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料装置及包覆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078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9
本申请提供了混料装置及包覆机。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及密封组件。混料筒包括底壁。转动组件穿设底壁,转动组件相对于底壁转动。隔热组件密封于底壁外侧,隔热组件设于转动组件的外周侧,隔热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密封组件设于隔热组件背离底壁的一侧,密封组件设于转动组件的外周侧,密封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密通道的气密腔。本申请通过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电极材料的包覆
,具体涉及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的电极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混料、包覆,以提高电池电极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其它性能。通常,电池电极材料通过包覆机对进行包覆,包覆机需要通过混料装置将电池电极材料进行混料、搅拌以提高包覆效果。转动组件需要转动,转动组件与混料筒底壁之间存在间隙,密封组件用于密封转动组件与混料筒底壁之间的间隙。但是,在混料筒工作时,混料筒的温度较高,易对设于混料筒一侧的密封组件造成损害,导致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
[0004]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包括底壁;
[0005]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穿设所述底壁,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壁转动;
[0006]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密封于所述底壁外侧,所述隔热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侧,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及
[0007]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隔热组件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气密通道的气密腔。
[0008]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转动组件、隔热组件、及密封组件。混料筒可用于容置待搅拌料。转动组件可相对于混料筒转动,以搅拌混料筒内的待搅拌料。隔热组件密封于底壁外侧,且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密封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密通道的气密腔,因此隔热组件与密封组件相互配合,可密封底壁与转动组件之间的间隙,降低待搅拌料进入间隙影响混料装置的正常工作的几率。
[0009]具体地,本申请通过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首先,增加了密封组件至混料筒的距离,换言之,从空间设置上使密封组件远离混料筒,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从而降低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其次,隔热组件还能够隔绝至少部分混料筒的热量,降低密封组件的温度,从而进一步降低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
[0010]因此,本申请通过在混料筒底壁与密封组件之间设置隔热组件,以减少至少部分混料筒传递给密封组件的热量,降低了密封组件的温度,降低了高温的混料筒对密封组件造成损伤的几率,延长了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1]其中,所述隔热组件的周侧壁围设形成散热腔,且所述隔热组件包括连通所述散热腔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散热腔环设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
对所述转动组件降温,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将所述散热腔的冷却介质导出。
[0012]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腔的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连接于所述散热腔的内腔壁与所述散热腔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分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邻近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通道进入所述散热腔,并沿所述转动组件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二通道流出。
[0013]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件,所述至少一个换热件设于所述散热腔靠近所述转动组件的腔壁上,所述换热件用于接触所述冷却介质。
[0014]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在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混料筒之间隔热;和/或
[0015]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
[0016]其中,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腔室与隔热件,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与所述底壁之间,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在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混料筒之间隔热;和/或
[0017]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腔室与隔热件,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散热腔的外周侧,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
[0018]其中,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周侧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密封于所述隔热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降温。
[0019]其中,所述冷却组件的周侧壁围设形成冷却腔,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通所述冷却腔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所述冷却腔环设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降温,所述第四通道用于将所述冷却腔的冷却介质导出。
[0020]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的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连接于所述冷却腔的内腔壁与所述冷却腔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二分隔件邻近设置,以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三通道进入所述冷却腔,并沿所述密封组件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四通道流出。
[0021]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均贯穿所述第三腔室;和/或
[0022]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位于所述冷却腔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0023]其中,所述隔热组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在所述底壁与所述冷却组件之间移动,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的轴向方向相交于所述底壁;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相对,且所述密封件夹设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壁之间。
[0024]其中,所述混料筒还包括顶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周侧壁与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待搅拌料;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周侧壁,用于为所述待搅拌料加热;
[0025]所述转动组件依次穿设所述底壁、所述隔热组件及所述密封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二气密通道,所述第二气密通道、所述第一气密通道、及所述气密腔构成密封通道;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进气口,用于通过所述密封通道向所述收容空间进气。
[0026]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及固设于所述转轴外周侧的衬套,所述转轴穿设所述底壁,所述衬套设于所述底壁外侧,所述转轴与所述衬套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衬套设有连通所述密封通道与所述换热腔的多个通孔。
[0027]其中,所述通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通孔与至少一个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设于所述衬套对应所述密封组件的部分,所述第二子通孔设于所述衬套对应所述隔热组件的部分,使设于所述气密腔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子通孔进入所述换热腔,并经所述第二子通孔流至所述第一气密通道。
[002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覆机,所述包覆机包括驱动装置、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包括:混料筒(11),所述混料筒(11)包括底壁(111);转动组件(12),所述转动组件(12)穿设所述底壁(111),所述转动组件(12)相对于所述底壁(111)转动;隔热组件(13),所述隔热组件(13)密封于所述底壁(111)外侧,所述隔热组件(13)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隔热组件(13)与所述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第一气密通道(151);及密封组件(14),所述密封组件(14)设于所述隔热组件(13)背离所述底壁(111)的一侧,所述密封组件(14)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密封组件(14)与所述转动组件(1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气密通道(151)的气密腔(1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的周侧壁围设形成散热腔(131),且所述隔热组件(13)包括连通所述散热腔(131)的第一通道(132)与第二通道(133),所述散热腔(131)环设于所述转动组件(12)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132)用于将冷却介质导通至所述散热腔(131),所述散热腔(131)用于容置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转动组件(12)降温,所述第二通道(133)用于将所述散热腔(131)的冷却介质导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设于所述散热腔(131)的第一分隔件(134),所述第一分隔件(134)连接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内腔壁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腔壁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设于所述第一分隔件(134)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134)邻近设置,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通道(132)进入所述散热腔(131),并沿所述转动组件(12)的周向流动后,经所述第二通道(133)流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至少一个换热件(135),所述至少一个换热件(135)设于所述散热腔(131)靠近所述转动组件(12)的腔壁上,所述换热件(135)用于接触所述冷却介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一腔室(136),所述第一腔室(136)位于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底壁(111)之间,所述第一腔室(136)用于在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混料筒(11)之间隔热;和/或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二腔室(137),所述第二腔室(137)位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137)。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一腔室(136)与隔热件,所述第一腔室(136)位于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底壁(111)之间,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36)内,所述第一腔室(136)用于在所述散热腔(131)与所述混料筒(11)之间隔热;和/或所述隔热组件(13)还包括第二腔室(137)与隔热件,所述第二腔室(137)位于所述散热腔(131)的外周侧,且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137)内,所述第一通道(132)与所述第二通道(133)均贯穿所述第二腔室(137)。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组件(14)的外周侧的冷却组件(16),所述冷却组件(16)密封于所述隔热组件(13),所述
冷却组件(16)用于对所述密封组件(14)降温。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6)的周侧壁围设形成冷却腔(161),且所述冷却组件(16)包括连通所述冷却腔(161)的第三通道(162)与第四通道(163),所述冷却腔(161)环设于所述密封组件(14)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鑫亮杜保东金旭东徐勇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