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98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包括绿液澄清器、消化器,所述消化器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石灰下料口,所述石灰下料口连通有石灰仓,所述绿液澄清器通过一主管线连通消化器顶部的进料口,所述主管线上具有第一支路管线和第二支路管线,所述所述绿液澄清器通过第一支路管线与提渣机连通,绿液澄清器通过第二支路管线与一第一苛化器连通,所述消化器下端与一提渣机连通,所述提渣机通过上方一溢流口管道与第一苛化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能够有效提高苛化反应生成的白泥颗粒度,延长后部过滤系统的运行周期。长后部过滤系统的运行周期。长后部过滤系统的运行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碱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制浆造纸碱回收苛化工段将绿液统一从单个进料口送入消化器,绿液中的水分与石灰下料口输送来的生石灰进行消化反应消化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与绿液中的碳酸钠进行苛化反应
[0003]在消化器内随着绿液的加入,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在局部形成离子积累,当绿液流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反应体系内的离子过饱和度会发生较大变化,过饱和度不均匀易造成局部离子过饱和度过大,瞬间达到成核临界浓度,产生大量新的碳酸钙晶核(白泥)而非在已有晶核的基础上晶体增长,不利于高颗粒度碳酸钙晶体的产生。
[0004]一定颗粒度的白泥可以在过滤设备上堆积形成含有空隙具有滤水能力的泥层,使过滤设备能够将泥浆中的白泥分离出来,而过细颗粒度的白泥会堆积形成致密而滤水能力差的泥层,导致过滤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甚至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当绿液流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反应体系内的离子过饱和度会发生较大变化,过饱和度不均匀易造成局部离子过饱和度过大,瞬间达到成核临界浓度,产生大量新的碳酸钙晶核而非在已有晶核的基础上晶体增长,不利于高颗粒度碳酸钙晶体的产生;
[0006]并且细颗粒度的白泥(碳酸钙晶体)会堆积形成致密而滤水能力差的泥层,导致过滤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甚至堵塞,过滤设备的清洗和停机维护的频率高,时间成本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包括绿液澄清器、消化器,所述消化器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石灰下料口,所述石灰下料口连通有石灰仓,所述绿液澄清器通过一主管线连通消化器顶部的进料口,所述主管线上具有第一支路管线和第二支路管线,所述所述绿液澄清器通过第一支路管线与提渣机连通,绿液澄清器通过第二支路管线与一第一苛化器连通,所述消化器下端与一提渣机连通,所述提渣机通过上方一溢流口管道与第一苛化器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苛化器与第二苛化器连通,所述第二苛化器与第三苛化器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主管线上具有第一流量控制阀。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路管线上具有第二流量控制阀。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路管线上具有第三流量控制阀。
[0013]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生产工艺,通过上述装置实现,所述生产工艺为:绿液澄清器到消化器的主管线上设计第一支路管线以及第二支路管线,控制进入消化器与
生石灰反应的绿液流量,剩下的绿液通过第一支路管线以及第二支路管线连接到提渣机以及苛化器,分别进一步进行苛化反应,整个过程利用第一支路管线以及第二支路管线上控制流量的阀门控制各管线绿液的流量,消化器经反应后内部的物质均进入提渣机进行提渣和苛化反应,消化器和提渣机反应产生的乳液通过溢流口管道进入第一苛化器,与苛化器中的绿液进行苛化反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能够有效提高苛化反应生成的白泥颗粒度,有效延长后部过滤系统的运行周期,原有生产线的ECO过滤设备运行3

4小时后因细小颗粒白泥堵塞过滤设备,生产能力急剧下降必须进行清洗以恢复正常生产,使用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后,一般可以持续运行5

9天,最长可以持续运行10

13天后才需进行清洗;
[0016]原有生产线的白泥预挂式过滤机因白泥颗粒度整体偏小,泥层滤水性偏低,导致白泥预挂式过滤机脱离出的白泥干度普遍在62%

65%之间,使用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后,脱离出的白泥干度可以达到68%

70%。
[0017]与改造前的工艺流程相比,绿液总流量不变,不会降低产量且工艺时间不变,而主路管线进入消化器的绿液流量降低,碳酸钠的量也得到降低,反应体系内的离子过饱和度波动更加平稳,使得反应体系内生成的碳酸钙离子不易出现局部过饱和度过大而产生大量新的碳酸钙晶核。两条支路管线的绿液分别进入提渣机及苛化器,绿液中的碳酸钠与乳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继续生成的碳酸钙,更容易在已有的碳酸钙晶核上生长,从而增大碳酸钙晶体(白泥)颗粒度,乳液再进入第二苛化器、第三苛化器使后加入的绿液能够充分进行苛化反应。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绿液澄清器,2

消化器,3

主管线,31

第一流量控制阀,4

第一支路管线,41

第二流量控制阀,5

第二支路管线,51

第三流量控制阀,6

石灰仓,7

提渣机,8

溢流口管道,9

第一苛化器,10

第二苛化器,11

第三苛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1]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包括绿液澄清器1、消化器2,所述消化器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石灰下料口,所述石灰下料口连通有石灰仓6,所述绿液澄清器1通过一主管线3连通消化器2顶部的进料口,所述主管线3上具有第一支路管线4和第二支路管线5,所述所述绿液澄清器1通过第一支路管线4与提渣机7连通,绿液澄清器1通过第二支路管线4与一第一苛化器9连通,所述消化器通过一溢流口管道与第一苛化器9连通,所述主管线3和第一支路管线4以及第二支路管线5上具有控制流量的阀门。
[0022]在消化器2中苛化反应生成的碳酸钙颗粒(白泥)混杂在液体中以乳液的形式存在,乳液夹带着未消化的石灰块、碳酸钙颗粒(白泥)及一些杂质从消化器底部的开孔进入
消化器的提渣机部分,消化器2的提渣机7同时保持运行,将未消化的石灰块、一部分碳酸钙颗粒及其他杂质排出,大部分的碳酸钙颗粒(白泥)混杂在乳液中通过位于消化器2和提渣机7上方的溢流口管道8进入苛化器进一步反应,苛化反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趋近于反应平衡点,在上述过程中苛化反应会一直伴随进行,为了使苛化反应进行得比较彻底,苛化器一般为三室连续苛化器,其中第一苛化器9与第二苛化器10连通,第二苛化器10与第三苛化器11连通。乳液经过三室连续苛化器后泵送入白液澄清器或压力过滤器,使白液得到澄清而白泥则浓缩成泥浆,浓缩后的白泥经过白泥洗涤设备降低残碱,再送入白泥预挂过滤机脱水、排出。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主管线3上具有第一流量控制阀31,所述第一支路管线4上具有第二流量控制阀41,所述第二支路管线5上具有第三流量控制阀51,本专利技术在高生产负荷条件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绿液澄清器、消化器,所述消化器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和石灰下料口,所述石灰下料口连通有石灰仓,所述绿液澄清器通过一主管线连通消化器顶部的进料口,所述主管线上具有第一支路管线和第二支路管线,所述所述绿液澄清器通过第一支路管线与提渣机连通,绿液澄清器通过第二支路管线与一第一苛化器连通,所述消化器下端与一提渣机连通,所述提渣机通过上方一溢流口管道与第一苛化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苛化器与第二苛化器连通,所述第二苛化器与第三苛化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粒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线上具有第一流量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苛化增大白泥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磊龙程欣邹运通范才木陈元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