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07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CT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运输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
设备是用
X
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
X
线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检测器接收,产生信号,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的疏密程度不同,
X
线的穿透能力不同,所以检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就有了差异,将所接收的这种有差异的射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然后便可输出到显示的荧光屏上显示出图像,由于
CT
设备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对病人来说无痛苦,其密度

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非常小的病变,直接显示
X
线平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它在发现病变

确定病变的相对空间位置

大小

数目方面非常敏感而可靠,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对神经内科的诊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在生产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的生产车间对主板产生完成之后,需要将主板运输到
CT
检查设备旁进行主板的组装,由于主板的生产线与
CT
检车设备的组装线不在同一车间,因此需要对主板进行运输,将其运输到组装车间内,现有技术中的运输装置,一般多采用多层运输车对主板进行运输,这就容易导致在对多层运输车下面几层的位置进行主板取放操作,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弯腰操作,从而造成工作人员的腰部酸疼,降低工作效率,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还包括: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箱内的上端两侧;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箱内的下端两侧;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齿型带相互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转动的驱动部,安装在所述运输箱上;安装块,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齿型带的外壁上;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放置盒,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放置盒内开设有多组空腔;透明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运输箱正面的开口处

[0006]为了便于驱动齿型带通过固定杆带动放置盒进行环形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运输箱的上端,所述驱动轴横向转动连接在运输箱内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进运输箱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贯穿于运输箱,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齿轮
的一端贯穿于运输箱,且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0007]为了便于对放置盒进行固定,以便在对主板进行取放时,放置盒发生晃动影响工作人员对主板的取放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箱的一侧靠近透明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运输箱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

[0008]为了便于对主板进行防护,避免与放置盒内壁发生碰撞,对主板造成损坏,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定位气囊条

第二定位气囊条

[0009]为了便于对主板个上的各个组件进行防护,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气囊条的宽度大于第二定位气囊条的宽度

[0010]为了便于减小多个放置盒的晃动幅度,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箱内部位于多个放置盒中间的位置通过安装杆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气囊圈,所述限位气囊圈的一侧开设有泄气口,所述限位气囊圈的泄气口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运输箱的侧壁下端靠近第二齿轮的位置安装有用于向限位气囊圈内输送气体的输送组件

[0011]为了便于向限位气囊圈内输送气体,使其进行膨胀,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偏心盘

气缸

带有活塞的活塞杆以及
T
型块,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贯穿于运输箱,且与所述偏心盘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运输箱的外壁下端,所述活塞杆滑动在气缸内,所述偏心盘上开设有
T
型滑槽,所述
T
型块滑动在
T
型滑槽内,所述气缸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限位气囊圈相接通,所述气缸的进出气口内均设有第二单向阀

[0012]为了便于提高固定杆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齿型带通过固定杆带动放置盒进行晃动,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箱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
T
型滑块,所述
T
型滑块滑动连接在相邻的环形滑槽内

[0013]为了便于打开透明板时,对透明板进行限位固定,从而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以便更好的对主板进行取放,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的把手上内嵌安装有第一磁块,所述运输箱的上端内嵌安装有与第一磁块相匹配的第二磁块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透明板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

齿型带

安装块

固定杆以及驱动部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将多个放置盒呈环形安装在运输箱内,当需要对主板进行取放时,只需通过驱动部控制齿型带转动,便可将多个放置盒依次转动到靠近运输箱开口处的位置,从而使其工作人员只需站着,便可对主板进行取放操作,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层运输车对主板进行批量运输的方式相比,不仅可以保证对主板进行批量运输,还可以避免在对多层运输车下面几层进行主板取放时,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弯腰进行取放,导致工作人员的腰部酸疼,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1),还包括:第一齿轮(
202
),通过第一转轴(
203
)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箱(1)内的上端两侧;第二齿轮(
2021
),通过第二转轴(
2031
)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箱(1)内的下端两侧;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齿轮(
202
)与第二齿轮(
2021
)之间通过齿型带(
204
)相互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
202


第二齿轮(
2021
)转动的驱动部,安装在所述运输箱(1)上;安装块(
205
),等间距固定连接在所述齿型带(
204
)的外壁上;固定杆(3),固定连接在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所述安装块(
205
)之间;放置盒(
303
),通过连接块(
302
)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3)上;所述放置盒(
303
)内开设有多组空腔(
304
);透明板(
101
),转动连接在所述运输箱(1)正面的开口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2)和驱动轴(
201
),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在运输箱(1)的上端,所述驱动轴(
201
)横向转动连接在运输箱(1)内位于第一齿轮(
202
)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进运输箱(1)内,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轴(
201
)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轴(
201
)的两端均贯穿于运输箱(1),且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
203
)远离第一齿轮(
202
)的一端贯穿于运输箱(1),且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的一侧靠近透明板(
101
)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位于运输箱(1)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板(
40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
304
)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定位气囊条(
305


第二定位气囊条(
30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
CT
检查设备用主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冬冬高玉梅韩玉美王玉兰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创赢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