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127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其中,工作台主体包括两个导轨和位于两个导轨之间的台板;布线柱和预插板位置可调地固定在台板上,布线柱用于辅助布线、整理已布线束;预插板用于按预设规律固定飞机线束中各单根线材的线端;龙门机器人有两个,每个龙门机器人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导轨上,每个龙门机器人的末端具有三个平移自由度,每个龙门机器人的末端连接有末端执行器,末端执行器用于夹持当前布线的单根线材的线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繁杂而多重复的布线自动化,加大地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满足不同类型飞机线束制造的柔性要求,能使飞机线束内的线材排序紧密规整且能使线端排列整齐、具有规律性,便于人工收头。于人工收头。于人工收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线束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线缆制造是飞机制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线缆的质量对于功能系统和飞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线缆承担着飞机的输电配电功能,同时,还担负着发动机、飞控系统、航电系统、起落架等各系统之间信号与数据的传输功能。线缆生产和制造是线缆研制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线缆加工设备主要为大规模生产设计,无法满足航空线缆对生产的高柔性要求,航空线缆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加工和制造。
[0003]航空线缆包含的导线数量巨大、种类繁杂,一架直升飞机的电气系统平均有两万条连接线,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要求更为严格。现有的布线台往往只设有简单的Y型布线柱,只能对线起一个辅助定形的作用,没有其他辅助设备。当线束中线量较大时,已布置的线束往往对布线过程形成阻碍,且线束容易散乱,给人工检查、下一步的线束捆扎与包覆带来了很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能实现繁杂而多重复的布线自动化,满足不同类型飞机线束制造的柔性要求,能使飞机线束内的线材排序紧密规整且能使线端排列整齐、具有规律性,便于人工收头。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包括:
[0006]工作台主体,所述工作台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和位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的台板;
[0007]布线柱,所述布线柱位置可调地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布线柱用于辅助布线、整理已布线束;
[0008]预插板,所述预插板位置可调地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预插板用于按预设规律固定飞机线束中各单根线材的线端;
[0009]龙门机器人,所述龙门机器人有两个,每个所述龙门机器人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每个所述龙门机器人的末端具有三个平移自由度,每个所述龙门机器人的末端连接有末端执行器,所述末端执行器用于夹持当前布线的单根线材的线端。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具有如下的优点:第一、令繁杂而多重复的布线自动化,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效率与生产一致性;第二、所述布线柱和所述预插板均可以按照不同布线方案人工重置在所述台板的相应位置上,所述布线柱和所述预插板位置的随意性可满足不同类型飞机线束制造的柔性要求;第三、通过所述布线柱确定线形,整理已布线束,防止布线过程中使单根线材移动的所述龙门机器人上
的所述末端执行器与已布线材缠绕碰撞,并使飞机线束内的线材排序紧密规整,不相互缠绕,能够保证所布线较多情况下布线的安全性,同时使得布线结果更为美观,便于之后的捆扎与包覆操作;第四、所述预插板使得线端排列更为整齐、具有规律性,便于人工收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板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导轨延伸方向一致的T型槽;所述布线柱包括第一螺栓,所述布线柱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T型槽配合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预插板包括第二螺栓,所述预插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T型槽配合固定在所述台板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线柱包括安装板、线槽构件、拨线机构和收紧机构;所述线槽构件、所述拨线机构和所述收紧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线槽构件具有布线槽,所述布线槽用于辅助布线及线束定位;所述拨线机构用于将当前单根线材向下拨送至所述收紧机构处,所述收紧机构用于将当前布线的单根线材与已完成布线的线束收紧到一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线机构和所述收紧机构分布在所述线槽构件的两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线机构包括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拨线爪和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驱动两个所述拨线爪张开和交叉闭合。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紧机构包括两个彼此相对设置的收紧爪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驱动两个所述收紧爪张开和交叉闭合。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线柱还包括上快换、下快换和底板,所述上快换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上快换的下端和所述下快换的上端可拆卸地固定,所述下快换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台板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插板还包括底座和多个线端夹,多个所述线端夹按照预设规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台板上。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呈台阶形且具有至少两个台阶面,多个所述线端夹按照预设规律分布在至少两个所述台阶面上。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主体还包括储存部,所述储存部设置在所述台板上,用于根据飞机线束制造的需要存放不同类型的末端执行器,以便所述龙门机器人根据操作任务需要更换所需类型的末端执行器。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的组成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柔性工作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布线柱的组成示意图;
[0025]图4是图3所示布线柱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3所示布线柱的俯视图;
[0027]图6是图3所示的布线柱的拨线机构的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8]图7是图3所示的布线柱的拨线机构的另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9]图8是图3所示的布线柱的收紧机构的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图9是图1中预插板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1000;工作台主体1;导轨101;台板102;T型槽1021;储存部103;布线柱2;第一螺栓201;底板202;下快换203;上快换204;安装板205;线槽构件206;布线槽2061;拨线机构207;拨线爪2071;第一驱动模块2072;第一电机20721;第一齿轮20722;收紧机构208;收紧爪2081;第二驱动模块2082;第二电机20821;第二齿轮20822;预插板3;线端夹301;底座302;台阶面3021;龙门机器人4;末端执行器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下面结合图1至图9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10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主体,所述工作台主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和位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的台板;布线柱,所述布线柱位置可调地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布线柱用于辅助布线、整理已布线束;预插板,所述预插板位置可调地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预插板用于按预设规律固定飞机线束中各单根线材的线端;龙门机器人,所述龙门机器人有两个,每个所述龙门机器人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每个所述龙门机器人的末端具有三个平移自由度,每个所述龙门机器人的末端连接有末端执行器,所述末端执行器用于夹持当前布线的单根线材的线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导轨延伸方向一致的T型槽;所述布线柱包括第一螺栓,所述布线柱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T型槽配合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预插板包括第二螺栓,所述预插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T型槽配合固定在所述台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柱包括安装板、线槽构件、拨线机构和收紧机构;所述线槽构件、所述拨线机构和所述收紧机构均安装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线槽构件具有布线槽,所述布线槽用于辅助布线及线束定位;所述拨线机构用于将当前单根线材向下拨送至所述收紧机构处,所述收紧机构用于将当前布线的单根线材与已完成布线的线束收紧到一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线束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柔性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线机构和所述收紧机构分布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武诗睿吴雷张继文徐宵翔沙俊杰张义涛
申请(专利权)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