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53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按质量份计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微球驱油
,特别是涉及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期后,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如何提高高含水期的采收率是石油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水驱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高

岩石表面润湿性差等导致水驱洗油效率低

油田在注水二次采油达到高含水阶段后采用的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聚合物驱油是用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水的黏度,并将其作为油田开发注入剂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采油技术

可使驱油过程中的油水流度比大大改善,从而延缓采出液中含水量的上升速度,使实际驱油效率更接近极限驱油效率,甚至达到极限驱油效率

[0003]核壳型聚合物球属于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一种,由于其特殊的核壳型结构提供了强大的抗压能力和防止破裂的作用,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以在更恶劣的地层环境条件下维持其形状和功能形成有效封堵调驱

如何开发出新的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注水开发原油的采收率,具有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微球可有效提高采收率,具有极佳的封堵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按质量份计为,
45

60
份油相溶液
、35

45
份核层溶液
、35

70
份壳层溶液
、0.03

0.5
份引发剂
、15

30
份助剂和适量去离子水

[0006]优选的,油相溶液包括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脂肽和植物油

[0007]优选的,核层溶液包括阳离子单体
、N,N

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

[0008]优选的,壳层溶液包括氢氧化钠
、3

丙烯酰亚胺基
‑3‑
甲基丁酸

甲基丙烯酸和去离子水

[0009]优选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过硫酸钠

过硫酸铵

亚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

偶氮二异丁腈

三乙胺和
β

二甲胺基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助剂为丙烯酰胺类助剂

丙烯酸纤维素纳米纤丝中的一种

[0011]优选的,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卤化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苄基卤化铵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的制备方法:
[0013]S1、
油相溶液的制备:将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植物油混合后搅拌,得到油相溶液;
[0014]S2、
核层溶液的制备:将阳离子单体
、N,N

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至溶解,得到核层溶液;
[0015]S3、
壳层溶液的制备:将甲基丙烯酸
、3

丙烯酰亚胺基
‑3‑
甲基丁酸和去离子水混
[0034]S1、
油相溶液的制备:将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脂肽和植物油混合后搅拌,得到油相溶液

[0035]S2、
核层溶液的制备: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N,N

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至溶解,得到核层溶液

[0036]S3、
壳层溶液的制备:将甲基丙烯酸
、3

丙烯酰亚胺基
‑3‑
甲基丁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得到混合溶液,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至混合溶液中,加入丙烯酰胺类助剂后调剂
pH
至6,得到壳层溶液

[0037]S4、

S1
中的油相溶液
45
份与
S2
中的核层溶液
35
份混合,
1300r/min
下搅拌,通氮气并乳化
30min
,降低转速至
300r/min
,搅拌
30min
充分乳化,得到乳化液,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75℃
下聚合

[0038]S5、

S4
中的溶液中加入
S3
中的壳层溶液
53
份,
300r/min
下搅拌,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60℃
下保温反应
2h。
[0039]S6、

S5
中的反应体系降温至
35℃
,加入丙烯酰胺类助剂,搅拌后过滤,抽滤干燥后得到核壳结构微球

[0040]实施例3[0041]S1、
油相溶液的制备:将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脂肽和植物油混合后搅拌,得到油相溶液

[0042]S2、
核层溶液的制备: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N,N

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至溶解,得到核层溶液

[0043]S3、
壳层溶液的制备:将甲基丙烯酸
、3

丙烯酰亚胺基
‑3‑
甲基丁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后搅拌得到混合溶液,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至混合溶液中,加入丙烯酰胺类助剂后调剂
pH
至6,得到壳层溶液

[0044]S4、

S1
中的油相溶液
60
份与
S2
中的核层溶液
45
份混合,
1300r/min
下搅拌,通氮气并乳化
30min
,降低转速至
300r/min
,搅拌
30min
充分乳化,得到乳化液,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75℃
下聚合

[0045]S5、

S4
中的溶液中加入
S3
中的壳层溶液
70
份,
300r/min
下搅拌,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为,
45

60
份油相溶液
、35

45
份核层溶液
、35

70
份壳层溶液
、0.03

0.5
份引发剂
、15

30
份助剂和适量去离子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油相溶液包括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脂肽和植物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核层溶液包括阳离子单体
、N,N

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壳层溶液包括氢氧化钠
、3

丙烯酰亚胺基
‑3‑
甲基丁酸

甲基丙烯酸和去离子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过硫酸钠

过硫酸铵

亚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

偶氮二异丁腈

三乙胺和
β

二甲胺基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助剂为丙烯酰胺类助剂

丙烯酸纤维素纳米纤丝中的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采收率的核壳结构微球调驱剂,其特征在于: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卤化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苄基卤化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艳杨延哲田童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