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加工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金属矿加工
,具体为一种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加工方法及应用
。
技术介绍
[0002]该原矿是一种岩性主要为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由于遭受风化后呈松散砂状构造,形成
20
‑
70mm
斑晶和小于
10mm
基质,主要矿物是钾长石
(
含量
60
%
‑
65
%
)、
钠长石
(25
%
‑
28
%
)
,石英
(7
%
‑
13
%
)
,次要矿物为黑云母
(2
%
‑3%
)、
磁铁矿
(0.8
%
‑
1.5
%
)
,目前工业化加工现状是把斑晶制备成建筑用骨料或原料直接销售,基质制备成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擦洗,先对原矿进行擦洗,得到擦洗后的原矿;步骤
2、
筛分,将步骤1中擦洗后的矿石进行筛分处理,分别得到粒径大于
15mm
的矿石和粒径小于
15mm
的矿石;步骤
3、
首先对步骤2中得到的粒径小于
15mm
的矿石进行再次筛分,分别得到粒径小于
4.75mm
的钾长石和粒径大于
4.75mm
的钾长石,粒径大于
4.75mm
的钾长石会再次进行破碎和筛分,直至钾长石的粒径小于
4.75mm
,接着对粒径小于
4.75mm
的钾长石进行第一次弱磁选分别得到
A
产物和
B
产物,接着对
A
产物进行磨矿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弱磁选,第二次弱磁选后的
A
产物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能够得到非磁性物,接着再对非磁性物进行脱泥处理,能够分别得到粒径小于
0.1mm
的泥和粒径大于
0.1mm
的砂,另一部分进行第三次弱磁选,最终能够得到磁铁矿;步骤
4、
将步骤3中得到的
B
产物进行脱泥处理,其中能够得到粒径小于
0.1mm
的泥,以及粒径大于
0.1mm
的砂,然后将得到的泥和步骤3中的泥进行混合,接着将混合后的泥成型为球状,接着对球状的泥进行烧结能够得到
M
;步骤
5、
对步骤2中得到的粒径大于
15mm
的钾长石进行破碎
、
筛分,其中粒径大于
15mm
的钾长石再次进行破碎并筛分,直至步骤2中筛分出的钾长石的粒径均小于
15mm
,接着对粒径小于
15mm
的钾长石进行磨矿处理,然后对磨矿后的钾长石进行弱磁选,分别得到
C
产物和磁铁矿,接着对
C
产物进行脱泥,脱泥后得到粒径小于
0.023mm
的
C
产物再进行强磁选,分别能够得到
N
和
N
‑
X
;粒径大于
0.023mm
的
C
产物再进行强磁选,强磁选后的两部分产物再分别进行强磁选,将其中经过第二次强磁选后的两种产物进行混合再进行强磁选,最终能够分别得到
Z
‑
K
和
D
产物,然后将
D
产物重复上述强磁选和弱磁选的步骤,最终形成闭环,其中一部分强磁选后的产物再经过浓缩和过滤,最终能够得到
K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非,张秀峰,赵恒勤,谭秀民,吴照洋,张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