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835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包括上层箱和下层箱,上层箱的底部固定有竖直布置的筒形壳体,筒形壳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第二输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连通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上连通有连通组件,下层箱的内部设置有通过连通组件与加热组件连通的预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组件将热源和导热油同时进行细化,实现导热油热风进行更加均匀充分地接触换热,有效提高导热油吸热升温的整体效率,通过筒形壳体内温度较低的热风通入到预热组件内的冷导热油进行预加热,导热油经过预加热后再通过连通组件通入到加热组件内部进行分流进一步热风加热,使得导热油能够更快地吸热升温,同时提高了热风的热能利用率,减小能源浪费。减小能源浪费。减小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油加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

技术介绍

[0002]导热油加热器,是以多种加热装置为热源,导热油为热载体;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一个或多种用热设备,经用热设备卸载后,重新通过循环泵,回到加热器,再吸收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从而实现热量的循环传递的供热装置;它是一种以热传导液为加热介质的间接加热装置,具有低压高温工作特性。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973898U,公开了名为一种热风式固体导热油加热炉,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框架,底座和框架上均设有外壳,外壳上设有电控箱,框架上设有保温套,框架内设有前风道、后风道和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进口和换热器出口,换热器进口面积大于换热器出口面积,换热器表面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螺旋缠绕换热器设置,换热器上设有与弧形凹槽适配的翅片管,翅片管的截面呈椭圆形;换热器出口与前风道连接,换热器进口与后风道连接;所述的翅片管上设有加固片;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减少热能的损耗,提高热量转换的效率和速度,而且能够增加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0004]该装置的风机抽风通过发热元件加热后将热风直接通入到换热器内,对翅片管内的导热油进行换热,但热风流速较快,同时翅片管内导热油油量较多,导致热风和翅片管内的导热油接触换热不够均匀充分,降低换热效率同时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r/>[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热风和翅片管内的导热油接触换热不够均匀充分,降低换热效率同时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包括下层箱和固定于下层箱顶端上的上层箱,所述上层箱的底部固定有竖直布置的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对导热油进行均匀加热的加热组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于上层箱底部中心位置的通风筒,所述通风筒的侧面上固定有圆形隔板,所述圆形隔板内部开设有与通风筒内部连通的通风腔,所述圆形隔板的顶端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吹风孔,所述圆形隔板的正上方设置有内部循环流通导热油的流通管。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流通管和圆形隔板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流通管和圆形隔板均呈等距分布,多个所述流通管间隔分布于多个圆形隔板的顶端侧面正上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流通管的与圆形隔板相互平行布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流通管为圆形管且流通管整体呈花朵形设置,所述圆形隔板四周侧面与筒形壳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层箱的内部设置有与加热组件连通的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包括固定于下层箱内部的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内部开设有输风腔和输油腔,所述输油腔的顶端连通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远离输油腔的一端与流通管输入端连通,所述输风腔的顶端连通有第一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远离输风腔的一端与筒形壳体内部连通。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风腔和输油腔均呈螺旋形设置,所述输风腔设置于输油腔的外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风腔的顶端封闭设置,所述输风腔的底端开口设置且输风腔的底端伸出下层箱的内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出油管,多个所述流通管的两端均连通有输出支管和输入支管,多个所述输出支管远离流通管的一端共同连通有一号集流管,所述出油管与一号集流管连通,多个所述输入支管远离流通管的一端共同连通有二号集流管,所述输油管远离输油腔的一端与二号集流管连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组件将热风分层均匀吹出到分流细化后的导热油上进行加热,通过将热源和导热油同时进行细化,实现导热油热风进行更加均匀充分地接触换热,有效提高导热油吸热升温的整体效率,筒形壳体内的热风经过筒形壳体内的导热油吸热后温度下降,筒形壳体内温度较低的热风通入到预热组件内的冷导热油进行预加热,导热油经过预加热后再通过连通组件通入到加热组件内部进行分流进一步热风加热,使得导热油能够更快地吸热升温,同时提高了热风的热能利用率,减小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输风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层箱和下层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筒形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通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预热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筒形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筒和圆形隔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通管、输出支管和输入支管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加热组件;101、流通管;102、圆形隔板;103、吹风孔;104、通风筒;105、通风腔;2、连通组件;201、输出支管;202、输入支管;203、一号集流管;204、出油管;205、二号集流管;3、预热组件;301、预热器;302、输风腔;303、输油腔;304、输油管;305、第一输风管;4、上
层箱;5、盖板;6、第二输风管;7、热风机;8、筒形壳体;9、下层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31]请参阅图1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包括上层箱4和下层箱9,上层箱4固定于下层箱9的顶端,上层箱4的底部固定有竖直布置的筒形壳体8,筒形壳体8的顶端固定有盖板5,上层箱4的外部设置有热风机7,热风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输风管6,筒形壳体8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第二输风管6远离热风机7的一端连通的加热组件1,加热组件1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上连通有连通组件2,下层箱9的内部设置有通过连通组件2与加热组件1连通的预热组件3;进行使用时,启动热风机7进行工作,热风机7将热风通过第二输风管6输送到加热组件1内部,加热组件1将导热油进行分流细化,同时加热组件1将热风分层均匀吹出到分流细化后的导热油上进行加热,通过将热源和导热油同时进行细化,实现导热油热风进行更加均匀充分地接触换热,有效提高导热油吸热升温的整体效率,冷导热油通过预热组件3的输入端输送到预热组件3内部,筒形壳体8内的热风经过筒形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包括下层箱和固定于下层箱顶端上的上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箱的底部固定有竖直布置的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对导热油进行均匀加热的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于上层箱底部中心位置的通风筒,所述通风筒的侧面上固定有圆形隔板,所述圆形隔板内部开设有与通风筒内部连通的通风腔,所述圆形隔板的顶端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吹风孔,所述圆形隔板的正上方设置有内部循环流通导热油的流通管。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和圆形隔板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流通管和圆形隔板均呈等距分布,多个所述流通管间隔分布于多个圆形隔板的顶端侧面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导热油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的与圆形隔板相互平行布置。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共能智造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