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44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7
控制内燃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的输入构件

与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构件

旋转电机

以及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一例

以下,在“
技术介绍
”及“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的说明中,将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引用到括号内

[0003]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输入构件
(8)
,与内燃机
(3)
驱动连结;输出构件
(7)
,与车轮驱动连结;旋转电机
(4)
;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
(10)
,具备与输入构件
(8)
驱动连结的第一旋转元件
(13)、
与输出构件
(7)
驱动连结的第二旋转元件
(12)
及与旋转电机
(4)
驱动连结的第三旋转元件
(11)
;传递机构
(19)
,进行第二旋转元件
(12)
与输出构件
(7)
之间的动力传递;第一接合装置
(17)
,断开或连接内燃机
(3)
与第一旋转元件
(13)
之间的动力传递;第二接合装置
(16)
,断开或连接第一旋转元件
(13)
与第三旋转元
(11)
之间的动力传递

而且,传递机构
(19)
具备第三接合装置
(23、24)
,该第三接合装置
(23、24)
断开或连接第二旋转元件
(12)
与输出构件
(7)
之间的动力传递

[0004]另外,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模式
(EM)
及第二模式
(CVTM)
作为动作模式

在第一模式
(EM)
中,第一接合装置
(17)
处于分离状态,第二接合装置
(16)
处于接合状态,第三接合装置
(23、24)
处于接合状态,内燃机
(3)
处于不输出驱动力的停止状态,旋转电机
(4)
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输出构件
(7)。
在第二模式
(CVTM)
中,第一接合装置
(17)
处于接合状态,第二接合装置
(16)
处于分离状态,第三接合装置
(2324)
处于接合状态,内燃机
(3)
及旋转电机
(4)
的驱动力被传递到输出构件
(7)。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
2020

525358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如上所述,在第一模式
(EM)
中,内燃机
(3)
处于停止状态,在第二模式
(CVTM)
中,内燃机
(3)
处于驱动状态

因此,在从第一模式
(EM)
向第二模式
(CVTM)
转移的情况下,需要起动内燃机
(3)。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在起动内燃机
(3)
的情况下,执行第一起动控制和第二起动控制中的任一方

第一起动控制是在第一接合装置
(17)
和第二接合装置
(16)
中的每一个处于接合状态

第三接合装置
(2324)
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起动内燃机
(3)
的控制,第二起动控制是在第一接合装置
(17)、
第二接合装置
(16)
和第三接合装置
(2324)
中的每一个处于接合状态的情况下起动内燃机
(3)
的控制

[0010]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在从第一模式
(EM)
向第二模式
(CVTM)
转移的情况下,怎样起动内燃机
(3)
的记载

假设在从第一模式
(EM)
向第二模式
(CVTM)
转移的情况下,
在通过上述的第一起动控制使内燃机
(3)
起动的情况下,为了内燃机
(3)
的起动而暂时使第三接合装置
(2324)
从接合状态变化为分离状态,然后使内燃机
(3)
起动,之后,需要使第三接合装置
(23、24)
返回接合状态

其结果是,使接合装置的状态变化的次数变多,动作模式的转移所需的时间容易变长

另外,在从第一模式
(EM)
向第二模式
(CVTM)
转移的情况下,在通过上述的第二起动控制使内燃机
(3)
起动的情况下,需要使第一旋转元件
(13)
的旋转速度为内燃机
(3)
的起动所需要的旋转速度

因此,在第一旋转元件
(13)
的旋转速度成为内燃机
(3)
的起动所需要的旋转速度之前,需要等待动作模式的转移,动作模式的转移所需要的时间容易变长

[0011]因此,期望实现一种能够将伴随着内燃机的起动的动作模式的转移所需的时间抑制得较短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鉴于上述情况,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为具备:
[0014]输入构件,与内燃机驱动连结;
[0015]第一输出构件,与第一车轮驱动连结;
[0016]第一旋转电机,具备转子;
[0017]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具备第一旋转元件

第二旋转元件及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输入构件驱动连结,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与所述转子驱动连结;
[0018]传递机构,至少进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
[0019]第一接合装置,断开或连接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之间的动力传递;
[0020]第二接合装置,断开或连接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三旋转元件这三个旋转元件中选择的两个旋转元件之间的动力传递;
[0021]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内燃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输入构件,与内燃机驱动连结;第一输出构件,与第一车轮驱动连结;第一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分配用差动齿轮机构,具备第一旋转元件

第二旋转元件及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输入构件驱动连结,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与所述转子驱动连结;传递机构,至少进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第一接合装置,断开或连接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之间的动力传递;第二接合装置,断开或连接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

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三旋转元件这三个旋转元件中选择的两个旋转元件之间的动力传递;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内燃机

所述第一旋转电机

所述第一接合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接合装置,所述传递机构具备断开或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输出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第三接合装置,其中,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作为动作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合装置为分离状态,所述第二接合装置为接合状态,所述第三接合装置为接合状态,所述内燃机为不输出驱动力的停止状态,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驱动力被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构件,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合装置为接合状态,所述第二接合装置为分离状态,所述第三接合装置为接合状态,所述内燃机及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驱动力被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构件,所述控制装置在从所述第一模式向所述第二模式转移的情况下,能够执行第一转移控制,所述第一转移控制包括:第一控制,将所述第三接合装置维持在接合状态,并且使所述第二接合装置从接合状态变化为分离状态;第二控制,在所述第一控制之后,以使所述第一旋转元件的旋转速度接近目标旋转速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转子的旋转速度;第三控制,在所述第二控制之后,使所述第一接合装置从分离状态变化为接合状态,利用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经由所述第一接合装置向所述内燃机传递的驱动力使所述内燃机起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合装置是作为接合状态包括直接接合状态和滑移接合状态的摩擦接合装置,所述目标旋转速度是基于在转移到所述第二模式之后用于使所述内燃机输出所需的驱动力的该内燃机的旋转速度而确定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的旋转速度,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三控制中,在使所述第一接合装置从分离状态经由滑移接合状态向直接接合状态变化的接合动作中,利用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经由滑移接合状态的所述第一接合装置向所述内燃机传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部圭一朗津田耕平中矢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