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33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混合,控制钠基脱硫灰中的NaHCO3与钙基脱硫灰中的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加水搅拌,制成悬浊液;2)在搅拌条件下,向悬浊液中通入空气进行反应;3)将反应后的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产物为钠盐溶液,得到的固体产物干燥后为钙系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协同利用,制备为钠盐溶液和钙系产品,可分别回用于钢企内部的废水零排放脱盐系统和石灰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弃物资源化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硫元素是钢铁冶金中的有害元素,钢铁全流程85%以上的硫元素以SO2的形式向大气排放,烟气脱硫是重要的环保措施,半干法脱硫工艺因工艺简单,脱硫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原因被广泛采用,并由此产生大量难利用的副产物脱硫灰,成为钢企环保难题。
[0003]根据工况场合、脱硫工艺、脱硫剂等的不同,半干法脱硫灰分为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钙基脱硫灰主要含有Ca(OH)2、CaSO4、Ca2SO3、CaCO3、CaCl2等物质,目前的利用方式有水泥缓凝剂、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工艺协同处置、返回烧结利用、用于尾矿处理等。钠基脱硫灰主要含有Na2SO4、Na2SO3、NaHCO3等物质,相关利用技术研究较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案例报道也较少,文献中有类似材料用于废水处理,生产复合肥以及转化利用等报道。但是现有的利用技术普遍存在处置成本高,应用适应性不足等问题,钢厂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问题未完全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将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协同利用,制备为可在烟气治理和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回用于钢企内部,解决钢企固废处置问题。
[0005]为解决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混合后,加水搅拌,制成悬浊液;
[0007]2)在搅拌条件下,向悬浊液中通入空气进行反应;
[0008]3)将反应后的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产物为钠盐溶液,得到的固体产物干燥后为钙系产品。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脱硫灰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a(OH)225~40%,CaSO
3 25~40%,CaSO
4 10~20%,CaCO
3 5~15%,CaCl
2 1.5~5%,且CaSO3与CaSO4的质量比>2,余量为结晶水及其它微量杂质。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脱硫灰中80%以上质量的颗粒粒径≤75μm。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钠基脱硫灰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Na2SO430~60%,Na2SO
3 10~20%,NaHCO
3 20~60%,且Na2SO4与Na2SO3的质量比>2,余量为结晶水及其它微量杂质。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钠基脱硫灰中90%以上质量的颗粒粒径≤75μm。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混合时,控制NaHCO3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水为纯水、工业用水或钢企中水。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的质量为钠基脱硫灰质量的6~12倍。
[0016]优选地,所述水的质量为钠基脱硫灰质量的6~8倍。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搅拌速率为30~60rpm。
[0018]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的搅拌时间为5~10min。
[0019]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的通气风速为3.5~8m/s,通气反应时间为30~60min。
[0020]优选地,步骤2)中的通气反应时间为40~50min。
[0021]上述方案中,所述钠盐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Na2SO
4 5~15%,Na2CO
3 0~1%,NaCl 0.05~0.5%,余量为水及其它杂质;所述钠盐溶液可以回用于废水零排放脱盐系统,生产固体Na2SO4和NaCl粗盐。
[0022]上述方案中,所述钙系产品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aCO
3 75~99.9%,CaSO
3 0~25%,余量为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所述钙系产品可以回用于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系统替代石灰石。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主要化学原理如下:
[0024]反应1:2NaHCO3+Ca(OH)2=Na2CO3+CaCO3↓
+2H2O
[0025]反应2:Na2CO3+CaCl2=2NaCl+CaCO3↓
[0026]反应3:Na2CO3+CaSO4=Na2SO4+CaCO3↓
[0027]反应4:Na2CO3+CaSO3=Na2SO3+CaCO3↓
[0028]反应5:2Na2SO3+O2=2Na2SO4[0029]反应6:2CaSO3+O2=2CaSO4[0030]常温下,钙基脱硫灰中的Ca(OH)2与钠基脱硫灰中的NaHCO3发生反应1,生成可溶性钠盐Na2CO3和不溶的CaCO3。反应后Na2CO3进一步与各种钙盐依次发生反应2~4,生产可溶性钠盐和不溶的CaCO3,从而实现固相和液相中的阴阳离子交换和自发性纯化。CaCO3不溶,CaSO3难溶主要存在于固相,而Na2SO4、NaCl易溶,存在于溶液中。
[0031]向水中通入过量的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将Na2SO3氧化为Na2SO4(反应5),极少量的CaSO3氧化为CaSO4(反应6)也可能发生,生产的CaSO4可能存在于水中,也可能存在于固体中,但不影响所得固、液两种产物的进一步返生产利用。另外,通入空气也能扰动溶液,具有一定加快反应的作用。
[0032]本专利技术产生的固体产物主要为CaCO3,或者为CaCO3与CaSO3的混合物,呈粉末状,可作为钙系原料替代石灰石用于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系统,而CaSO3在石灰石

石膏法浆液(pH 5~6)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随该工艺转化为CaSO4,并以石灰石

石膏法副产物脱硫石膏的形式获得资源化利用。
[0033]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液体产物主要为Na2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可回用于钢厂废水零排放脱盐系统,用于该系统生产固体Na2SO4和NaCl粗盐,得到高附加值利用。溶液中可能还含有Na2CO3,不影响水溶液返回零排放脱盐系统利用,该类物质在脱盐系统中可转化,可进一步加硫酸转化为Na2SO4。
[0034]专利技术中控制加水量可以合理控制溶液产物的浓度,根据Na2SO4的溶解度,钠基脱硫灰质量6~12倍的水可以保证其溶解,形成浓溶液,有利于降低脱盐系统运行成本,而超过12倍过量加水将使得溶液稀释,不利于降低脱盐成本。
27.7%,Na2SO4与Na2SO3的质量比为3.83,还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及其它微量杂质;粒度为90%以上质量的颗粒粒径≤75μm。
[0053]采用以下方法对以上两种副产物进行协同利用,包括以下步骤:
[0054]1)将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混合,用量使钠基脱硫灰中的NaHCO3与钙基脱硫灰中的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钙基脱硫灰和钠基脱硫灰混合,控制钠基脱硫灰中的NaHCO3与钙基脱硫灰中的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加水搅拌,制成悬浊液;2)在搅拌条件下,向悬浊液中通入空气进行反应;3)将反应后的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产物为钠盐溶液,得到的固体产物干燥后为钙系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基脱硫灰中CaSO3与CaSO4的质量比>2;所述钠基脱硫灰中Na2SO4与Na2SO3的质量比>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质量为钠基脱硫灰质量的6~12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通气风速为3.5~8m/s,通气反应时间为30~6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盐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Na2SO
4 5~15%,Na2CO
3 0~1%,NaCl 0.05~0.5%,余量为水及其它杂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脱硫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凌晨汪颖付庆伟周克飞易祥陆婷李富智林钰全刘瑛叶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