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炎忠专利>正文

空调内机保压阀气密性检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98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内机保压阀的密封性能检测机。目的是提供的设备应具有检测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测试省力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空调内机保压阀气密性检验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竖直固定着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导柱,这些导柱顶端的中间部位悬空固定着一密封腔,密封腔的侧面四周设有透明挡板,密封腔的底板上制有一组与保压阀外轮廓相适合的通孔,密封腔的顶板上分别制有气管接头和水管接头;底板的下边设置一可竖直运动的定位板,该定位板的台板四周制有若干个与导柱一一嵌合的导套,定位板上制有一组定位点;这些定位点分别与底板上的通孔一一上下对准,定位点中央制有与高压气源连通的通气孔;定位板的底端还受到一动力机构施加的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是空调内机保压阀的密封性能检测机。
技术介绍
保压阀是空调内机的重要部件,该部件的一端拧紧在空调内机制冷管道的接头 上;使用充气机的连接套就可在另一端顶开保压阀的橡胶塞直接对空调内机进行充气,待 充气至规定压力就可拔出连接套,依靠保压阀的弹簧压力和气体的压力,将橡胶塞压紧在 倒内圆锥面上产生密封效果。保压阀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空调内机的密封性能,进而影 响空调机的质量指标。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对保压阀的密封性能产生影响;例如工装夹具、加 工设备甚至空气尘埃等。因此,在制造过程中保证做到百分之百密封显然不现实,需要通过 检测工序检出不合格产品。目前对于保压阀没有专用的检测设备,只能依靠手工连通气压 机进行检测;不但效率低,而且检测标准难以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保压阀的密封性能 检验设备,该设备应具有检测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测试省力方便的特点,以提高保压阀的 产品合格率。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内机保压阀气密性检验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机架上竖直固定着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导柱,这些导柱顶端的中间部位悬空固定着 一与外界隔离的密封腔,密封腔的侧面四周设有利于透视的透明挡板,密封腔的底板上制 有一组与保压阀上半部外轮廓相适合且内壁配有密封圈的通孔,密封腔的顶板上分别制有 通过管道接通气源的气管接头和接通外部水源的水管接头,连接在水管接头上的水管往下 延伸至密封腔的底板表面;所述底板的下边设置一可竖直运动的水平布置的定位板,固定 该定位板的台板四周制有若干个与所述导柱一一嵌合以利滑动的导套,定位板上制有一组 与保压阀底端轮廓相适合且数量与通孔相等的定位点;这些定位点分别配置有密封圈且与 底板上的通孔一一上下对准,定位点中央制有通过外接导管与高压气源连通的通气孔;定 位板的底端还受到一动力机构施加的推力。 所述的底板由隔离板和推板上下叠合而成,所述密封圈位于隔离板的通孔中;前 述的推板还与一竖直运动机构连接,并且该推板上的通孔轮廓与保压阀的肩部轮廓相适 应,以向下推动保压阀使其脱离底板。 所述的竖直运动机构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且向下穿越隔离板后与推板固定的推 杆,推杆的顶端与一上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上气缸固定在密封腔上边的机架上。 所述的动力机构是下气缸。 所述气源是真空泵。 所述水源是自来水。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检验机通电启动后,下气缸带动着定位板下移至产品装卸 位,操作人员手工将一个个保压阀竖直插入各个定位点(如图3所示);之后操作人员按动 合模开关,下气缸推动着定位板上升,直至将所有保压阀的上半部全部压进密封腔底板的 通孔中(此时通孔以及定位点中的密封圈分别压合在保压阀的上部外轮廓和下端轮廓上, 实现密封隔离;如图4所示),定位板运动停止;接着,供水电磁阀26开启,自来水进入密封 腔内;待水面上升3-5cm时,供水电磁阀关闭(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停止进水,同时真空电 磁阀29切换对密封腔抽气使其呈负压;另一方面,高压气体电磁阀22切换,高压气体从各 保压阀的底端进入保压阀内;这样,保压阀两端分别处于负压和正高压环境;若密封腔内 出现不间断的气泡,即表明冒气泡处的某一保压阀密封性能有缺陷,产生了微量泄露,操作 人员即作好记号(进行检出准备)。 经过30-50s检测过程,操作人员启动排水开关,出水电磁阀27打开排出密封腔内 的检测水;同时增压电磁阀23打开,对密封腔内施加压力空气,以加速积水的排出速度;并 且高压气体电磁阀切换停止对各保压阀的底端供气。 待密封腔内积水全部排尽,操作人员启动开模开关,下换向电磁阀21切换(同时 增压电磁阀关闭),下气缸的活塞杆连同台板及定位板一齐徐徐下降, 一直降至产品装卸 位;而保压阀因上半部插入通孔中的密封圈则被全部滞留在密封腔底板中。此时,操作人员 先根据预留的记号取下有缺陷的保压阀,并且将一托盘伸进定位板下边(作接收准备);而 后启动脱产品开关,上换向电磁阀30切换,上气缸的活塞杆就往下运动,竖直运动机构中 的推杆即推动着推板往下运动(如图5所示),保压阀就被推板推压离开隔离板而全部掉落 在托盘内由操作人员另外分类存放;而上换向电磁阀再次切换(由时间继电器控制),上气 缸的活塞杆往上运动,竖直运动机构中的推杆连同推板一起向上运动,直至推板与隔离板 重新叠合,一个检测循环结束。 此后,操作人员再次在定位板的各个定位孔竖直插入一个个保压阀,检测循环再 次开始。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专用设备检测,不但检测气压标准能够得到统 一,使产品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不合格产品小于万分之一),而且检测速度明显加快(一 个循环检测用时80秒左右),检测效率大幅提高( 一个循环检测20-30个保压阀);另外, 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显著降低,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使用状态之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部使用状态之二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A部使用状态之三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B-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被检产品_保压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作进一步说明。 图9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检测产品_保压阀F。该阀内腔中的阀芯依靠弹簧施加的 压力实现阀口的开启和关闭;因此,阀口的密封性能决定了保压阀的密封性能;需要在制 造完成后,通过检测工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图中所示的空调内机保压阀气密性检验机,包括机架1 ;所述的机架上竖直固定 着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导柱3,这些导柱顶端的中间部位悬空固定着一与外界隔离的密封腔 IO,密封腔的侧面四周用透明挡板10-1围成,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来检验密封腔内是 否有保压阀泄漏的情况。密封腔的底板上制有一组配有密封圈9-22的通孔9-21,这些通孔 的内壁与保压阀上半部外轮廓相适合,以利于保压阀从底端向上插入并定位在通孔内。密 封腔的顶板10-2 (顶板10-2固定在上固定板11上)上分别制有通过真空管16接通真空 泵的气管接头、通过增压管13依次接通增压电磁阀22以及增压泵31的气管接头、通过供 水管15接通外部水源的水管接头,连接在水管接头上的水管10-3往下延伸至密封腔的底 板表面(延伸至密封腔的底板表面是便于抽水时尽可能地抽取干净腔内的积水)。透明挡 板10-1与顶板10-2以及底板的接壤处还分别配置密封垫圈,以确保密封效果。 所述底板的下边设置一可竖直运动的水平布置的定位板7,固定该定位板的台板 6四周分别制有若干个导套5,这些导套与所述导柱一一嵌合以利于沿着这些导柱上下滑 动;定位板7上制有一组用于保压阀定位以及连通检测高压气体的定位点,该定位点可以 是定位凸台7-l(如图8所示)或定位孔;这些定位凸台7-1的外轮廓与保压阀的底端面的 内孔轮廓相适合(或定位孔的内径与保压阀下半部外轮廓相适合)且数量与通孔相等;所 有定位凸台7-l(或定位孔)分别与底板上的通孔一一上下对准且定位凸台7-l的周围(或 定位孔内壁)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调内机保压阀气密性检验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竖直固定着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导柱(3),这些导柱顶端的中间部位悬空固定着一与外界隔离的密封腔(10),密封腔的侧面四周设有利于透视的透明挡板(10-1),密封腔的底板上制有一组与保压阀上半部外轮廓相适合且内壁配有密封圈的通孔,密封腔的顶板(10-2)上分别制有通过管道接通气源的气管接头和接通外部水源的水管接头,连接在水管接头上的水管(10-3)往下延伸至密封腔的底板表面;所述底板的下边设置一可竖直运动的水平布置的定位板(7),固定该定位板的台板(6)四周制有若干个与所述导柱一一嵌合以利滑动的导套(5),定位板上制有一组与保压阀底端轮廓相适合且数量与通孔相等的定位点;这些定位点分别配置有密封圈且与底板上的通孔一一上下对准,定位点中央制有通过外接导管与高压气源连通的通气孔(7-2);定位板的底端还受到一动力机构施加的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炎忠
申请(专利权)人:潘炎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