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透光双料注塑内饰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内饰条是重要的汽车内饰组件,各类装饰条能够增加汽车内饰的氛围感,汽车内饰行业先后推出了不同功能和风格的装饰条,如利用喷漆实现金属质感的内饰条、携带灯带的氛围灯内饰条,随着需求的提高,先要实现一种弓形结构的可透光双料注塑的内饰条,但由于两种不同的硬性注塑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不高,弓形结构的形状又会产生回弹趋势,进一步的使得结合力变差,容易发生脱落导致内饰条晃动发出异响,并且由于目前注塑脱模的技术限制,两种材料之间不能采用倒扣结构固定,除却两种硬性材料之间的结合力问题,还存在灯条安装之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光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透光双料注塑内饰条,以解决两种不同的硬性注塑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不高,弓形结构的形状又会产生回弹趋势,进一步的使得结合力变差,容易发生脱落导致内饰条晃动发出异响,并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透光双料注塑内饰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发光组件(3)、连接结构(4)和降噪软体(7),所述发光组件(3)包括透明导光层(5)和灯带(6),所述壳体(1)与所述透明导光层(5)为形状相匹配的弓形结构,所述透明导光层(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空腔(2)内,所述连接结构(4)设置在壳体(1)与透明导光层(5)的接触面上,用于加强所述壳体(1)与所述透明导光层(5)的结合强度,所述降噪软体(7)设置在透明导光层(5)上,并对安装在降噪软体(7)之间的灯带(6)形成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光双料注塑内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弓形外侧壁(9),弓形内侧壁(8)和顶壁(10),所述空腔(2)由所述弓形外侧壁(9)、弓形内侧壁(8)和顶壁(10)的内表面围合而成,所述顶壁(10)上设置有为灯带(6)发出的灯光提供透出通道的透光镂空部(11),所述弓形外侧壁(9)和所述弓形内侧壁(8)的端部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壳体(1)与汽车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卡扣(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光双料注塑内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光层(5)与所述弓形外侧壁(9)和弓形内侧壁(8)抵持的两面,沿所述弓形外侧壁(9)与所述弓形内侧壁(8)背离顶壁(10)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出用于加强所述透明导光层(5)与所述壳体(1)之间结合力的结合力加强壁(15),所述结合力加强壁(15)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弓形外侧壁(9)和所述弓形内侧壁(8)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透光双料注塑内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力加强壁(15)包括一种简化结合力加强结构(21),所述简化结合力加强结构(21)在所述透明导光层(5)和所述壳体(1)的弓形内侧壁(8)的抵持面上设置,所述简化结合力加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凯,惠焕宇,金旋,周怡晴,高洪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羽项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