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45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该冲击锤包括冲击锤主体,所述冲击锤主体为圆盘状,在所述冲击锤主体一侧表面中央设置一个沉孔,所述冲击锤主体通过所述深孔安装在助推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冲击锤主体形状改为圆盘形,使冲击锤在飞行过程中更加平稳,质心不容易发生偏移,并且改变冲击锤与助推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减小了冲击锤脱离助推器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弱了助推器对冲击锤的干扰,进一步提高冲击锤飞行的稳定性,使该冲击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冲击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领域。
技术介绍
在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设计的安全气囊样件进行冲击试验, 用以测试安全气囊的冲击性能。通常冲击试验机上的冲击锤为方形或不规则的球状,并且 冲击锤通过电磁铁或安装柄固定在助推器上,将传感器安装在试验机或安装柄上,利用助 推器的推力或者冲击锤的重力使冲击锤与安全气囊进行冲击,读取传感器上的数据用来评 估安全气囊的性能。但是由于冲击锤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旋转,这样冲击锤的重心则易发 生变化,使得冲击锤与气囊冲击时的受力分布不均,导致试验结果可靠性降低。2008年4月 30日公告的CN201053918Y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安全帽试验机,该试验 机的冲击锤为上小下大的葫芦状的重锤,电磁衔铁通过磁力吸合重锤,试验时通过开关使 重锤自由下落,完成冲击试验。该试验机上的冲击锤在下落过程中,会发生旋转,造成冲击 锤质心的偏移,这样冲击锤与试验物冲击时受力分布不均,试验数据不稳定。如果该形状的 冲击锤通过安装柄安装在助推器上完成冲击,则由于安装柄过长,安装柄与助推器之间的 摩擦力较大,增加了冲击锤运行的干扰,更易发生质心偏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击锤在运行过程中,质心会发生偏 移,使得冲击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不均,造成试验结果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了一 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该冲击锤在运行过程中,质心不易发生偏移,使该冲击 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更加均勻,试验数据更加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 击锤,该冲击锤包括冲击锤主体,所述冲击锤主体为圆盘状,在所述冲击锤主体一侧表面中 央设置一个沉孔,所述冲击锤主体通过所述沉孔安装在助推器上。这样改变了冲击锤主体 的形状,使得冲击锤在飞行过程中更加平稳,质心不容易发生偏移,并且改变冲击锤与助推 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取消了安装柄,冲击锤通过沉孔安装在助推器上,减小了冲击锤脱离助 推器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弱了助推器对冲击锤的干扰,进一步提高冲击锤飞行的稳定性,使 该冲击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更加均勻,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作为优选,在所述冲击锤主体一侧表面上设置环形槽,该环形槽与所述沉孔位于 冲击锤主体的同侧,且该环形槽与所述沉孔同轴,在所述环形槽内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安 装在该环形槽内,使得传感器不易损坏,数据信号采集更加稳定,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 一致性。作为优选,所述冲击锤主体的直径与厚度之间的比值为1(Γ12。这样可以保证冲击 锤的质量足够大,进而保证冲击锤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冲击锤主体的边缘均设置圆角。这样冲击锤与安全气囊撞击时不易损坏安全气囊,延长安全气囊的使用寿命,降低试验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沉孔开口处设置倒角。这样更容易将冲击锤安装在助推器上,并且 助推器在推动冲击锤的时候,不易使冲击锤与助推器连接部位受到损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冲击锤主体形状改为圆盘形,使冲击锤在飞行过程中 更加平稳,质心不容易发生偏移,并且改变冲击锤与助推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减小了冲击锤 脱离助推器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弱了助推器对冲击锤的干扰,进一步提高冲击锤飞行的稳 定性,使该冲击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更加均勻,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助推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该冲击锤 的冲击锤主体1为圆盘状,且该圆盘状的冲击锤主体1的直径与厚度之间的比值为11,在冲 击锤主体1 一侧表面开一个沉孔2和一个环形槽3,沉孔2位于冲击锤主体1 一侧表面的中 央,环形槽3与沉孔2同轴。在冲击锤主体1的边缘倒圆角,且在沉孔2开口处倒角。如图3所示,在冲击锤的环形槽内安装加速度传感器5,将冲击锤通过沉孔安装在 冲击试验机上的助推器4上,启动助推器4,助推器4使冲击锤加速运动后停止,冲击锤飞出 与安全气囊发生撞击,根据冲击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5测得的数据评估安全气囊的冲击性 能。本技术将冲击锤主体形状改为圆盘形,使冲击锤在飞行过程中更加平稳,质 心不容易发生偏移,并且改变冲击锤与助推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减小了冲击锤脱离助推器 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弱了助推器对冲击锤的干扰,进一步提高冲击锤飞行的稳定性,使该冲 击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更加均勻,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将传感器安装 在环形槽内,使得传感器不易损坏,数据信号采集更加稳定,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 性。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该冲击锤包括冲击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锤主体(1)为圆盘状,在所述冲击锤主体(1)一侧表面中央设置一个沉孔(2),所述冲击锤主体(1)通过所述深孔(2)安装在助推器(4)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冲击锤主体(1) 一侧表面上设置环形槽(3 ),该环形槽(3 )与所述沉孔(2 )位于冲击锤主体 (1)的同侧,且该环形槽(3)与所述沉孔(2)同轴,在所述环形槽(3)内安装传感器(5)。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冲 击锤主体(1)的直径与厚度之间的比值为1(Γ12。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冲 击锤主体(1)的边缘均设置圆角。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其 特征在于,所述沉孔(2)开口处设置倒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该冲击锤包括冲击锤主体,所述冲击锤主体为圆盘状,在所述冲击锤主体一侧表面中央设置一个沉孔,所述冲击锤主体通过所述深孔安装在助推器上。本技术将冲击锤主体形状改为圆盘形,使冲击锤在飞行过程中更加平稳,质心不容易发生偏移,并且改变冲击锤与助推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减小了冲击锤脱离助推器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弱了助推器对冲击锤的干扰,进一步提高冲击锤飞行的稳定性,使该冲击锤与安全气囊冲击时,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文档编号G01M7/08GK201637561SQ20102012137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卫国, 吴成明, 李书福, 杨健, 林涛, 管立君, 赵福全, 钱国强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囊动态冲击试验的冲击锤,该冲击锤包括冲击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锤主体(1)为圆盘状,在所述冲击锤主体(1)一侧表面中央设置一个沉孔(2),所述冲击锤主体(1)通过所述深孔(2)安装在助推器(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管立君钱国强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