所述细菌实时检测单元数据连接,接收表面细菌检测数值,并将其输入至优化调整模型中,输出调整百分比,依据所述调整百分比对当前离子释放量进行调整;离子释放单元,与所述离子释放把控单元数据连接,接收调整后的离子释放
量数值,并依据该数值控制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进行离子的释放;
[0010]其中,所述优化调整模型具体为:
[0011][0012]其中,K(x,y)为调整百分比,x为当前检测的细菌量(个/cm2),y为前次检测的细菌量(个/cm2),σ为调整优化参数值。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有入库细菌检测部件,用于当食品完成消杀后对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量再次检测,并当检测出还有阈值范围以上的细菌时,发出报警提醒。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系统的激发介质为过氧化氢。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恒温冷源控制温度为60℃以下。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采用等离子体杀菌消毒系统对冰淇淋产品进行消杀,采用双脉冲电源技术和交流电源,结合适当的介质材料对杀菌系统进行设计,在低温和真空的状态下,通过高频电场作用产生大量紫外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基因物质,摧毁微生物和扰乱微生物的生存功能,从根本上实现了消杀;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托辊传输部件和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两板块的分别设置,将放电区和处理区分开,此种设置方法能够采用较小的最合适的电极放电间距负责产生等离子体,同时明显降低了处理过程中的发热,处理时温度的增幅可控制在0

5℃,将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物质与冷冻食品表面反应时间提高至原来的两倍,大大提高了杀菌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等后端杀菌环节中离子量释放量和释放强度的精准把控,在高效灭菌的前提下将耗电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基于全生产线的智能检测,在冷冻食品完成后端杀菌进入冷库前,对包装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量再次检测,彻底切断病原体传播的可能性,把不可控因素挡在食品冷链供应入市前,确保用户第一时间接触食品、食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原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统杀菌与等离子杀菌后菌含量对比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实物展示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的又一实物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的范围。
[0023]现有的食品杀菌方式有时也采用热源杀菌技术进行后端杀菌,但由于冰淇淋的口感、成型形态直接影响冰淇淋的品质,在成型包装后无法运用热源杀菌技术进行后端杀菌,产生二次污染的概率较高。
[0024]且考虑到等离子杀菌技术对清除乙烯、乙醇等对果蔬贮藏保鲜有害的代谢物、诱导果蔬气孔缩小、降低果蔬呼吸强度等发挥有效作用。等离子技术不仅对于真菌、细菌类病害有较强的防除作用,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毒对冷冻食品带来的危害。
[0025]故此,考虑将等离子杀菌技术创造性结合至冰淇淋后端杀菌过程中,研发一种针对冷源食品的后端新型杀菌消毒技术。
[0026]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等离子杀菌系统是基于以过氧化氢作为介质,等离子体中含有氢氧自由基、过羟自由基、激发态、活性氧原子、活性氢原子等活性成分的固有特性,在低温(60℃以下)和真空状态下,通过髙频电场作用产生的大量紫外线,可直接破坏微生物的基因物质,能够摧毁微生物和扰乱微生物的生存功能,实现从根本上消杀灭菌的最优解决方案。
[0027]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电流连通所有部件,用于对所述系统整体部件进行供电;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内设置为密闭真空,且通过内置的恒温冷源控制温度恒定,其内设置有接通电流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双脉冲离子激发电源;托辊传输部件,接通电流用于放置并传输需要灭菌的食品,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底部设置的等离子体散射口正对所述托辊传输部件上表面;检测部件,实时智能检测所述托辊传输部件上是否有食品,并当检测出食品时开启所述双脉冲等离子激发块用以激发等离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传输部件包括转动滚筒、运行齿轮组及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带动一对啮合的所述运行齿轮组转动,带动所述转动滚筒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滚筒内部中空,其内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转动滚筒表面嵌设有震动单元,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震动单元进行伸缩震动,用于在传输过程中进行震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源食品后端杀菌消毒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可米可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