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54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海绵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稳定剂、催化剂、复合添加剂和水制备得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聚氨酯海绵具有优异的透气性和散热功能,可以满足更高性能海绵在日常用品中的应用。满足更高性能海绵在日常用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海绵
,尤其涉及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普通的聚氨酯海绵为常规的发泡技术,主要由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通过相关的催化剂和发泡剂反应形成普通的聚氨酯海绵。普通的聚氨酯海绵为多孔型(蜂窝状)链状结构,且每个结构网孔之间还有反应产生的膜状物覆盖,这样就导致了此种覆膜结构形态本身的透气及散热性能较差。影响聚氨酯海绵在其应用领域的发展。
[0003]现有的高透气性海绵,通常是对普通的聚氨酯海绵进行后续的脱膜处理,使海绵的透气性符合应用。但脱膜工艺的成本高,脱膜后产品的成品率较低,而且脱膜后的聚氨酯海绵与其它的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较低,导致聚氨酯海绵的实用性受到影响。因此,本领域亟需发展一种高透气性的聚氨酯海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透气性海绵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所得成品率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醚多元醇70~90份、聚合物多元醇15~30份、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40份、稳定剂0.5~1.5份、催化剂0.1~0.5份、复合添加剂5~15份和水1~5份。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32~40%,纯度为98~99.9wt%。
[0008]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剂为聚醚硅氧烷;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甘油和京尼平。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甘油和京尼平的质量比为0.2~0.6:0.05~0.08:0.05~0.06:1。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将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稳定剂、催化剂、复合添加剂和水混合,后进行发泡,得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
[0013]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的具体步骤为:先将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后加入稳定剂、催化剂、复合添加剂和水。
[0014]作为优选,所述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的温度为18~20℃。
[0015]作为优选,所述发泡的温度为70~90℃;所述发泡的搅拌速度为2000~3000r/
min;所述发泡的压力为30~70bar;所述发泡的速度为4~6m/min。
[0016]作为优选,所述发泡结束后,将发泡所得产物进行熟化;所述熟化的时间为20~24h。
[001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稳定剂、催化剂、复合添加剂和水制备得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本专利技术所得聚氨酯海绵具有优异的透气性和散热功能,可以满足更高性能海绵在日常用品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醚多元醇70~90份、聚合物多元醇15~30份、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40份、稳定剂0.5~1.5份、催化剂0.1~0.5份、复合添加剂5~15份和水1~5份。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复合添加剂所起到的优化孔隙结构和丰富孔隙数量的优势,结合其它原料,制备得到透气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海绵。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用量优选为72~85份,进一步优选为75~80份;所述聚合物多元醇的用量优选为16~28份,进一步优选为18~25份;所述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用量优选为32~38份,进一步优选为35~37份;所述稳定剂的用量优选为0.8~1.2份,进一步优选为0.9~1.1份;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优选为0.2~0.4份,进一步优选为0.3份;所述复合添加剂的用量优选为8~13份,进一步优选为9~12份;所述水的用量优选为2~4份,进一步优选为3份。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优选为NCO含量为32~40%,纯度为98~99.9wt%的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一步优选为巴斯夫Lupranate MI改性MDI。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稳定剂优选为聚醚硅氧烷;所述催化剂优选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进一步优选为辛酸亚锡。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复合添加剂优选为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甘油和京尼平。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甘油和京尼平的质量比优选为0.2~0.6:0.05~0.08:0.05~0.06:1,进一步优选为0.3~0.5:0.06~0.07:0.05:1。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将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稳定剂、催化剂、复合添加剂和水混合,后进行发泡,得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的具体步骤为:先将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后加入稳定剂、催化剂、复合添加剂和水。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的温度优选为18~20℃,进一步优选为19℃。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的温度,可以保证聚醚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进行反应前不会失效,保证后期发泡的顺利进行。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泡的温度优选为70~90℃,进一步优选为75~85℃;所述发泡
的搅拌速度优选为2000~3000r/min,进一步优选为2500~2800r/min;所述发泡的压力优选为30~70bar,进一步优选为40~60bar;所述发泡的速度优选为4~6m/min,进一步优选为5m/min。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泡结束后,将发泡所得产物进行熟化;所述熟化的时间优选为20~24h,进一步优选为22~23h。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4]以下实施例所用聚醚多元醇为中海壳牌聚醚多元醇ED56

200;所用聚合物多元醇购自扬州科宇化工有限公司;所用稳定剂为帝添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TEGOPREN 5840硅氧烷聚醚;所用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巴斯夫Lupranate MI改性MDI。
[0035]实施例1
[0036]将70份中海壳牌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醚多元醇70~90份、聚合物多元醇15~30份、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40份、稳定剂0.5~1.5份、催化剂0.1~0.5份、复合添加剂5~15份和水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32~40%,纯度为98~99.9w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聚醚硅氧烷;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甘油和京尼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甘油和京尼平的质量比为0.2~0.6:0.05~0.08:0.05~0.06:1。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高透气性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多普达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