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98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包括:获取事故前兆;基于事故前兆,在OSHA案例库中获取对应的事故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基于事故危险源、事务前兆、事故后果建立动火作业事故链;基于动火作业事故链,确定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基于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对贝叶斯网络节点进行量化;根据贝叶斯网络,通过量化节点计算后验概率,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将事故前兆作为变量,输入至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中,实现风险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从辨识危险源入手,通过系统的分析方法辨识动火作业存在的风险。对建立安全的作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0003]事故的安全风险度量一直是化工企业危险作业尤为重视的问题,经过目前国内长期对化工企业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发现,安全风险的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现有的安全手段和目的在于寻找化工企业危险作业中的薄弱环节,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
[0004]目前企业大多数用安全管理,而非风险预警,安全管理在对事故预防,预测事故发生这些方面对比风险预警存在些许缺陷,如(1)对于特定作业类型,没有对应的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2)很多企业进行数据安全防护中,对于网络认知有限,有时仅能做到口头管理,难免会有技术缺陷;管理预测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包括:
[0008]步骤S100:获取事故前兆;
[0009]步骤S200:基于事故前兆,在OSHA案例库中获取对应的事故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基于事故危险源、事务前兆、事故后果建立动火作业事故链;
[0010]步骤S300:基于动火作业事故链,确定贝叶斯网络的节点;
[0011]步骤S400:基于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对贝叶斯网络节点进行量化;
[0012]步骤S500:根据贝叶斯网络,通过量化节点计算后验概率,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
[0013]步骤S600:将事故前兆作为变量,输入至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中,实现风险预测。
[0014]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确定节点时,选择发生频率高的事故前兆来简化动火作业事故链。
[0015]进一步地,步骤S400中,使用三角模糊数评价模型对各个事故前兆参数指标和危险源因素指标进行量化。
[0016]进一步地,基于自然语言型三角模糊数获取指标的语义变量对应值和语义变量隶属度;使用三角模糊数将各语意变量模糊化;再运用三角模糊数的计算规则将各参数指标定量化,最后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所需的明确数值。
[0017]进一步地,步骤S500中,基于量化后的参数节点,即危险源因素和事故前兆,根据贝叶斯公式,通过OSHA数据库获取的先验信息和简化后的贝叶斯网络图得到的参数进行计算,每个节点发生变化时,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
[0018]进一步地,步骤S500前,还包括:基于克隆巴赫系数α进行数据信度检验的步骤。
[0019]进一步地,步骤S600中,使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对变量是否适合因子进行检测。
[002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的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分析出化工企业施工动火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的类型;然后从OSHA案例库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储罐区动火作业事故案例,分析其案例得出事故前兆,统计各类型事故前兆的出现次数及频率;然后根据事故致因理论,构建危险动火作业多个事故案例集合的安全风险事故链,并以此事故链为基础构建罐区动火作业安全风险贝叶斯网络结构,通过三角模糊评价模型对数据进行量化,从而获得贝叶斯网络的参数,进而构建了完整的化工企业压力储罐区动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模型,对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进行预测,预测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流程图;
[0024]图2为本实施例中事故关系图;
[0025]图3为本实施例中明火与危化品接触安全风险事故链图;
[0026]图4为本实施例中简化后的明火与危化品接触安全风险事故链图;
[0027]图5为本实施例中第一类节点两种逻辑关系条件概率分布图;
[0028]图6为本实施例中三角模糊数评价模型;
[0029]图7为本实施例中压力设备工作中或泄露时动火作业的贝叶斯网络图;
[0030]图8为本实施例中步骤S600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其包括:
[0033]步骤S100:获取事故前兆;
[0034]步骤S200:基于事故前兆,在OSHA案例库中获取对应的事故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基于事故危险源、事务前兆、事故后果建立动火作业事故链;
[0035]步骤S300:基于动火作业事故链,确定贝叶斯网络的节点;
[0036]步骤S400:基于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对贝叶斯网络节点进行量化;
[0037]步骤S500:根据贝叶斯网络,通过量化节点计算后验概率,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
[0038]步骤S600:将事故前兆作为变量,输入至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中,实现风险预测。
[0039]下面针对上述各个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0040]在步骤S100中,获取事故前兆;
[0041]先对危险源和事故前兆进行了解,危险源、事故前兆及动火作业事故达三者在逻辑上呈单向线性联系,参阅图2,只要消除危险源或一般事故前兆其中的一个环节就能达到阻止事故发生的目的;一般而言,一个事故发生前,会出现极少数的严重事故的事故前兆,会出现的比较多的是一般事故类型的事故前兆。
[0042]在步骤S200中,基于事故前兆,在OSHA案例库中获取对应的事故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基于事故危险源、事务前兆、事故后果建立动火作业事故链;
[0043]如图3所示,通过OSHA案例库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的发生过程,找出涵盖整个事故危险源和危险前兆,通过事故危险源和危险前兆,来总结最终导致动火作业事故的中间环节,通过观察有关的人、物,作业环境中持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这些状态是危险作业现场的显著信息,也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总结这些,建立动火作业事故链。本专利技术从事故前兆的多维度角度分析了动火作业风险发展规律,对其中事故前兆进行统计,分类汇总,根据事故前兆出现的频率,根据事故致因理论,根据多个事故前兆的结合分析,建立较为完善的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事故链。
[0044]步骤S300中,基于动火作业事故链,确定贝叶斯网络的节点;
[0045]确定网络结构的第一步是确定随机变量{X1,X2,

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0:获取事故前兆;步骤S200:基于事故前兆,在OSHA案例库中获取对应的事故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基于事故危险源、事务前兆、事故后果建立动火作业事故链;步骤S300:基于动火作业事故链,确定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步骤S400:基于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对贝叶斯网络节点进行量化;步骤S500:根据贝叶斯网络,通过量化节点计算后验概率,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步骤S600:将事故前兆作为变量,输入至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模型中,实现风险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确定节点时,选择发生频率高的事故前兆来简化动火作业事故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中,使用三角模糊数评价模型对各个事故前兆参数指标和危险源因素指标进行量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企业储罐区动火作业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自然语言型三角模糊数获取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雄军梁宇豪时静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